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远古史:分封典礼与程序

中华远古史:分封典礼与程序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周的分封制度,包括诸侯的分封与王臣的任命,其实二者性质是相同的。这种分封或任命,反映在文献上或铜器铭文中者,具有一定的封建仪式,是一种极为隆重的典礼。分封仪式中周王除了赐土地、人民之外,还要赐予受封者一定的礼物,对不同的官职,颁赐不同的舆服器用。举行这种典礼后,封主与受封者遂发生正式的封建关系,封主为君,受封者为臣,二者之间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就必然建立了。

中华远古史:分封典礼与程序

周武王克商而有天下,所有的土地和人民既为周室所获得,从理论上说应是属于天子一人的[1065]。但因领土太广,人民众多,经管起来,一人的精力实难胜任,只得把王畿以外的领地,分给子弟功臣,由他们代王室管理,于是出现了大分封。

西周的分封制度,包括诸侯的分封与王臣的任命,其实二者性质是相同的。只是王臣的采邑多在王畿,而诸侯之封则多在王畿之外。这种分封或任命,反映在文献上或铜器铭文中者,具有一定的封建仪式,是一种极为隆重的典礼。其仪式虽各时各地略有出入,但大略言之,相去不远,甚至与西欧中世纪封建时代所流行的也大致相似。今从有关文献和金文中的册命记载,归纳当时所实行的仪式及主要程序约有三步:

第一,礼行于太庙,由傧者赞礼,赐以诰命:金文中之赐命一般都是在周之大庙大室康宫等处举行,与文献记载同。《礼记·祭统》谓:“古者明君必赐爵禄于太庙,示不敢专也。”盖西周仍为神权时代,一切大事必假神意以行之。周人祖宗为神,故于宗庙中行册命,以示其慎重,并借以威服臣民。文献记载谓行礼时君立于阼阶之南,南向,所命北向,史执册命之[1066]。而《大克鼎》谓王在“宗周季右善夫克入门,立中逆,北向,王呼尹氏册命善夫克”。《牧簋》谓“王呼内史吴册令牧”。《颂鼎》谓“尹氏受王命书,王呼史虢生册命颂”。所谓“史”,当即“内史”之省称。可见西周册命诸侯、王臣之礼,由“内史”官掌之。

王命诸侯、赐卿大夫爵都要由负责引导受封者的“傧”或“相”佐礼,这种职务金文称为“右”[1067]

。这种傧者或右者的官职并无一定。金文中的右者有宰、司徒、司马、司工、司寇、公族等,而《周礼》则谓王命诸侯以大宗伯为傧,命卿大夫、士则以小宗伯为傧,似不足信。

就封之前,必诏赐册命。首先直呼受命者之名,然后叙述册命原由,加以告诫,要求受命者克敬职守。如康叔受封之册命即现存之《康诰》。其中有:“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康叔为文王之子,则此所谓之王,乃周公可知。其时正是周公称王时,册命中于治卫之政策,训以明德慎刑,用贤、爱民诸大端,反复叮咛,并指示要他实行“启以商政,疆以周索”[1068]。又如晋唐叔受封之册命为《唐诰》,惜已不传。《左传》称周王训以“启以夏政,疆以戎索”[1069]。鲁公受封之《伯禽》篇亦已亡佚,无可详考,当亦不外训诰之辞。

第二,授民、授土、授职:分封诸侯,对受封者必赐以明确的划定疆界的土地。这块土地上的居民当然与土地一起被赐。金文《大盂鼎》铭载周王封盂,有“受民受疆土”的记录。《左传》定公四年子鱼也说在封鲁公时,有“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因为土地、人民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要来源,正是受封者的利益之所在。所以,这是分封制度的主要内容。

分封仪式中周王除了赐土地、人民之外,还要赐予受封者一定的礼物,对不同的官职,颁赐不同的舆服器用。自西周中期,这种赐物形成了一种固定格式的舆服制度。这些舆服器用不外乎衣锦、旌旗、乘车、牛马、弓矢、兵器、圭瓒、秬鬯、乐器等等,一切日用品无不可赐。《周礼·大宗伯》、《礼记·王制》、《韩诗外传·廉稽》、《白虎通》等书均论及锡命时之赏赐,因贵贱而有隆杀。其所述以出土金文考之,虽其细节多有未合于古文献,但其基本立论之精神无可厚非。近年来学术界多依据铜器铭文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070]。从出土金文和文献记载上,可知舆服制是贵族等级特权的标志,它反映着每个贵族的官级身份、地位的高低,象征着每个贵族权力的大小。贵族的服饰一方面是用以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也是职官行使职权的凭借。所以,舆服器用的规定在阶级社会中是非常受重视的。分封制度规定封什么职官,即相应地赐予什么样的服饰器用。进行册命授职时要由史官(作册或内史)宣布王命,并凭已有的典册所规定的品级服饰赐之[1071]。(www.xing528.com)

贵族们为了巩固其统治政权,严格区分阶级、阶层,利用不同等级的人和制度,作为层层控制的工具,舆服等级制度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贵族阶层把这种典礼搞得极为隆重,使其受封下属感到恩惠,因而促使其积极为上级奔走服务[1072]

第三,受封者稽首拜谢,称颂天子万年:受封者接受了王的封赐以后,为了感谢王的恩德,须稽首谢恩。如《诗经·大雅·江汉》为周宣王封召穆公的诗,召穆公虎因平淮夷有功而封于南国,其诗曰: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

此盖召穆公所受之赏赐,除山川土田外,还有圭瓒、秬鬯等,其中“对扬王休”颂语与金文“敢对扬王休”辞句几全同。《礼记·祭统》:“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禄有功,必赐爵禄于太庙。……史由君右,执策命之,再拜稽首,受书以归。”受封者为了纪念及垂示后人,以表明他的功勋,往往将诏书的原文铭刻在鼎彝上,世世守之,永为国宝

举行这种典礼后,封主与受封者遂发生正式的封建关系,封主为君,受封者为臣,二者之间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就必然建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