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全境解放以后,从1949年1月起,当阳地委就连续开会研究部署支援解放大军南下的各项准备工作。3月初,地委奉命成立襄西支前司令部,司令员王天瑞,政委彭天琦,副司令员刘真、段钟南。4余人30日发出紧急通知:“东北野战军南下约28万人,马匹3万,预计农历五月二十先后到达荆当一带,每人每天需大米一斤,油烟各五钱,柴三斤,菜一斤;每匹战马每日需草料十斤,精饲料八斤。望按三天数量备足。”第四野战军43军南下,37军115师解放宜昌,先后两次从南远县过境。在第四地委和支前司令部的领导下,南远县的支前工作形成了极大的群众运动。
南漳在支前运动中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领导,设立草料专门机构。开始是在县委领导下,由副书记兼县长陈伯乾和副县长陈刚杰亲自指挥。襄西支前指挥部成立后,南远县又相应成立了支援大军南下的专门机构—南远县战勤指挥部,陈伯乾任指挥长兼政委,马强任副政委,王文博任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动员科、供应科、兵站。各区成立了战勤指挥部,其主要任务是保障大军过境的物资和道路畅通,组织宣传队进行慰问,成立接待站,及时派出向导,接送伤病员等。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起到了军队后勤保障部和政治鼓动作用。二是执行支前任务合理负担政策,积极督促落实各项任务。据1949年1月22日《南远县财税工作公报》要求,全县从产稻区、苞谷区和分田区、游击区的实际出发,筹粮筹款按人口、田亩合理负担。全县八个区128799人,共落实粮食任务658.8万余斤,钱款1.68万元(银圆),棉布1150匹,布鞋1.52万双。组织担架370副,支前民夫2160个。1月30日,南远县发出紧急通知:大军到时,“茶水站更要很好组织,每五里或十里设一个茶水站,要指定好的村干部专负茶水站责任”,要“严格保护桥梁道路,巡检到洋坪的道路立即检查”,“各区迎接东北大军组织的慰劳团及慰问队、秧歌队、宣传队都要重新弄好。在支援大军工作中,二区仍具体帮助八区”。3月14日陈伯乾在全县干部动员会上号召:“目前紧急任务以支前为中心,如搞柴、米、担架,这是全党全军的中心任务,要拿出百分之八十的力量来搞好这项工作,每个干部要决心来完成这个任务!粮食全部集中到沮河两岸,50天内要1.5万斤米,10万斤柴,由沮河送到当阳。要付给群众做军鞋的报酬,每双1万元(民国币)”。根据地委3月17日《关于战勤工作的几点补充指示》,南远县战勤指挥部立即在3月8日向全县发出《关于战勤工作的指示》,对民夫担架、运输队和粮、柴、草、钱款等一系列问题做了新的具体规定,并分配了常备民夫的任务。全县8个区,除七区外,供需出370副担架;6个区每区组织4个中队,每中队90人,共出2160个民夫搞运输;其余两个区出短期民夫。三是全力支前,形成热潮。在支前工作3个月准备中,南远县广泛动员群众,将任务落到实处。八区在巡检司召开300余人的群众大会,动员群众出钱出粮、做军鞋、抬担架、参军参战。还组织了十几人的剧团演戏宣传。2月15日《南远县委给襄西地委的报告》中说:“还出去担架五百副,运输队五百名,另有三百副担架在远安城集中待命,共计人数在四千五百名左右。”同时,县指挥部独立营4个连全部投入到支前工作。(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