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腊堰水库
南漳是农业大县,“文化大革命”期间,除1966年、1967年、1968年、1971年农业总产值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进入20世纪70年代,劳力不再外出。农田建设以“现有农田为主、稳产高产为主、当年受益为主”,在自己家乡大搞坡田改梯田,小块改大块,明河改暗河,炸石加土层,消灭渍涝地;人畜饮水实施“大队有库、堰,小队有池、井,农户有石盆”的蓄水配套工程;水利建设方面克服困难建成了三道河、云台山、石门三座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4座小Ⅰ型水库,17座小Ⅱ型水库。农业机械方面充分发挥原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大搞一修、二配、三制造,办好区、社机械站。一支8000多人的农机队伍活跃在全县城乡,为加快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截至1974年全县有各种型号拖拉机332台,5.7万多马力,比1966年增加14.4倍和11.2倍;全县有各种动力机械2480台,28220马力,比1966年增加5倍和4.58倍。
1964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南漳人民积极响应,1965年9月,县委召开会议号召全县干部群众“树雄心,立壮志,发扬大寨精神,尽快地逐步地把南漳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县”;1966年1月,县六届人大一次会议要求全县“学习和发扬大寨的革命精神,把大寨的革命精神贯彻到区和公社,一直到生产队,让大寨经验在南漳全县到处开花结果”;1967年3月,南漳县人武部抓革命促生产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抓革命、促生产的宣传工作意见》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大力宣传毛主席关于节约闹革命的伟大思想,发扬大寨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勤俭办社,勤俭办一切事业,要坚决反对经济主义;1968年11月,县委、县政府组织贫下中农和基层干部到大寨参加22天学习班,随后,各区(镇)陆续组团赴大寨参观学习。薛坪公社果坪八大队经过5年奋战,建成长750米、高2米、宽1.5米的大涵洞,根治了千年的水灾隐患,粮食产量翻一番。1970年冬至1971年春,全县组织基干民兵为骨干的50000多人建设大军,兴建、扩建、续建各项工程9326处,完成土石方850多万方;旱田改水田1296.27公顷,完成土石方420多万方;续修石门干渠30公里、支渠7条长度达80多公里,可灌溉南漳、襄阳、宜城三县27万多公顷农田,创历史纪录,为农业增产、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1974年12月28日至1975年1月2日,南漳县委在薛坪召开农业学大寨现场会,参观了碑沟、石桥、凤翔坪、薛家坪、同升口五个改田现场,听取了典型发言,把南漳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向了高潮。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20世纪60年代初期,农业机械在社、队集体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农机产品供不应求。1964年至1970年,全县农用总动力年均增长1200多马力,1970年总马力比1963年增加2倍,社、队拥有量占84%。其间,各地充分发挥原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大搞一修、二配、三制造,办好区、社机械站。做到大修不出县、中修不出区、小修不出队。一支8754人的农机队伍活跃在全县城乡,为加快农业机械化作出了贡献。(www.xing528.com)
三道河溢洪道泄洪
农业学大寨,建设“大寨县”。1976年12月7—27日,中共中央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北京召开,按照会议精神,南漳被纳入1977年建成大寨县的计划中。具体指标是: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5.5亿斤,棉花总产量7万担,油料55000担,生猪40万头。为了实现建成大寨县的目标,全县开展大搞农田水利建设,1000名干部上工地,10万劳力战山河,共完成土石方2000多万方,比上年增长300多万方,改田3000多公顷;完成水利脱险配套工程45处,扩大灌溉面积2000多公顷;科学种田、改革耕作制度,推广无土育秧、杂交稻、苞谷预留行等栽培技术;营造基地,植树造林8000公顷;发展社队企业1216家,创产值1350万元,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经全县上下共同奋斗,顽强抗击自然灾害,1977年在大灾年景下,完成农业总产值10072万元,比上年减897万元;工业总产值6369万元,比上年增316万元;粮食总产量217040吨,虽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但比上年减23550吨;棉花总产2333吨,比上年减847吨;油料总产1590吨,比上年减375吨;生猪存栏299911头,比上年增7434头;农业机械总动力65575千瓦,比上年增加31.5%。全县财政收入851万元,比上年增36万元。因遭遇严重阴雨低温、长期干旱、渍涝、冰雹等不可逆的自然灾害,粮棉油主要作物减产,南漳没有建成大寨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