对于建筑物B,剪力墙的拆除考虑了三种不同的拆除方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哪种卸荷方式,该结构均能充分重新分配不平衡的重力荷载,防止剪力墙从任何具有代表性的楼层卸荷后发生渐进式塌陷。图5-22(a)为部分互连剪力墙从第1层拆除后的变形形态。由图5-22(b)节点的垂直位移-时程响应所示可知结构变形非常小。
图5-22 建筑物B中1层剪力墙的拆除
结论:对于模型A和模型B分别拆除代表层剪力墙时,结构均未发生连续倒塌。
虽然建筑物B的框架设计冗余度远低于建筑物A,但建筑物B在拆除第x 层剪力墙后的竖向位移要小得多。这是因为建筑物B的剪力墙冗余较大,剪力墙相互连通形成C形。因此,建筑物B的挠度响应明显降低,使得其性能优于建筑物A,而建筑物A 中剪力墙只沿一个方向布置。对于建筑物A 来说,虽然剪力墙的冗余度较低,但与已拆除剪力墙连接的框架具有较高的配筋率,可以作为抵抗渐进式倒塌的替代荷载路径。综上所述,在满足抗震要求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具有足够的抗递进倒塌能力。(www.xing528.com)
尽管A,B两幢建筑在剪力墙拆除后均能抵抗渐进式倒塌,但其荷载路径的选择却存在较大差异。图5-23(a)为A栋第1层剪力墙Y 方向拆除后,柱支架处EZ的反力图,图5-23(b)为建筑物B的拆除方式1。注意,图5-23中每个结构构件旁边列出的三个数字分别代表剪力墙拆除前后的EZ和EZ的百分比差。在建筑物A中,内力的重新分布主要依赖于移开剪力墙附近的框架柱。相反,建筑物B的内力重新分布主要依赖于剩余的相互连接剪力墙。因此,建筑物B在墙体拆除场景下具有比建筑物A 更高的防渐进倒塌能力,因为其C形墙体的冗余能力远远高于建筑物A中框架的冗余能力。
图5-23 柱支撑处反力FZ(单位:1000k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