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规定】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8.5.12 在选配空调冷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时,应计算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EC(H)R,并应标注在施工图的设计说明中。耗电输冷(热)比应符合下式要求:
EC(H)R=0.003096∑(G·H/ηb)/∑Q≤A(B+α∑L)/ΔT (8.5.12)
式中 EC(H)R——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
G——每台运行水泵的设计流量(m3/h);
H——每台运行水泵对应的设计扬程(m);
ηb——每台运行水泵对应设计工作点的效率;
Q——设计冷(热)负荷(kW);
ΔT——规定的计算供回水温差(℃),按表8.5.12-1选取;
A——与水泵流量有关的计算系数,按表8.5.12-2选取;
B——与机房及用户的水阻力有关的计算系数,按表8.5.12-3选取;
α——与∑L有关的计算系数,按表8.5.12-4或表8.5.12-5选取;
∑L——从冷热机房至该系统最远用户的供回水管道的总输送长度(m);当管
道设于大面积单层或多层建筑时,可按机房出口至最远端空调末端的管
道长度减去100m确定。
表8.5.12-1 ΔT值 (单位:℃)
注:1.空气源热泵、溴化锂机组、水源热泵等机组的热水供回水温差按机组实际参数确定。
2.直接提供高温冷水的机组,冷水供回水温差按机组实际参数确定。
表8.5.12-2 A值
注:多台水泵并联运行时,流量按较大流量选取。
表8.5.12-3 B值
①多级泵冷水系统,每增加一级泵,B值可增加5。②多级泵热水系统,每增加一级泵,B值可增加4。表8.5.12-4 四管制冷、热水管道系统的α值
①多级泵冷水系统,每增加一级泵,B值可增加5。②多级泵热水系统,每增加一级泵,B值可增加4。表8.5.12-4 四管制冷、热水管道系统的α值
表8.5.12-5 两管制热水管道系统的α值
注:两管制冷水系统α计算式与表8.5.13-4四管制冷水系统相同。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5.2.8 集中热水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应符合下式要求:
EHR=N/Qη (5.2.8-1)
EHR≤0.0056(14+α∑L)/Δt (5.2.8-2)(www.xing528.com)
式中 N——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轴功率(kW);
Q——建筑供热负荷(kW);
η——考虑电动机和传动部分的效率(%);当采用直联方式时,η=0.85;当采用联轴器连接方式时,η=0.83;
Δt——设计供回水温度差(℃)。系统中管道全部采用钢管连接时,取Δt=25℃;系统中管道有部分采用塑料管材连接时,取Δt=20℃;
∑L——室外主干线(包括供回水管)总长度(m);当∑L≤500m时,α=0.0115;当500<∑L1000m时,α=0.0092;当∑L≥1000m时,α=0.0069。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
5.2.16 在选配供热系统的热水循环泵时,应计算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并应标注在施工图的设计说明中。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EHR——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
N——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轴功率(kW);
Q——建筑供热负荷(kW);
η——电动机和传动部分的效率,应按表5.2.16选取;
Δt——设计供回水温度差(℃),应按照设计要求选取;
A——与热负荷有关的计算系数,应按表5.2.16选取;
∑L——室外主干线(包括供回水管)总长度(m);
α——与∑L有关的计算系数,应按如下选取或计算:当∑L≤400m时,α=
0.0115;当400<∑L<1000m时,α=0.003833+3.067/∑L;当∑L≥1000m时,α=0.0069。
表5.2.16 电动机和传动部分的效率及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计算系数
《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HG/T 20698—2009)
6.6.11 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值,应按下式计算,并不应大于表6.6.11中的规定值。
ER=0.002342H/(ΔT·η)
式中 H——水泵设计扬程(m);
ΔT——供回水温差(℃);
η——水泵在设计工作点的效率(%)。
表6.6.11 空调冷热水系统的最大输送能效比(ER)
注:两管制热水管道系统中的输送能效比值,不适用于采用直燃式冷热水机组作为热源的空气调节热水系统。
【解析】
耗电输冷(热)比反映了空调水系统中循环水泵的耗电与建筑冷热负荷的关系,对此值进行限制是为了保证水泵的选择在合理的范围,降低水泵能耗。
(1)温差的确定。对于冷水系统,要求不低于5℃的温差是必需的,也是正常情况下能够实现的。对于空调热水系统来说,在这里将四个气候区分别作了最小温差的限制,也符合相应气候区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了空调自动控制与调节能力的需要。
(2)采用设计冷(热)负荷计算,避免了由于应用多级泵和混水泵造成的水温差和水流量难以确定的状况发生。
(3)A值是反映水泵效率影响的参数,由于流量不同,水泵效率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A值按流量取值,更符合实际情况。根据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2007)水泵的性能参数,并满足水泵工作在高效区的要求,当水泵水流量≤60m3/h时,水泵平均效率取63%;当60m3/h<水泵水流量≤200m3/h时,水泵平均效率取69%;当水泵水流量>200m3/h时,水泵平均效率取71%。
(4)B值反映了系统内除管道之外的其他设备和附件的水流阻力,α∑L则反映系统管道长度引起的阻力。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第5.2.8条中,这两部分统一用水泵的扬程H来代替,但由于在目前,水系统的供冷半径变化较大,如果用一个规定的水泵扬程(标准规定限值为36m)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也会给实际工程设计带来一些困难。因此,把机房及用户的阻力和管道系统长度引起的阻力分别开来,这也与《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中关于供热系统的耗电输热比EHR的立意和计算公式相类似。同时也解决了管道长度阻力α在不同长度时的连续性问题,使得条文的可操作性得以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