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漳县革命老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成果

南漳县革命老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成果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党中央、毛主席酝酿并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在这个过程中相继发出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当时被称为“三面红旗”。开展“大跃进”运动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的初步探索。会议充分肯定了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强调建设速度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农业生产“大跃进”。

南漳县革命老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成果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整风、反右派斗争经济战线和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人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情绪高涨。为此,党中央、毛主席酝酿并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在这个过程中相继发出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当时被称为“三面红旗”。

开展“大跃进”运动 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的初步探索。1958年5月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议充分肯定了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强调建设速度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南漳县从1958年至1960年也开展了以大办农业、大办钢铁为主要内容的“大跃进”运动。

农业生产“大跃进”。1958年1月11日至14日,中共南漳县委召开第一届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决定1958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千、百、万”运动,即水田种植面积翻一番,平均亩产900斤,总产达到5.8亿斤,争取实现粮食亩产过千斤,出现250个水稻亩产千斤社,沐浴、九集、刘集三个区争取达到每户万斤粮;棉花产量翻一番,实现亩产百斤皮棉县;油料翻两番,多种经营、副业收入户均达到150—200元。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县委要求抓住3个关键:一是要有坚强的指挥部,要有好的领导作风;二是走群众路线,坚决依靠群众;三是要有大胆的革命精神,改革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

技术革新和生产工具改革。在农业生产技术环节上主要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密植为中心的农业种植技术改革。在耕作制度上,大力开展统一的深翻耕地,要求达到一尺深,施肥双千担。提高小麦、水稻的种植密度,要求小麦成穗达到每亩100万穗;水稻3×3寸(株距),每亩12万—14万株,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二是狠抓了生产工具的改良、改造、改革。1958年4月,县委发出指示,要求各区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进一步扩展工具改革,在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献计献策、技术革新运动中,县农具厂的工人改进铁底模,使产量翻三番,产量由过去的1天生产22箱,改为150分钟生产22箱,“小搬炉”改为“冲天炉”,铁炭比大大提高。该厂排除万难搞革新,仅仅3个月就试制了28种新农具,如两(三)齿耘锄、脚踏苞谷脱粒机、下秧机、插秧船、手摇喷粉器、喷雾车、各种水车、双铧犁、棉耩、自动风车、桐子剥壳机、改良土耖、连作耙等。3个月后,全县建起了5766个农具加工厂,制造各种农具166020件,改良各种农具183099件,发明创造各种农具12816件,兴办农、林、畜牧繁殖场1170个、肥料制造厂408个,生产化肥农家肥1875547担。

兴修水利。1958年9月南漳掀起了“书记挂帅,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办水利”的群众性兴修水利运动高潮。全县开工兴建的大型水库1座、小Ⅰ型水库2座、小Ⅱ型水库9座;兴建和续建的号称“百里大渠”14条,投入劳力5.7万人,占总劳力的40%。7月,南漳第一座大型水库(三道河水库)上马,沐浴、九集两个公社上劳力6200人,开通了248米的导流底洞;完成了坝区地质勘测钻探任务;库区移民搬迁结束;坝区清基、修路、开辟坝区土料场等前期准备工作。1959年10月下旬,襄阳专员公署组成“三道河电站工程指挥部”,南漳上劳力8000人,宜城上劳力6000人,坚持冬春突击和常年施工。1960年冬,宜城上劳力2万人、南漳上劳力1万人、襄樊市上劳力300人,展开前所未有的筑坝大会战。与三道河二期工程同时开工的还有云台山大型水库,参加会战的有刘集、巡检、肖堰、沐浴(1000人)四个公社共10000人。

1958年10—12月,全县相继兴建小Ⅰ型水库2座(九集公社的双石磙水库)、大渠14条(巡检漳河胜利南渠、白龙潭大渠,肖堰漳河胜利北渠、林河大渠、茅坪河大渠,薛坪泉头崖大渠、紫龙寺河大渠,长坪赵家岭大渠、龙凤河大渠,李庙店子河大渠,续建九集、刘集、青龙、永丰大渠)、小Ⅱ型水库9座(九集公社的王花园、黄家冲、金家湾、吴家冲、王家垱,沐浴公社的马家嘴、青年、徐家沟,巡检公社的白龙潭),共蓄水308.4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66.7公顷。

1957年至1959年,南漳共建小Ⅰ型水库4座、小Ⅱ型水库24座;建成可灌溉3万亩的盘山大渠3条;新增蓄(引)水总量4212万立方米,是解放初期蓄(引)水总量1430万立方米的2.94倍,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达7.1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36万亩的五分之一。云台山水库于1966年5月建成,三道河水库于1966年7月建成,石门水库于1970年9月建成。创下历史纪录。

生产“大跃进”。1958年由于坚持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开展全党全民整风,不断地反右倾、反保守,坚持搞群众运动,敢想敢说敢干,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水、肥、土、种、密、保、公、管”的八字宪法,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县粮食总产达到32059万斤、棉花总产12628担(每担100斤)、油料总产45857吨。在当时高产风、浮夸风的影响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办不到,只怕想不到”。全县各地出现了许多“高产”典型,放了许多“高产”卫星。全县出现亩产千斤以上的小麦1500亩,武东跃进大队有11.5亩小麦平均亩产1680斤;刘集四社一块田亩产14040斤稻谷;龙门乡两块田一块亩产9130斤,一块亩产9400斤稻谷;金厢一社有两亩中稻平均亩产14000斤;双柏乡2500亩早稻平均单产达到1502斤。

1959年2月12—18日,南漳召开四级干部会议(总结1958年工作的庆功会暨1959年工作的誓师会)。会议提出1959年的奋斗口号:大战1959年,户户万斤粮,产值增三倍,人人千元钱,生猪一头半,工资翻一番。即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5000万元,比1958年增长3倍,粮食总产达到16亿斤,在195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再拐个弯,水稻单产达到2000斤。当年的七八月份,南漳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干旱特点:一是时间长。达100多天。二是面积大。全县平原、丘陵、山区均受旱,受灾面积30多万亩,占全部播种面积的30%;三是“卡脖子”。干旱季节正值水稻、苞谷、棉花、油料抽穗、扬花、结果时期。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搬大水,抗大旱,不达目的不罢休,誓夺农业大丰收”。全县全民一心,工人走出工厂,学生走出课堂,市民走出街道,干部走出机关,同广大社员一起,夜以继日艰苦奋战,取得了抗旱的胜利,受旱的15万亩水稻有13万亩灌上了水。据《南漳报》1959年元旦社论记载:“1959年是光辉的一年。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1959年取得了更大的跃进,尽管遇到了百年未遇的大旱,但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仍然取得了抗旱斗争的胜利,夺取了大旱大丰收。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战线提前和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

1960年2月,县委、县政府制定了1960年的经济发展目标:粮食总产量达到4亿斤,棉花35000担,油料48000担,生猪24万头,总产值3860万元,实现人均千斤粮、200元钱。下半年,党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信》(即12条),要求全党用最大的努力纠正“共产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指示,采取措施纠正“共产风”,从而稳定了群众情绪,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以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大办水利、大办交通、大办肥料为主的农业生产“大跃进”,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生产的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敢想、敢说、敢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从而取得了农业生产“大跃进”的胜利。

工业生产“大跃进”。县委、县政府在抓农业“大跃进”的同时,狠抓了以大办钢铁为主的工业生产“大跃进”。南漳的工业“大跃进”主要以大办钢铁为主,在发动群众,武装思想,充分认识发展钢铁生产重要性的基础上,层层办点,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大打钢铁生产的人民战争

一是发动群众,武装思想。充分认识发展钢铁生产的重要性。1958年4月,县委认真贯彻中央成都会议精神,开展了全党全民办工业的群众运动。但群众对大办钢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大办钢铁缺乏信心,普遍流传着“六无”的说法,即无干部、无资金、无劳力、无厂址、无燃料、无基础。县委多次召开会议,层层发动群众,广泛开展“要不要办钢铁,能不能办钢铁”的思想大讨论。开展了大规模的总路线的宣传教育,运用大字报、广播筒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大办钢铁的重要意义。干部群众一致认为,钢铁在国家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大的方面讲,国防建设、经济建设都离不开钢铁;从小的方面讲,各种农机具,甚至连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钢铁。大家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合作化、水利建设等运动我们都能完成任务,这次大办钢铁任务也能完成,从而增强了大办钢铁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层层办点,以点带面。1958年8月,南漳县成立地质局,从财政部门抽调11名干部,又吸收历届初高中学生87人,在全县开展地质地矿勘探和开采。经勘查,全县11个小社均有矿藏。有矿点620余处,矿石20余种。于是,由县委书记亲自办点,全县管工业的各级领导干部77人都办“试验田”。南漳县提出“就地取材,白手起家,小小厂矿,遍地开花”的口号。县委在沐浴区绿堵石沟建立“钢铁联合厂”,43名职工土法上马,就地取材,没有用一寸钢铁、一块青砖,建起一座容积2.7立方米的土炼铁炉。在1958年1月至7月200天时间里,生产出6.3万斤生铁、1.4万斤熟铁、300多斤普通钢,在全县树立了第一面红旗。县钢铁联合厂的经验很快在襄阳地区和南漳全县推广,炼铁炉子由原来的24座增加到422座,生铁产量由5000吨增至10000吨。三是突出重点,大办钢铁生产的人民战争。东巩是南漳的大办钢铁的基地,其钢铁产量在全县占有重要地位,县委在东巩成立“东巩钢铁指挥部”,成千上万的群众开往东巩,安营扎寨。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炼出了750吨钢铁,挖出了327700吨煤,建起了700余座小土炉,200余个小煤井。1958年南漳为了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实行工农业并举的方针,县委、县政府把东巩作为大办钢铁的工业基地,重整废旧煤矿、铁矿,全面细致勘测,发动群众报矿。证实了东巩煤的储藏量在2亿吨以上,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在鄂西北占有重要地位;铁矿储量约8000万吨,是发展工业的理想基地。随后,县委在东巩成立“东巩钢铁指挥部”,并提出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人学人人钻,干部带头搞实验”的口号。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炼出750吨铁,挖出327700吨煤,建起700余座小土炉、200个小矿井。钢铁的发展促进了交通的跃进,当年修通了长达125公里的南(漳)巡(检)公路,次年又建成了101公里的宜(城)东(巩)公路。

1958年8月24日,襄阳地委书记宋德英、副书记兼工业部长崔树鹤到东巩视察后,决定组织各县劳力3万人在东巩建立钢铁基地。随后,襄阳县、宜城县10万大军开赴东巩大办钢铁。襄阳专区、南漳县委在东巩成立“大办钢铁联合指挥部”,各县成立分指挥部。此时,南漳县委钢铁指挥部迁至东巩办公。

全县的大办钢铁运动自1958年8月以来,上劳力3万余人,9月份上劳力12.5万人,最多达到13万人,占全县39万人口的三分之一,共投劳力630万个。截至年底,全县共建各种厂矿3482个,其中地方国营厂矿13个,钢铁厂37个,大小煤矿74个,农机制造厂70个,水泥厂9个,小化肥厂2035个。共生产出纯铁3206吨、钢798吨、铜0.78吨、硫黄25吨、水泥401吨、煤33.8万吨、机床2台、各种农具26.6万多件。这些产品都是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增加了生产和生活资料,支援了工农业生产,在南漳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南漳县大办钢铁运动,曾放过三次“卫星”,1958年10月曾得到湖北省委的肯定和赞扬,并派考察组到南漳考察。省委工作组通过考察认为:南漳县从放“卫星”以后,已经形成群众性的大办钢铁运动,全县抽调干部2145人,抽出8万多个劳动力投入钢铁生产。两次“卫星”都突破1000吨关。这个县搞得最好的卫星公社1958年10月10日日产达到700吨。

文教工作“大跃进”。195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部门提出,要在三至五年内基本消灭文盲,普及小学教育,实现社社有中学,争取用十五年时间基本上使全国有条件的青年都受到高等教育。

文化工作“大跃进”。新中国成立后,全县文化工作者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逐步发展文化事业,为各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激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充分发挥了文化工作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电影作为当时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深受群众的欢迎。20世纪50年代有的地方群众几十里才能看上一场电影。1958年,南漳建立了自己的电影放映队。但当时的宣传文化部门不顾客观实际,强求电影队在农村开展“白昼电影”,即白天昼夜都放电影。白天放映就是利用生产队仓库,遮挡窗户才能放映,面积小,容纳观众少,一个生产队要放映几次才能让群众都看上,既浪费财力、人力,还影响农业生产。这种方式不久就停止了。

1958年在“建立人民公社,一切要大办”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全县文化工作提出了一些过高过急的要求,各区都办起了文化馆、文工团、文化站、展览馆、俱乐部、图书室等文化娱乐场所。10月,县举办了由600多人参加的业余文艺汇演。同时还举办了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大型展览。这次展览参与单位和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当年,南漳成立电影放映队,不切实际地提出在农村开展“昼夜放映”(跃进放映)。一个生产队要分几批才能看完,浪费了人力财力,影响了农业生产。南漳县新华书店也于当年成立,为了发行湖北省编印的27种农业书籍,文化部门提出“开展三千万册图书发行运动”,要求“人人要读书,每月读一本”。宣传文化部门还在板桥、巡检、东巩、肖堰、薛坪、长坪、沐浴、九集8个区成立了“公社书店”,广泛开展图书销售和阅读活动。

教育工作“大跃进”。南漳县委、县政府在开展农业、工业“大跃进”的同时提出要大办教育(即教育“大跃进”),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58年至1960年,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数量和师资、在校学生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58年,先后增办了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八中、九中,兴办了8所农业中学。截至1960年,全日制中学学生达到4383人,中学教职工达到289人,是1956年稳步发展时期的3倍多。1957年底,全县民办小学只有51所,60个班,教师62人,学生1658人。1958年小学教育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力发展民办小学,县文教局决定将127所乡级小学由公办转为民办,使民办小学达到157所,210个班,15863名学生。

幼儿教育农民业余教育也迅猛发展,到1960年,幼儿教育达到551所,入园幼儿13756人,是1956年的1000倍。全县除突击办扫盲班外,还办起了190所业余高校、4所农民业余中学。全县掀起了以扫盲为中心的文化革命新高潮。县文教局还组织专门人员编写全民扫盲教材《农民识字跃进课本》,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开展突击扫盲,到1960年,全县少、青、壮年摘掉文盲帽子的实际人数达67816人,脱盲率达49.5%。

为了解决师资不足问题,县函授师范学校先后招收“幼师”生122人、“初师”生241人、“中师”生105人进行突击培训,以适应全县的师资需求。“大跃进”运动期间,教育部门提出“以党的中心为中心”“炼钢是战场,炉边是课堂”“田间作课堂,书本上山岗”的口号,师生70%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大办钢铁和深翻土地上,删减正式教材、补充乡土教材,上“跃进”课(如一课时讲完三课语文、一个早晨讲完半本地理)。一课时讲完3课语文。为了考出成绩,教师提前指定考题让学生背熟,以求全班“五分”化。1959年10月,由于小学教师带领高年级学生投入大办钢铁运动,历时一年多的初、中师函授教育被迫中断。

1958年至1960年掀起的以“大办教育”“大办工厂”“大办农场”的教育工作“大跃进”,对推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全县教育的发展一定的作用。由于办学规模过大,发展速度太快太猛,违背了教育事业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教学质量受到了很大影响。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8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省、地委也相继作出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南漳县委、县政府积极筹划建立人民公社。

建立人民公社。9月,县委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将原15个区、50个管理区、76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8个人民公社、54个乡、565个生产队的基本核算单位。原来每个区平均管理5200个农户,建立人民公社后每个社管理9700个农户,管理万户的人民公社有3个。54个乡平均管理1300户左右,565个生产队平均管理140个农户,少数生产队管理200—300户。1959年3月,将城关镇、武安镇也改为人民公社,加上已建立的沐浴、刘集、九集、巡检、薛坪、长坪、李庙、肖堰,全县共有10个人民公社,全县88933个农户百分之百参加,实现了全县人民公社化。参加公社的有88933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00%,农场建立不到两年的高级农业社被人民公社所取代。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既是基层政权组织又是基层经济组织。既要管理农、林、牧、副、渔生产又要管理工、农、商、学、兵各方面的工作。人民公社辖生产大队,生产大队辖生产小队,实行三级管理。公社管理生产计划安排、劳力调配、物资调拨、产品分配和经济核算;生产大队负责生产管理和部分经济核算;生产小队只是一个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www.xing528.com)

在市场管理上,公社实现“四统一”。即统一规划使用调配土地、劳力、牲畜、工具、资金、生产建设及自然资源;统一兴建和管理大型基建的工厂、矿场、畜牧场、渔场及其他大型副业;统一管理机械化、电气化的生产和交通工具及其他大型工具;统一安排调整大队上报的生产计划。生产大队统一调用大队范围内的劳力和一切生产资料,生产队统一管理使用一般农具和耕作牲畜,统一完成公社、大队安排的种植计划。

在劳动分配上,人民公社实行供给制、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分配制度。粮食实行供给制,不管全体社员家中劳力和人口多少,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由公社免费供给口粮。

在劳动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采取高度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即组织军事化(编制团、营、连、排、班,实行统一指挥)、行动战斗化(上下班吹号、敲钟,统一行动)、生活集体化(撤销家庭锅灶,按生产队或自然村建大食堂)。1958年11月底,全县建农村食堂3671个,农村78197户,319439人全部参加,80%的农村人口在食堂吃饭,走到哪儿吃到哪儿,有的地方一天吃四餐甚至五餐,吃不完的饭喂牲畜,造成大量粮食浪费。

人民公社成立后,全县各地又大办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福利院。南漳大办食堂始于1958年9月初。经过3个月的摸索,11月底,全县共建农村食堂3671个,所有农村人口全部参加,共78197户,319439人。办食堂的规模基本上是按作业区划分的,本着方便生活、以利生产的原则,一般的五六平方公里以内,每个食堂可供100人至200人用餐,山区辽阔,居住分散,每个食堂可供50人至100人用餐。办食堂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幸福院、幼儿园单独建食堂;二是带幸福院、幼儿园生活两套安排;三是流动食堂。80%左右的农村人口在食堂吃饭,一律实行吃饭不要钱,只要是人民公社社员,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每个人都可以放开肚皮吃,有的学校一天吃五顿饭,食堂吃四顿饭,吃不完的就倒给猪、牛、马、驴吃,造成了许多粮食浪费。1960年底,各地大食堂基本停办。

整顿人民公社。随着“大跃进”运动的不断深入,进入人民公社化以后,入社前的许多问题不仅没有妥善解决,入社后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其焦点集中在人民公社化的管理体制没理顺,公社集中“一平二调”的东西过多,基层干部又无法解释清楚,严重损害了党群和干群关系。

理顺管理体制。1959年3月,县委召开“五级干部会议”(即县、公社、管理区、大队、生产队),重点调整人民公社管理体制。会议经过积极热烈讨论后,县委决定将原来的乡改为管理区,管理区由50个改为54个;适当调整核算单位,生产大队划为565个;生产大队下面的生产小队以原来的小队基本不动;生产小队下面设若干个生产小组,并确定了干部人数(全县公社、管理区、大队脱产干部为2544人)。4月,县委下发《关于整顿人民公社十二定方案的通知》,十二定即:定体制(强调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公社、管理区、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四级管理、四级核算,以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定人员、定产量(面积、产值)、定消费、定征购任务、定分配比例(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定副业、定劳力、定计酬、定集体福利、定扶持对象、定干部参加劳动。

农村人民公社实行四级管理、四级核算以后,社员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涉及生产小队和社员所有的田、堰、林、自留地等界线不明确的要进行处理。1958年,公社退还给生产大队农具10714件、牲畜17338头,下放厂(场)405家。生产队欠公社1019626元,已还31179元,尚欠888447元,立好字据分期偿还。生产队欠社员586047元,公开承诺分期偿还。对于其他各项具体问题,将根据县委的具体规定,逐条进行讨论,明确了处理原则方法,会后再着手清理结账。经过清理整顿,公社与管理区之间、管理区与大队之间、大队与生产小队之间、生产小队与社员之间的经济、所有权方面的关系得到理顺和完善,一些具体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纠正“共产风”。当时的共产风表现有:一平二调三派四统五献,挫伤了社员群众的生产劳动积极性。1960年5月6—10日,县委召开四级干部(县、公社、管理区、生产大队)会议,主要讨论解决经营管理;清理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组织农户生产;处理“共产风”问题。会议作出五条规定,即:凡是公社和管理区无偿调用生产队猪、牛、羊、驴、工具等,能退还原物的退还原物,不能退还的折价退款;对已调出的劳动力要审查平衡,多调的立即返回;公社提成的公积金、公益金和企业的纯利润要拿出20%—30%办各种福利事业;公社抽生产队物质办的农场,分清情况予以处理;协作的项目坚决清理,公社办的工程,有效益的按受益负担劳动日,无效益的先记账,以后少派义务工。

在发展人民公社经济上,规定了四条原则:即全面积极地发展社有经济,队的经济是基础,社的经济是关键;坚决执行政策,不能“一平二调”;坚持自力更生,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发展;加强计划管理,搞好成本核算,贯彻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

1961年4月,根据中央《农村人民公社管理暂行条例》精神,南漳缩小了公社规模,恢复区建制。全县设8个区2个镇1个农场的行政建制,辖591个生产大队。

1961年,县委贯彻落实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省委《关于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十项措施》,调整农业部署,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实行精兵简政,压缩城镇人口。实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取消了分配上的供给制和公共食堂,返还社员自留地,开放自由市场。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全县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粮食总产达到22800万斤,比1959年增产2400万斤。人民生产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新的生机。

整风整社。1961年2月25日,襄阳地委召开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全面开展整风整社工作。南漳县整风整社工作3月初在全县分期分批展开。县委于3月上旬下发文件,在全县推广沐浴公社整风整社的经验做法,对大面的整风整社工作进行指导。县委抽调县级领导7人、党委书记12人、科局长15人、党委委员37人、一般干部456人,组建527人的整风整社工作队,进驻沐浴公社的8个管理区、82个生产大队同时开展工作。通过整风整社,中央和省的政策深入人心,“五风”纠正,干部作风大大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调动了群众积极性,促进了生产,为全县分期分批开展整风整社工作摸索积累了经验。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指导全县整风整社和反“五风”工作,县委第一书记葛景炎亲自在肖堰公社三大队蹲点,研究总结出一手抓整风一手抓生产,以整风促生产发展,以生产检验整风效果,整风与生产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做法。1961年3月15日,县委以文件形式将这一经验印发各公社及工作队,要求各地参照执行。全县整风整社分期分批顺利进行,到1961年夏收之前基本结束。提高整风整社,中央“十二条”和省委“十条”等经济政策得以深入贯彻落实,干部群众受到教育,“一平二调”问题得到彻底处理,使以“共产风”为重点的“五风”基本刹住,基础组织得到整顿和加强,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党群干群关系大大改善,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出现了旧“五风”消失新“五风”(爱集体之风、爱劳动之风、民主办社之风、勤俭办社之风、兴家立业之风)兴起的可喜变化,全县上下呈现出干群团结一条心,工作生产掀高潮的大好形势。

城乡“社教”运动 1962年冬至1963年春,全县各地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具体分三批进行。县委经过三个月的试点,基本摸清了干部队伍的现状,大致可分为四种,即立场坚定,工作积极,拥护党,热爱集体;犯有一般性错误,立场模糊,有退坡思想和多吃多占的现象;原来是好干部,回来严重丧失立场,变了质或正在变质;蜕化变质分子、坏分子。在干部中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即: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地搞基本建设;制度松弛,财务管理混乱;瞒产私分,损害群众利益;弃农经商,投机倒把,扰乱市场;干部不参加劳动,严重脱离群众。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开展“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运动。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年10月,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即“四清”运动。将武东、临沮、刘集、丰坪、安集、丁集、吴集、东巩、甘溪、金厢、薛坪、陡山、店垭、清河14个公社,160个大队,927个生产队纳入第一批“社教”即“四清”运动单位,1963年底基本结束。1964年2月,全县开展第二批“社教”即“四清”运动,将舞旗、石门、协同、刘集、双柏、金钟、九集、陆坪、苍坪、峡口、巡检、闫坪、薛坪、长坪、果坪、清河农场四分场16个公社,159个大队,914个生产队纳入开展运动单位。1964年夏结束。至此,全县“社教”即“四清”运动面积达50%。

运动的步骤和效果。一是提高干部的思想觉悟,扎根串联,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解决敌我矛盾。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三件事:提高干部阶级觉悟,擦亮眼睛,分清敌我,放下包袱,团结95%以上的干部;扎根串联,发动贫下中农,最新组织阶级队伍,树立贫下中农优势,团结95%以上的农民群众;揭露敌人的阴谋,开展对敌斗争。二是开展“四清”,教育干部参加劳动,解决干群矛盾。这一阶段做了五件事:对干部群众进行深刻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彻底搞好“四清”;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主办社、勤俭办社的教育;教育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进一步改善干群关系;吸取经验教训,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三是贯彻六十条(即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六十条),解决公私矛盾,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本阶段是开展“五查五算”,即查不正当的小自由,算集体经济的损失账;查耕牛农具的管理,算破坏死亡损失账;查劳动管理,算作活不讲质量,劳力不出勤,影响生产的减产账;查基本肥料任务完成情况,查管田、管山、管水等责任制执行情况,算不负责任的损失账。四是搞好组织建设,制定生产规划。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三件事:开展群众性的评比“五好”活动,插红旗、树标兵,掀起比、学、赶、帮的竞赛活动;整顿和健全各级各类组织,改造干部,树立一个坚强的劳动核心;群众性的讨论,制定生产规划,落实生产措施。

1964年冬至1965年春,在襄阳地委的统一下,南漳在搞好本县“社教”的基础上,抽调700人到襄阳县搞“社教”(公社以上的干部抽调近一半),时间长达半年之久。1966年春节后,县委根据地委指示,又抽调大批干部参加襄阳地委组织的万人工作队,到随县开展“社教”运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四清”运动结束。

城镇的“五反”运动。县委在抓好农村“四清”运动的同时,还狠抓了县、区直部门及城镇的“五反”(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运动。从1963年6月28开始,共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参加的单位和人员有县直财贸、公交、党群机关、政法各单位的全体职工和卫生院行政人员、医务人员中的党员;区直单位有供销、粮食、银行、税务、邮电、林业、食品七个单位的领导、积极分子、一部分问题较大的人员及中小学校长、辅导员、卫生所所长,共1790人。10月底基本结束。第二批参加运动的单位和人员有城关、武镇集体单位职工和过渡人员,林场、农场、示范场、抽水机站、拖拉机站职工,共1338人。11月底基本结束。此外,利用假期等间隙时间,分别对中小学教员和医务人员间隙了以“五反”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参加人员1227人。全县“五反”运动到1964年底基本结束,共4355人参加了“五反”运动。

运动的做法及效果。运动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搞好“三反”,即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分散主义、反对铺张浪费,解决好内部问题,组织好阶级队伍。具体方法是揭盖子、查危害,提高阶级觉悟;“洗手洗澡”放包袱,团结95%以上的干部群众;处理包袱,划清界限,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处理好内部问题。第二阶段是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解决好敌我和外部问题。具体方法是发动群众揭盖子,通过群众“背靠背”的揭发,搜集各方面的材料和线索;政策攻心,分化瓦解敌人;专案调查,掌握确凿材料;培训骨干,开展斗争。第三阶段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认真搞好整改。其具体做法是组织干部职工文件和毛主席著作,摸清干部职工的思想,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动群众批判、处理贪污分子;整顿干部队伍,总结表彰好人好事,批判坏人坏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整顿。

通过学习政策文件,提高思想认识,领导带头“洗澡”,个人自觉交代,互相揭露问题,共揭露出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问题的377人,铺张浪费的322人,官僚主义的423人,分散主义的472人。“五反”运动对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以后改进领导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等重大问题积累了经验。

“五反”运动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以后改进领导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等重大问题积累了经验。但是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始终坚持以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由于少数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导致个别地方出现了冤假错案,逼死人命等问题,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留下了一些值得吸取的教训。

社教运动的经验教训。“四清”运动教育了广大群众,解决了一部分干部“四不清”的问题,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同志,纯洁了干部队伍。“四清”运动通过发动群众揭盖子、摆表现,暴露了我们党内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有的干部丧失阶级立场,被阶级敌人利用;有的贪污挪用公款,严重地损害了集体经济;有的蜕化变质,脱离群众,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等等。通过社会主义教育和“四清”运动,使一些犯错误的干部不仅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和鼓励,而且经济上作出了退赔兑现,对犯错误的同志也打了防疫针,敲了警钟。在运动中还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干部,团结了95%以上的干部和群众,受孤立和打击的干部群众只占极少数。

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据统计,“四清”运动时,全县有五类分子8919人,其中有各种破坏活动的3610人,占34%。在“社教”和“四清”运动中,发动群众揭盖子,认真执行了“区别对待、分化瓦解、打击首要、分化一般”的政策策略,对个别极其反动的地主富农分子继续开展批评斗争。巩固了集体经济,促进了生产和各种事业的发展。通过爱国家、爱集体的社会主义教育,开展了公物还家、退赔兑现活动。

总之,从清经济开始的“四清”运动,发展到政治上的“夺权斗争”,严重地扩大了打击面,使许多基层干部受到了不应有的伤害,实际上成为“文化大革命”中夺权的预演。“四清”运动在方法上,从依靠95%以上的干部发展到首先要解决干部问题,在指导思想上以“追根子”发展到“运动的重点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阶级斗争的矛头越来越集中到党内和领导机关。这些错误都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作了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