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周本纪》谓,周厉王由于国人的暴动,被赶到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二相共立其子宣王即王位。这是汉人司马迁始倡之说,不知有没有先秦记载的根据。可是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引战国时人所撰《汲冢纪年》(今名《古本竹书纪年》)则云:“共伯和干王位。”司马贞注:共国伯爵,和其名。又注:“干,篡也,言共伯摄王政,故云干王位也。”
上面这两种说法显然不同:一为周、召二公和衷共济,代周行政,故曰“共和”;一为共国之伯名和者即王位,故谓“共和”。
后世学者有信《史记》说者,如韦昭(《国语解》)、杜预(《左传注》)、司马光(《稽古录》)、崔述(《丰镐考信录》)等等;有从《纪年》说者,如郦道元(《水经注》)、苏辙(《古史》)、罗泌(《路史》)、顾炎武(《日知录》)、梁玉绳(《史记志疑》)等等。
按从史料的先后看,《史记》之说,除汉之《史记》外,别无可征,而《古本竹书纪年》说,不仅见于先秦人所撰之《纪年》,其他先秦诸子也多有记载,如《吕氏春秋·开春论》:“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周厉王之难,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谓(“请”之误)矣”(又见于同书《慎人》)。又如《庄子·让王》:“故许由娱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鲁连子》云:“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卫也。”衡量史料先后,这些先秦人的记载,理应胜过较后的汉人说法。
有人谓先秦诸子本非史书,如《庄子》书中所引人物多为子虚乌有,《吕氏春秋》、《鲁连子》亦皆为战国游士捕风捉影之谈,不能据以讲史。但是,《古本竹书纪年》所说的“共伯和干王位”,在大家公认的正式史书《左传》中确有同样的记载,就是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告诸侯之辞谓: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这很明显是说共伯和在“释位”以摄行王政。“释位”者既是“诸侯”,就不是指公卿大夫。周公、召公是周王朝的卿相,不是“诸侯”[1377]。并且协助王室治理国家是公卿的职责,不能说是“释位”。所以,《左传》说的“以间王政”者,绝对不可能像《史记》说的是指“召公、周公二相行政”。
共伯和是共国的君主名伯和,是一个小诸侯。《左传》明云“诸侯释位”,说的是一个诸侯放下君位,“以间王政”。清梁玉绳说这就是指“共伯和干王位”[1378]。“间王政”即“干王位”,“间”、“干”古同音。“干王位”就是“干预”或“干犯”王位,司马贞《史记索隐》注为“干,篡也”,是一个意思。《左传》是说共伯和以一个诸侯的身份,放下君位,而篡了天子的王位。以诸侯而行天子之事,这也真是天下之大变。不过据《吕氏春秋》、《鲁连子》之说,则谓共伯和为人好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奔彘,天子旷绝,天下诸侯乃请共伯和代行天子事,并说厉王死后,共伯和使诸侯奉太子静为宣王,他又回到原来的共国。但共国在其摄王位期间,已为卫国所并。他毫无怨言,乃逍遥于共山之上[1379]。共国并于卫,变成卫国的一个邑,所以,到春秋时期已不见共国之名了。(www.xing528.com)
由于《左传》所记与《古本竹书纪年》所说可以互相印证,所以“共伯和干王位”,可以相信无疑了。但是,《史记正义》反对《古本竹书纪年》说,而谓共伯和即卫武公和,引《卫世家》卫侯太子共伯余与其弟卫武公和事,以比“共伯和”。这是把哥哥共伯余的头(共伯),强加在弟弟庶子卫武公和的身上。其实卫武公和从未有“共伯”的称号,夺其兄位,是夺卫国的侯位,不得为“共伯和”。并且卫武公的年代晚于厉王与“共和行政”的年代,更不能为“共和行政”的“共伯和”了。
《古本竹书纪年》所说的“共伯和干王位”,不但《左传》有类似的记载,西周末年的金文好像也有一点线索。郭沫若先生认为《师簋》中的“伯龢父”即“共伯和”,也就是《师簋》、《师兑簋》中的“师龢父”[1380]。杨树达先生谓:“彝铭屡见‘王若曰’之文,非王而称‘若曰’者,仅此器之白龢父,若非白龢父有与王相等之身份,安能有此”[1381]。日本的白川静也说,伯龢父在金文中特别具有僭主的行为,如《师簋》中师对伯龢父的答辞有:“拜稽首,敢对扬皇君休”,称伯龢父为“皇君”,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臣属关系[1382]。
根据以上这些论证,我们认为《古本竹书纪年》的“共伯和干王位”,比《史记》周、召二公“共和行政”的说法要可信。这个复杂的问题,学者间一直争论到现在,大家的看法还是很有分歧,未能统一。本书为了节省篇幅,不再作深入讨论了。
西周末年发生的这次“共和行政”,在中国史上最应注意和纪念的有两件事:一为国人暴动,它是中国历史上人民革命的先声,已如前述;二是在中国古史年代学上发生了第一次变革。过去,中国古史上一般只纪“世”,不纪“年”,即便有时记载某王多少年,也只是相对年代,而非绝对年代。如西周的铜器铭文往往记某王多少年,但是距今多少年,却难以推知。真正的绝对年代,托始于“共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起于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这是中国史上最早而且确切的绝对纪年的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