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远古史:商、周关系的历史记事

中华远古史:商、周关系的历史记事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在商代本为一小氏族,对商叛服无常。上面卜辞各辞例中的周就是商、周的周,已经得到大部分学者的承认,唯徐中舒不同意。所以,我们仍赞同上面所举的卜辞就是有关商、周之周的记事。而“令周”、“帚周”则是服属商时才能出现的关系。(同上注)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同上注)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可见商代末年武乙、文丁时,周王季历本服属于商,至文丁杀季历,商、周关系才逐渐彻底破裂。

中华远古史:商、周关系的历史记事

周在商代本为一小氏族,对商叛服无常。因为其势力不大,在甲骨文中反映的也不多。如:

己卯卜,充贞,令多子族从犬璞周。古王事。五月。

(《续》5.2.2)

允隹鬼眔周。(《乙》3408)

壬子卜王令雀(周)。十月。(《后》下19.3)

丁未卜,周。八月。(《拾》4.12)

(周)方弗亡。……周方弗其。(《合》181)

勿令周往于。(《续》3.28.3)

令周氐子帚。(《前》6.63.1)

贞帚周。(《乙》8894)

以上是有关周的卜辞,周字甲骨文作等形,作金文的“周”字同,或简作,或加两手,笔者认为应当都是“周”字。上面卜辞各辞例中的周就是商、周的周,已经得到大部分学者的承认,唯徐中舒不同意。他说武丁时有关“周”的卜辞,“远在太王迁岐以前,应与姬姓的周族无关”。又说“这些卜辞都应与殷周之间的历史无关”[771]

当然,徐先生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据史称,自周太王迁岐山周原后才有周名。商王武丁的时代远在周太王之前,那时卜辞上的“周”,未必就是姬姓之周。可是我们主张远在迁陕西岐山周原之前,“周”之名就早已有了。所以,我们仍赞同上面所举的卜辞就是有关商、周之周的记事。不过,我们认为那时周人活动的地区是在今山西省的中南部,而不是在陕西境内。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现在先简单提一下,打算在下面讲先周的历史时再去详论。

从上面举的那九条卜辞看,周和商的关系,有时敌对,有时和好。、“伐”、“”四字的含义不是挞伐就是伤害。而“令周”、“帚周”则是服属商时才能出现的关系。其中的“璞周”的“璞”字作(《前》4.32.1),唐兰先生释为“璞”,以为像高山之下,两手举辛,扑玉于甾,即璞之本字,读为,即伐之[772]。丁山一方面说唐说极精谛,一方面却又说“像入山扑取金玉形,决是字初文。”并认为“周”即为“聘周”[773]。这一辞例如读为“璞周”即成敌国,如读为“周”即成友邦。一字之不同,意义便完全相反。谁是谁非,根据现有的材料,还难以评定。无论是释为“璞伐周”或释为“报聘周”,总还有个问题难以解决,就是为什么商的敌对方国和友好方国那么多,但对别的方国从未用过这一字,只对周用呢?

卜辞中只有武丁时有关于周的记事,以后则绝少。可是在文献上,越到后来则两族接触的关系越频繁,见于《古本竹书纪年》者如:

武乙三十四年周王季来朝,武乙赐地三十里,玉十,马八匹。(《太平御览》八三引)(www.xing528.com)

三十五年周主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汉书·西羌传》注引)

大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师大败。(《后汉书·西羌传》注引)

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周王季命为殷牧师。(同上注)

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同上注)

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同上注)

文丁杀季历。(《晋书·束皙传》引)

帝乙二年周人伐商。(《太平御览》八三引)

武王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唐书·历志》引)

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坶野。(《水经注·清水》引)

王亲禽帝受辛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水经注·淇水》引)

可见商代末年武乙、文丁时,周王季历本服属于商,至文丁杀季历,商、周关系才逐渐彻底破裂。

卜辞中所见到的方国,除了前面七个以外,还有龙方、御方、马方、印方、黎方、基方、井方、、亘方、兴方、方、林方、大方等数十个之多。由于材料不多,只好略而不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