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绩效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行为”。绩效是指对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所创造的产出的记录工作的结果,说明绩效是工作任务的完成、目标的实现以及所达到的结果或产出。表示绩效结果的相关概念有职责、关键结果领域、责任、任务及事务、目标、生产量、关键成功因素等。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的罗纳德·坎贝尔指出“绩效是行为”,认为绩效并非产出或结果,并清楚地说明,“绩效是行为的同义词,它是人们实际的行为表现并且是能观察得到的,它包括与组织目标有关的行动或行为,能够用个人的熟练程度(即贡献水平)来定等级(测量)”,绩效不是行为的后果或结果,而是行为本身。
目前,地方高校在绩效管理的具体实践中,采用广义的绩效概念,即包括行为和结果两方面,行为是达到绩效结果的条件之一。这一观点在绩效管理学家布罗姆布朗奇(Brum brach,1988)给绩效下的定义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认为:“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这一定义告诉人们,当对绩效进行管理时,绩效目标分为结果指标和行为指标,既要考虑投入(行为),也要考虑产出(结果)。因此,绩效的含义应该包括结果和行为两方面,即工作中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一所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履行自己的职责,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保障,那么完善、科学的高校绩效管理体系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高校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绩效评估制度科学化不够、评估理念陈旧、评估人员专业化不强、评估结果沟通不充分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管理的质量及教师积极性的提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