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西多姬姓古国-中华远古史

山西多姬姓古国-中华远古史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族为姬姓,而姬姓之国在山西者特多。在周族大队人马西迁时,这一姬姓之召族未跟着西去而留在山西本土。姬姓之国在山西者,除前面所谈的诸国外,还有很多。其他还有荀、贾二姬姓国,均见于《左传》桓公九年。“荀”又作“郇”,地在今山西解县。可证骊戎不在骊山而亦在山西南部。从一般史书看,周与陕、豫两地远比与山西为密切,何以姬姓在山西境者独多?

山西多姬姓古国-中华远古史

周族为姬姓,而姬姓之国在山西者特多。《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谓:“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兼国多矣。”以上所说的八国,有六国又见于《国语·郑语》,史伯答郑桓公友之言曰:“当成周者……西有虞、虢、晋、隗、霍、扬、魏、芮。”这两处所提到的国家除隗外,其余均姬姓,以下依次考察它们的地望:

虞 虞又见于《左传》桓公十年谓虢公出奔虞,《左传》僖公五年谓虞灭于晋。《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大阳下云:“吴山在西,上有吴城,周武王封大伯后于此,是为虞公……”由此可证古之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六十里。

虢《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下云:“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周幽王时虢公石甫灭焦,徙都下阳,是即北虢。虢之宗庙社稷皆在此。《春秋》僖公二年曰:“虞师晋师灭下阳”,此后遂无虢事,这也是虢都下阳的明证[835]。故《郑语》史伯所说之虢当指北虢。北虢下阳即大阳,在今平陆县东北。从地位上看,虞在晋南,虢又在虞南,因而才有晋献公“假道于虞,以伐虢”[836]的事。

焦 焦地最早见于《诗经》:“狁匪茹,整居焦、获”(《小雅·六月》。按旧以焦获连读为一地,非是。其实焦与获为二地)。这个焦也就是《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见秦伯曰“许君焦、瑕”之“焦”。《战国策·赵策三》:“赵以公子部为质于秦而请内焦、黎、牛狐之城以易蔺、离石、祁于赵。”《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下注云:“故虢国有焦城,故焦国。”《水经注》则谓陕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大概河南陕县为古之焦,地近山西之平陆,春秋时属晋。

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偷袭郑时曾灭滑,此滑在秦、郑之间。《左传》成公十七年郑子驷侵晋虚、滑。杜注谓虚、滑为晋之二邑。旧说滑在今河南偃师,近晋。

霍《史记·管蔡世家》谓文王子霍叔处封于霍。其后晋献公灭霍。韦昭《国语注》:“霍,周文王之子霍叔处之国也。”《左传》昭公十五年记籍谈之言曰“晋侯……景、霍以为城”中之霍,与霍叔之霍同一地。《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彘县,谓霍太山在东北。

扬 扬为春秋时晋羊舌氏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晋魏献子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故城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五里。

韩 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旧说在今陕西韩城。然《诗经·大雅·韩奕》为韩侯受赐与娶妻之诗,篇中列举的地名有梁山、屠、汾、燕等地,均在山西境,燕国离陕西韩城绝远,何以诗称韩城为“燕师所完”?可见旧说不可信。

《春秋》成公五年“梁山崩”,《尔雅·释山》“梁山,晋望也”。则梁山当为晋地之山。《晋语二》有屠岸夷,《史记·赵世家》有晋大夫屠岸贾,皆因地为氏,知晋地有屠。燕立国于汾水旁。韩既是与梁山、屠、汾、燕四地有关,则其地望必亦在晋明矣。

《左传》僖公十五年述秦、晋在韩之战,秦伯占之曰:“涉河,侯车败。”这是晋惠公戎马还泞而止之先兆。又说晋侯“三败及韩,曰寇深矣”。知韩必近绛都。因为秦师涉河,绛感威胁,是韩必在河东可知[837]

魏、耿 晋献公十六年作二军,灭耿、灭霍、灭魏(见《左传》闵公元年)。服虔谓三国皆姬姓。《史记·魏世家》谓魏之先,毕公高之后,毕公高与周同姓。《史记正义》引郑玄《诗谱》谓魏“姬姓之国,武王伐纣而封焉”。魏国南枕河曲,北涉汾水。《汉书·地理志》河东郡河北下注曰:“《诗》魏国,晋献公灭之,以封大夫毕万。”地在今山西芮城东北。《汉书·地理志》河东郡之皮氏下注谓“耿乡,故耿国,晋献公灭之,以赐大夫赵夙”。则耿也在今山西西南芮城附近。

芮《左传》桓公三年谓芮伯万为其母芮姜所逐,出居于魏。则芮伯所封之国必近魏。《左传》疏引《世本》:“芮、魏皆姬姓”。《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于晋国说:“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这是指克商前先周的土地,也是魏、芮连举。历代史志中芮有两:一为《汉书·地理志》冯翊临晋下“芮乡,故芮国”,今同州朝邑县西南二里,芮城故址是也;一为魏收《地形志》谓河北县有芮城,今山西解州属县也,与蒲州之虞乡接壤。清雷学淇谓:“盖周之芮在同,殷时之芮在解,《诗》所谓虞芮质厥成也。”[838]大概芮原在河东,武王克商后,芮始改封于河外。(www.xing528.com)

燕《史记·燕世家》谓燕国始祖是召公奭,与周同姓。周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未确指其地。《汉书·地理志》始定其国都在今河北大兴县境。其实燕国原来也在山西汾水流域,周初才改封在河北北部[839]。从召公奭之名,可知被封于北燕之前是在召地。据白川静考证,卜辞有(《前》2.21.5),金文(伯盉)等厘定作“召”。白川静据商王游猎之卜辞推断,地在商都之西,可能在山西南部黄河北岸。这个姬姓之召族在商末与商为敌,商武丁时卜辞有征召方的记载[840]。在周族大队人马西迁时,这一姬姓之召族未跟着西去而留在山西本土。

姬姓之国在山西者,除前面所谈的诸国外,还有很多。如晋国,史实明备,可以不论。其他还有荀、贾二姬姓国,均见于《左传》桓公九年。“荀”又作“郇”(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地在今山西解县。贾,大概就是《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所说晋献公娶于贾的“贾”,刘昭引《博物志》谓临汾有贾乡、贾伯邑。

另外,还有姬姓的戎狄,其最初似乎也大都在晋境。出自唐叔的大戎狐氏(见《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时白狄之鲜虞(《国语·郑语》韦昭注及《穀梁传》昭公十二年范注,均谓为姬姓)等等,一直飘忽于山西南、北部。《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谓晋伐骊戎。杜注骊戎为姬姓(《国语·晋语一》韦昭注亦言姬姓),其地望旧说在陕西的骊山顾颉刚考证,根据《晋语四》,“公(晋文公)说,乃行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此“丽土之狄”即是骊戎,既谓“以启东道”,则此戎在晋都之东,析城、王屋一带[841]。可证骊戎不在骊山而亦在山西南部。

以上所说的地处山西境的姬姓之国,随便检之,数已近二十。若详为博稽,恐怕绝不止此数。从一般史书看,周与陕、豫两地远比与山西为密切,何以姬姓在山西境者独多?

上所举在山西的姬姓戎狄,一定不是周的封国,这些原始的姬姓氏族,理应老早就住在山西境内。其他如虞为“大王之昭”,虢为“王季之穆”(见《左传》僖公五年),荀为“文王之昭”(《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唐叔虞为武王子,成王时受封(见《左传》昭公元年、定公四年及《史记·晋世家》。然金文《晋公铭》谓“我皇祖唐公□受大命,左右武王”,则与旧说成王灭唐封唐叔说不同,未知孰是),虞为克商以前周太王时即居山西南部,史有明文。其余姬姓诸国,大都不知何时所封[842],未必都是灭商之后才自陕西东殖者。

根据山西境内姬姓之国独多这种现象,是否可以推想,周人原先本为山西境内的部族,当周太王率众西迁时,难免有一部分或好多部分没有跟着迁移而仍留守原地未动。于是才出现了两种现象:一为周人自商末即与晋地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为姬姓之国在山西者独多。

像先周族这种现象,在西欧的古史里也有其例。如恺撒(Julius Cæsar)在比利时之高卢所发现的六千阿杜亚提西(Aduatici),乃系迁徙中之辛姆布利人之支队,在此照管多余之平原与行李;同时大队则继续向意大利前进。这段史实和先周的迁徙有些相像。

先周族大概在周太王避薰育从豳迁岐时,也有一部分仍留原地。《左传》僖公五年载宫之奇说: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什么是“不从”,杜注谓,“太伯、虞仲皆太王之子,不从父命,俱让适吴。仲雍支子,别封西吴,虞公其后也。”顾炎武驳之曰:“不从者,谓太伯不在大王之侧尔。《史记》述此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子也。太伯亡去,是以不嗣。’以亡去为不从,其义甚明,杜氏误以不从父命为解,而后儒遂傅会《鲁颂》之文,谓太王有翦商之志,太伯不从。此与秦桧之言莫须有者何以异哉!”[843]崔述《丰镐考信录》也说:“《晋世家》云:太伯亡去,是以不嗣,以不从为亡去,是所谓不从者,谓不从太王在岐耳,非有他也。”[844]案顾、崔二氏之说,基本上是正确的。当年太王与私属转徙,“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史记·周本纪》)。可是太王之子太伯、虞仲却“不从”其父一起西迁。他俩没有跟随去陕西的岐山,因之也就没有嗣太王的王位,而仍留在原来的旧地,作了山西虞国之祖。可能在周武王灭商的先后,又有部分虞的族众东迁至太湖附近,又成了吴国的始祖。

上述山西境内大部分姬姓之国,恐怕也和太伯、虞仲一样,在周太王西迁时他们未走而仍留守在山西境内。在周武王克商之后,这些小国由周王重新封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