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远古史:商王朝的封国与势力据点

中华远古史:商王朝的封国与势力据点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王畿以外的南北广大地区,散居着数十个与商同姓和与商有血缘关系的异姓小方伯、诸侯,这是商王朝的封国或与国,也就是商王朝分布在远方的势力据点。《尚书·召诰》和《酒诰》称商制有“侯、甸、男、卫、邦伯”等大小不同的封君。侯某、伯某和某侯、某伯之某是私名还是族邦名,现在还不易断定。总之,以上所述这些方伯、诸侯,分布的地域很广,有的远离王畿地带,也有在王畿之内的。

中华远古史:商王朝的封国与势力据点

商王畿以外的南北广大地区,散居着数十个与商同姓和与商有血缘关系的异姓小方伯、诸侯,这是商王朝的封国或与国,也就是商王朝分布在远方的势力据点。周人称他们为“殷边侯甸”[743]。“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设方伯”[744]。所以,“方伯”乃是甸服以外的诸侯君长。《尚书·召诰》和《酒诰》称商制有“侯、甸、男、卫、邦伯”等大小不同的封君。卜辞中有:“多甸”与“多伯”:

余其从多田(甸)于(与)多白(伯)征盂方伯。(《甲》2416)

多田亡。(《京》4563)

癸亥卜,永贞,克氐多伯。(《库》1062)(www.xing528.com)

卜辞中称“侯”的有:“杞侯”(《下》37.5),“虎”(《前》4.44.6),“攸喜”(《缀》189;《南明》786),“犬侯”(《前》5.7.7),“㠱侯”(《前》2.2.6),“光”(《前》4.41.6),“唐”(《库》200、201),“申”(《库》1109),“喜”(《明》154)等。称“伯”的有:“絴伯”(《下》33.9),“宋伯”(《佚》106),“伯”(《库》1108),“长伯”(《乙》2156)等。侯某、伯某和某侯、某伯之某是私名还是族邦名,现在还不易断定。很可能在“侯”、“伯”前面的为族邦地名,在后面的为私名。如“攸喜”、“虎”中之“攸”、“”为地名,“喜”、“虎”则为私名。

这些侯、伯有的是商王朝分封的,有的是原有的旧邦改服属于商。传说商的北边有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是商的同姓。1973年在辽宁喀左出土一个铜罍,上面有“父丁、竹、亚”等铭文[745]。其中的“竹”二字,有的学者认为就是“孤竹”,认为北洞一号坑商代铜器的发现,从实物上证明喀左一带是孤竹国的范围[746]。另外,在一个方鼎上有铭文“亚”。这个“㠱”是否就是卜辞中出现的“又老㠱”(《前》2.2.6),现在还无从证明。我们只知道㠱族是商代一大族名。其地望,有的说在山东境内[747]。所以,从田野考古上,也同样可以看出商的封国或同姓国分散的范围是相当辽远的。从“受年”的卜辞看,他们是商王朝所关心的,他们所在地区农业收成的好坏,与商王朝有关,可能存在着贡纳关系。有时他们还受商王的命令往伐其他方国。所以,也可能还有出征的义务。并且他们之间有时也存在着敌对的战争关系。

总之,以上所述这些方伯、诸侯,分布的地域很广,有的远离王畿地带,也有在王畿之内的。他们都是商王势力分布在各地的据点。他们之间还夹杂着一些不属于商王朝的敌对的方国。《禹贡》所说的“五服”制,《职方》所说的“九服”制,每服各距五百里的说法,是与商、周的实际相违背的,因而也是不可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