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南、河北、山东为其主要活动地区的商族,从文献上和考古发掘来看,在商代前期就已经是一个以耕稼农业为主的民族了。不过,在盘庚迁殷之前还处在一种游荡的粗耕农业阶段。到盘庚迁殷前后,商族才进入定居的农业生活。若不然,商王盘庚迁殷就不会引起臣民的坚决反对。臣民之所以反对,主要是由于当时农业已达到比较精耕的阶段,增大了收获量,可以久居一地,不用因生活问题而必须搬家了。于是,农民产生了安土重迁的心理。在《盘庚》中,有诸如“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之类的训词。如没有农业生活的底子,是不会出现这种训词的。
商代后期农业之繁盛,甲骨卜辞中反映得很清楚。甲骨文中有关农事的文字很多,诸如农、畴、疆、田、井、圃、囿、米、啬、耤、桑、年等字。农产品的种类则有麦、黍、粟、禾、等字。出现了这么多与农业有关的文字,正是农业已被时人所重视和关心的反映。
农业已是当时商人生活所依赖的主要生产部门,农产品的丰歉直接影响到商代统治者的生活,因而他们便经常向天帝、祖先以及山川之灵等祈求卜问:
帝令雨足年。贞:帝令雨弗其足年。(《前》1.50.1)
甲申卜,贞:兹雨隹我祸。(《乙》4742)
辛未卜,贞:黍年足雨。(《合》229)
己酉卜,黍年(有)足雨。(《前》4.40.1)
商人以“帝”为至上之神,以为雨是天帝所降,卜问天帝是否降充足的雨量,是为了农产品的丰收。可是雨水太多又会成祸,因而有“兹雨隹我祸”的占卜。所谓“黍年”,是因为黍是商代主要的农产品之一,卜问有没有充足的雨量,使黍获得好年成。
辞中还有“年”与“侑雨”:
其年于河,此又(侑)雨。(《南明》424)
于河年,又(侑)雨。(《粹》834)
其年于岳,又(侑)大雨。(《南明》426)(www.xing528.com)
其年祖丁,先,又(侑)雨。(《甲》1275)
“又”读作“侑”,有要求之意。“年”“侑雨”,即求年祈雨,都是为了农业获得好年成而进行占卜和祭祀。在河水灌溉未发明以前,农作物的生长依靠天雨。所以,商人求雨的卜辞很多。一期卜辞中还有占东、西、南、北方“受年”的记录:
东受年。(《粹》903)
癸巳卜,争贞,东土受年。(《乙》5242)
南土受年。(《粹》904)
贞,西土受年。(《乙》7009)
乙巳卜,贞,西土受年。三月。(《后》下38.3)
□卯卜,北受年。(《粹》906)
……北土受年。(《乙》4423)
以上各辞都是武丁时所卜。廪辛、庚丁以后,“受年”也作“受禾”(《粹》905;《佚》653;《摭续》111)。《说文》:“年,谷孰也。”《穀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禾”,《说文》:“嘉谷也……”段玉裁注:“嘉谷之连稿者曰禾,实曰粟,粟之人曰米,米曰粱,今俗云小米是也。”卜辞中“受年”与“受禾”同义,都是祈望五谷丰登之意★★★“禾”有广狭二义,狭义是指一种特定的谷类,而广义则是谷类的泛称。“受禾”的禾大概是泛称。于省吾认为,在卜辞中有“受黍年”、“受年”、“受年”、“受麦年”。但是没有一个“受禾年”的例子,由此可以推知。
综合上面所引卜辞中有关农业的情况,虽然还看不出当时的农业已达到多高的水平,但至少可以证明商族对农事的重视和农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