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周耕作技术在《中华远古史》中的影响

西周耕作技术在《中华远古史》中的影响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作物收成的多少与耕作技术的高低大有关系。所以,对西周的耕作技术分三方面叙述如下:对水的利用。这些诗句可以反映出西周人对天雨的依赖和企望。菑、新、畬的耕作方式。这可能是西周时最理想的好田。

西周耕作技术在《中华远古史》中的影响

农作物收成的多少与耕作技术的高低大有关系。西周时人很早就注意到选择田亩的位置,规划田亩的疆界。如《诗经·大雅·緜》有“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这就是说,按照地形、水势整理田亩,以利于灌溉。又如《诗经·小雅·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这就是说把高高低低的原野加以平整,把泉水的流向也调整好,以利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古时在荒野上农耕必自垦荒始,这尤其需要有技术水平;再有就是生产工具的原始性,如何使之更有效力,也需适当的人力组织和配合,这些都是有关农耕方面的技术。所以,对西周的耕作技术分三方面叙述如下:

(1)对水的利用。西周的农田还谈不上有什么水利建设,只不过是对天然水如何利用得更好、更有效果而已。如《诗经·小雅·白华》:“滮池北流,浸彼稻田。”根据郑《笺》及《水经注·渭水》,滮池在丰、镐之间,水北流注于渭。诗盖谓利用北流之水灌溉稻田。又如对雨水也注意利用,见于《诗经》者有如下的记载:

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小雅·甫田》)

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小雅·大田》)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曹风·下泉》)

这些诗句可以反映出西周人对天雨的依赖和企望。

西周人对水的利用,除了消极地利用河流和天雨的灌溉以外,已知道利用体力劳动来解决浇灌问题了。虽然我们还没有找到当时的直接记载,但从春秋时的故事中多少能反映出来。《庄子·天地》记载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子贡曾南游楚,回来的路上,在汉阴见到一个种蔬菜农夫正在浇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子贡告诉他,这样徒手抱瓮到井中取水灌溉太笨也太费力气了,不如用桔槔,“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可见春秋末年已经有农民抱瓮入井取水灌溉,并已知利用杠杆物理作用制作桔槔这种汲水工具了。从这个故事可以推想,西周时即便不会有桔槔,也一定已知道抱瓮取水灌溉了。所以,有人把《诗经》中的“挹彼注兹,可以濯溉”(《大雅·泂酌》),理解为那时已知取水灌溉[1322],不是没有道理的。

(2)菑、新、畬的耕作方式。西周的农田在古文献上有三种不同的名称,就是“菑”、“新”、“畬”,如《诗经》云:

嗟嗟保介,维莫(暮)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周颂·臣工》)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小雅·采芑》)

又如《尚书·大诰》谓:

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

易经·无妄》六二爻辞:(www.xing528.com)

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这些都是有关西周较早期的史料,都说到当时农田分为“菑田”、“新田”和“畬田”三类。这三种不同的名称如何解释呢?

《毛诗》对这三类田解释为:“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释地》与《毛诗》同。我们首先把一岁曰菑田解释清楚,其他新、畬就可迎刃而解了。按“菑”字,《说文解字》谓“不耕田也”。段玉裁注谓:“按不,当为反字之误也。”《尔雅·释地》郭璞注谓:“今江东呼初耕地反革为菑。”《毛诗正义·采芑》引孙炎说:“菑,始灾杀其草木也。”足证“菑田”就是指垦荒时对荒杂草进行“灾杀”、“反草”阶段的田地。《诗经·大田》之“俶载南亩”,郑氏《笺》云:“俶读为炽,载读为菑”,这也是指对“南亩”“灾杀”草木的初耕阶段。上面所引《易经·无妄》“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礼记·坊记》引作“不耕获,不菑、畬,凶”,是同一个意思,就是说,从耕种的发展规律上看,不耕而想收获,不菑而想畬,都是行不通的。这和上引《尚书·大诰》“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一样指不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可以说明治田必须经过垦荒第一年“菑”的阶段。杨宽先生说:“菑是指垦荒工作,菑田就是初开垦的荒田”[1323],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我们就可以根据《毛诗》和《尔雅·释地》来解释这三种田地了。“菑”既是第一年刚开垦出的田,所谓“二岁曰新田”,自然是指垦殖的第二年已经可以正式种庄稼的熟田了,所以名之为“新田”。《诗经·采芑》孔疏引孙炎曰:“新田,新成柔田也。”这可能是西周时最理想的好田。至于“三岁曰畬”,这是指垦殖的第三年已经过一年种植可以继续耕种的田地,孔颖达《疏》引孙炎说:“畬,和也,田舒缓也。”这种畬田虽然没有新田收成好,但还能勉强种植一年。由于西周时施肥技术跟不上,农田连耕几年地力已尽,必须重新开垦新田,才能继续生活下去。所以,认为“菑、新、畬”是指土地一年垦得比一年更熟的想法是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在还不知“深耕”和“施肥”的西周时代,恐怕无力保持地力常用不衰,因而也难达到使田地一年比一年更熟那么先进的阶段[1324]

又有人把“菑、新、畬”的耕作方式与《周礼·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和《周礼·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中地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二百亩”结合起来,认为这是西周农业史上的三田制,认为“菑”是休耕田,“新田”是休耕后新耕的田,“畬”则是休耕后连续耕的田。即与《周礼》所载上、中、下三种或不易、一易、再易三种土地是一样的,并联系到欧洲中世纪流行的那种轮耕的三田制,认为都是同一种土地制度[1325]。近来一般学者也多遵从这种说法,过去笔者也曾遵从过。

这种说法现在我们感到有两点是难以服人的,第一是《诗经》中的菑、新、畬是否就是《周礼》所说的上、中、下三种土地?它们有必然联系的根据吗?菑、新、畬,从文献记载中只透露出是三种开垦年数不同的田地,丝毫也看不出有轮流休耕的三田制的含义;第二,欧洲实行三田制时生产力与我国春秋战国的铁耕时代差不多,《周礼》所说的不易、一易、再易之田可能是指这时的耕作制度,西周的生产力似乎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

(3)耦耕。农田的耕作,从西周一直到战国有所谓耦耕,见于《诗经》者有下列两则: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周颂·噫嘻》)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周颂·载芟》)

什么叫“耦”?《考工记》谓:“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古文献上又有“合耦于锄”(《周礼·地官·里宰》),“庸次比耦”(《左传》昭公十六年)。所谓“合耦”、“比耦”,都含有两人共耕之义。两人如何配合?对此,历来学者们众说纷纭。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大田》认为两人拿两耜相对而耕叫做“耦耕”;而唐代贾公彦根据《论语·微子》中子路与长沮、桀溺的问答,则认为耦耕虽系两人前后协作,但未必并发。近人的说法就更多了,不必多举,只举一种最普通的看法,即所谓耦耕,重在两人合作以利工效,至于采取什么形式,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什么形式而定,不必局限于一种形式[1326]

近人这种新的理解,确实避免了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不过笔者总觉得历史上所谓的“耦耕”,一定有其特定的操作形式,若无一定的形式,谁还不知道两人总比一人的劳动效率高,特别造出一个“耦耕”的名词,有何意义?并且这种操作形式自西周到战国一直流传了七八百年,只是到战国,由于农业生产工具的改善、铁耕和水利灌溉的推广,生产力大大提高,那种陈旧的耦耕方式才逐渐变为不需要而被淘汰。以致时过境迁,后人对耦耕的具体操作形式都弄不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