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围合式建筑群是指在相对完整的独立地块内建筑呈现由多个多层建筑组合形成较为紧凑的布局方式。此类型建筑群多为紧凑高密的居住组团,在新街口中心区内拥有众多案例,如丹凤街尖角营小区、红庙香铺营小区、淮海路淮海新村小区等。下文以尖角营小区地块和淮海新村地块为例,剖析多层围合式建筑群热环境特征及波动机理。
1)尖角营小区地块(B-5-1)
尖角营小区地块位于新街口中心区北部,丹凤街和双龙巷交口西南侧,地块功能为商住混合;地块由6幢住宅围合组成,东侧两幢建筑使得沿丹凤街界面围合度较高,北侧两幢建筑之间为一层高商业裙房;容积率为2.61,建筑密度为44%,平均高度为17.8m,平均天空可视度为0.46。
图4-13 尖角营小区地块22点空气温度图·淮海新村地块14点1.5m高处平均预测热贡献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地块较为紧凑封闭,建筑间地面接受到太阳辐射较少,水平气流也较难到达街区内部,空气温度在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但地表温度街区内部白天低于街区外部,夜晚高于街区外部。但最低地表温度多出现在建筑北侧及东侧10m范围内(图4-13左图)。
2)淮海新村地块(B-5-2)(www.xing528.com)
淮海新村地块位于新街口小四环东南部,淮海路南侧,地块功能以居住为主;地块由若干行列式住宅呈风车型排布,东西朝向的建筑为退台式,以保证邻近建筑日照,整体朝向为南偏西11.5°;容积率为2.11,建筑密度为33%,平均建筑高度为19.2m,平均天空可视度为0.43;北侧淮海路有较为茂密的行道树,建筑组团间有少量绿化,地块以水泥路面为主。
地块内全天平均空气温度的空间差异不明显,但地表温度在植被处和建筑阴影处显著低于裸露水泥路面,建筑间天空可视度较高区域全天地表温度较高。退台式建筑保证北侧建筑日照时间要求(图4-14)。
图4-14 淮海新村组团太阳辐射时间分析
*颜色越深太阳辐射时间越少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结论】多层围合式建筑群具有紧凑的形态,层数不高,但密度较大,整体开发强度高于一般多层建筑,但围合封闭的形态导致地块内部天空可视度较低,对场地通风散热都产生不利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