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或众人是商的族众,是一般的社会成员。但是,主张商代后期是奴隶社会者把甲骨文中常见的“众”和“众人”说成是奴隶。郭沫若首先提出这个说法。众字,甲骨文作(《邶三》下38.2)、(《甲》1439),从日、从三人。郭沫若说:“像多数的人在太阳底下从事工作。再从发音上来说,童(僮)、种、众、农、奴、辱等字是声相转而义相袭的。”[545]于是断定众是奴隶。这个说法,五十年代时学术界采用或尊信者颇多(包括笔者在内)。但是经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才发现这个说法的根据太薄弱了。为什么太阳下面的人一定就是奴隶,而不是平民或贵族?丁山先生就认为:“日为殷商民族的大神,众人在日下,应作受日神保护的民众解释,其地位应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公民’相等,至少也该是自由民;可能是公卿大夫的子弟。”[546]
众或众人是什么身份?应当从当时的生产关系、从众人受剥削的方式这个角度,去分析、归纳史料,才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
众或众人是什么身份,这在其生产方式和受剥削的方式上,清楚地反映了出来。众人被迫为王种田:
戊寅卜,宾,贞:王往氐众黍于冏。(《前》5.20.20)
贞小臣令众黍,一月。(《前》4.30.2)
贞乎黍,受年。(《前》3.29.7)
贞,乎黍于,受年。(《存》1.178)
丙子卜,乎□□耤,受年。(《前》7.15.3)
庚子卜,贞,王其雚耤,往。十二月。(《后》下28.16)
“氐众黍”即征调众人种黍,“乎黍”也是令众人种黍。有时令“小臣”到籍田督责众人耕作。“黍”字在这里是动词,即种黍之义。商王还要亲自“雚(观)耤”。这里的众人是被征集来的,当然是强迫性的。
另外,众人还要负担为王垦荒的劳役:
戊子卜,宾,贞:令犬田于虎。(《京都》281)
癸卯〔卜〕,宾,贞:〔令〕裒田于京。(《殷契卜辞》417)
□卯,贞:王令田于京。(《殷契佚存》250)
癸巳卜,宾,贞:令众人……田。(甲3510)
像壅土之形,有“圣”、“粪”、“贵”等释;于省吾释“”,张政烺释“裒”,均谓即开荒垦殖之义[547]。这几条卜辞是说,王命令犬族长、族长率其族之众人,为王开荒垦殖。
卜辞中还有关于建筑宫室王寝的记载:
□□卜,大,贞:作王寝于□。(《前》4.15.5)
甲午,贞:其令多尹作王寝。(《续编》6.17.1)
戊子卜,,贞:我勿作宗。(《龟甲兽骨文字》2.7.8)
辛未卜,作。(《乙编》8812、8896)
丁卯卜,作于洮。(《乙编》5061)
这些有关建筑宫室王寝的卜辞,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劳动者是什么人,但是我们推测,绝对不会是贵族统治者,其中有“多尹”,尹是族长,这大概是说很多族长率领他们的族众来为王劳动。
关于修建“邑”、“墉”的卜辞也不少,如:
贞王勿作邑。(《缀合》260)
作邑于鹿。(《乙编》3212)(www.xing528.com)
……立众……立众人……立邑墉商……(《缀合》30)
“邑”即城,“作邑”即筑城。“墉”是城墙,这里是动词,即修城墙。“立邑墉商”是修筑商的城墙。“立众”、“立众人”的“立”即“莅”,义为临,有征召会聚之义。“立众”就是征召众人。这意味着从事这些力役的是众或众人。
为王室服役,负担最重的可能是军役:
己酉卜,争贞:众人,乎从。王事。五月。(《前》7.3.2)
丁酉卜,贞:今春王人五千,正土方,受又。三月。(《后》上31.6)
贞勿人伐土……(《续》3.11.1)
甲辰贞以众伐旨方受又。(《粹》1124)
丁丑贞王令以众伐旨受又。(《人》2525)
己卯贞令从众伐。(《库》1001)
贞:王勿令氐众伐方。(《后编》1.16.10)
人三千乎伐土方。(《叕》74)
贞登人三千乎伐方受又。(《续》1.10.3)
勿登人乎伐羌。(《乙》4598)
辛巳卜,登妇好三千,登旅一万,呼伐羌。(《库》310)
“”在这里与“登”同义,“登”字即《尚书·尧典》中“登庸”的“登”,义为登用。这里登众人伐某方,就是征召众人作军士,可知这是临时征兵,而不是常备兵。商与相邻的方国,如方、土方、夷方、羌方等,经常处于战争状态,因而商王“登众”、“登众人”的记载大量出现于卜辞中,从而可以想见众人的军役负担是很繁重的。
众人对王室除了以上各种劳役、兵役外,还要负担对王的贡纳。卜辞中有:
氐刍其五百。(《乙》6896)
氐新鬯。(《续》4.15.1)
□辰卜,古贞:呼取马于?氐?三月。(《续》5.45)
贞晏乎取白马,氐?(《乙》5305)
氐牛?(《林》2.4.12)
贞,来牛?(《乙》6964)
王室的经济来源,除了自己拥有王田、畜群和手工业外,就是依赖各宗族、家族的贡纳。从武丁时的卜辞所见到的贡物有牛、马、龟、象牙、贝、玉等。此外还有人牲、美女、舞伎等等。
从上文看,众或众人确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对象。他们自己没有土地所有权,被牢固地束缚在“族”的农业共同体中,负担着贵族统治阶级的兵役、贡纳、徭役等等。所以,他们虽然不是典型的奴隶,可是也处于和奴隶主阶级对立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