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美术史:西学东渐与决澜社

中国美术史:西学东渐与决澜社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西学东渐与写实绘画1840年以后,很多外籍商人携带大量西方绘画的复制品来到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庞薰琹、倪贻德、王济远、周多、周真太、段平右等人发起了决澜社画会组织。1932年决澜社正式成立,成立后多次举办画展,介绍西方现代绘画和超现实主义绘画。决澜社掀开了中国美术运动新的一页,很多新派画家出现。

中国美术史:西学东渐与决澜社

(一)西学东渐与写实绘画

1840年以后,很多外籍商人携带大量西方绘画的复制品来到中国。中国有些文化人士主张变革中国画,并介绍和学习西方绘画。在此思潮的影响下,很多留学归来的艺术家开始在新兴的美术学校教授油画课,中国油画由此开始慢慢起步。赴日本学习的李叔同、王悦之、许敦谷、陈抱一、关良、王式廓等,赴欧美学习的李铁夫、李毅士、冯钢百、吴法鼎、方君璧、林风眠、徐悲鸿、潘良玉、庞薰栗、颜文樑、吴作人、常书鸿等,这些有着海外留学经历的艺术家,在接受国外的艺术教育回国后,用他们接受的艺术观念和基本训练在不同类别的艺术院校教授西方绘画的技法,举办相关展览。这些活动不仅大大推动了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而且决定了民国时期中国油画的基本格局和面貌。20世纪上半叶,油画这一西方传统的绘画样式开始被大众接受,并在中国有所发展,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油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李铁夫(1869—1952),原名李玉田,号昭龙,在国外期间改名李铁夫,广东江门人。他先于英属加拿大阿灵顿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来进入美国纽约艺术大学,与约翰·萨金特一起进行油画与水彩画研究,并学习雕塑,20世纪30年代回国。

李铁夫长期系统地研究了西方油画艺术,领悟了西方油画的精神内质,而且他的写实主义风格深得欧洲传统艺术的精髓。他的油画虽然在光暗和章法的处理上仍保持了学院派古典作风的严谨庄重,但在色彩的运用上打破了单调沉闷的棕色调,而善于根据作画对象的特点和思想情感安排总体的色彩效果,且用色较为含蓄,笔触简洁而活跃,富有节奏感和运动感。《音乐家》(图9-21)是李铁夫的代表作品,画面中描绘了一个外国音乐家,他的黑色衣着几乎与背景融为一体,将侧面像衬托得明亮突出。

李叔同(1880—1942),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叔同,法号弘一法师。1901年入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油画,同时学习音乐。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并云游各地。他是最早在中国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是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进行教学的人,也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最早的创作者和倡导者。他还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术思潮,组织西洋画研究会,并且在学校美术课上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美术发展史和代表画家,使中国美术家第一次全面深刻地了解了世界美术大观。他的绘画作品主要创作于出家以前。由于战乱,其作品大多散失。留存有《素描头像》《裸女》《佛画》《自画像》(图9-22)等作品。

图9-21 《音乐家》

李铁夫

图9-22 《自画像》

李叔同

冯钢百(1884—1984),又名冯百炼,号均石,广东新会人。自幼喜欢绘画,曾从师袁祖述学习人像写真。之后留学墨西哥、美国。1921年回国,创办了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冯钢百擅画肖像,其作品以肖像、静物风景为主,既有北欧写实画派脱胎于伦勃朗的艺术风格,又糅合了荷兰风俗画家沉静柔和的色彩调子。他作画笔触严谨、浑厚,着意于捕捉色彩在光线变化下作用于造型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效果,具有自然隽永的审美性和东方神韵。尤其是他的肖像画(图9-23),稳健朴茂,丰厚华滋,富有内蕴。即使是主题性创作中的人物,也是真实可感、有血有肉、有个性灵魂的现实人物。

颜文樑(1893—1988),江苏苏州人。生于美术世家,8岁开始学画,少年时代曾留学日本。1922年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8年留学法国,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回国后继续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颜文樑擅长风景、静物油画,其水粉画和水彩画也严谨精细,注重细节,作品丰富且富于变化,追求画面的真实感。其作品《厨房》(图9-24)曾获法国沙龙展荣誉奖。他早年的作品注重透视和构图,中年后对光色明暗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晚年的作品色彩绚丽多变。

常书鸿(1904—1994),别名廷芳、鸿,生于浙江杭州。常书鸿自幼喜欢艺术,曾参加丰子恺组织的西湖画会。1927年赴法国留学,学习法文和绘画,曾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深造。后为敦煌艺术所震撼,成为首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所长,并把一生奉献给了敦煌艺术。常书鸿的油画造型严谨,色调清晰明快,极富中国油画体式。其作品将描绘对象从法国的置换为中国的,无论是静物画中的窗台,还是画中的书信或盘中李子,都具有本乡本土的韵味,自然滋润而富有感情,呈现出一种质朴深醇的美感和韵味(图9-25)。

图9-23 《自画像》

冯钢百

(www.xing528.com)

图9-24 《厨房》

颜文樑

图9-25 《C夫人像》

常书鸿

(二)决澜社与新派画家

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激荡时期,新的艺术和新的思潮不断冲击和影响着中国画坛。中国画坛上有希望以西方绘画写实的手法革新中国画的岭南画派,有主张“引西润中”改良中国画的徐悲鸿和蒋兆和,有走出国门学习西方油画的新派艺术家。这些派别和主张都对中国画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欧洲各绘画派别兴起,很多留学归来的艺术家主张学习西方印象派和现代主义绘画。在这样的背景下,庞薰琹、倪贻德、王济远、周多、周真太、段平右等人发起了决澜社画会组织。1932年决澜社正式成立,成立后多次举办画展,介绍西方现代绘画和超现实主义绘画。

决澜社冲破了庸俗陈腐的画坛的沉寂局面,掀起了新兴艺术运动,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艺术风气,并且促进了中国画家对西方近现代绘画诸流派的研究和借鉴,为中国现代艺术开拓了疆土。决澜社掀开了中国美术运动新的一页,很多新派画家出现。

庞薰琹(1906—1985),字虞铉,笔名鼓轩,江苏常熟人,决澜社的创始者和主要负责人。他15岁入震旦大学学医。19岁弃医远涉重洋到法国巴黎,入叙利恩绘画研究所学习,后入艺术气氛活跃的大茅屋画院研习绘画。他反对刻板地模仿自然主义和所谓写实派的绘画,也反对刻意模仿塞尚、雷诺阿、毕加索的绘画。他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是人类发泄情感的工具,主张艺术家利用各自的技巧,自由地、自然地表现出各自的自我”。

庞薰琹的艺术和艺术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洋画界是极具鲜明个性和前卫特色的。他的作品在拼贴的形式中蕴含着他对人生、对命运、对时代的哲思,如反映繁华而疯狂的夜巴黎的《如此巴黎》,比喻人生舞台就像赌场的《人生哑谜》等。他的《地之子》(图9-26)创作构思来源于1934年的南方大旱,刻画了农民模样的男人、掩面而泣的女人和瘫软将死的孩子一家三口的形象,构图稳健,用色肃穆。虽然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毕加索、夏加尔等人的作品,但人物的面部、肤色和头饰却体现着东方式的形体特征和地域特色。三个歪斜的头颅、被拉长的四肢,都能使人真切地体会到画家想要表达的悲剧主题。他努力将西方的审美趣味与中国的现实联系起来,并自觉地转向绘画的人道主义关怀。

倪贻德(1901—1970),笔名尼特,浙江杭州人。1927年留学日本时,与王道源组织过留日美术研究会,结交在日的中国留学生,以促进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发展。他对日本和西方的美术史和美术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回国后译著了大量关于美术技法和理论的著作。他还撰写了决澜社宣言。他早期的作品模仿印象派,而后倾心于塞尚、野兽派的那种纯色的表现力。他对马蒂斯、弗拉曼克刚劲放纵的笔调及尤特里罗的沉郁冷逸有所研究,他认为“艺术的意义还在于表现自己的心象”,反对只能“模仿自然”的庸俗的写实作品,也反对一味玩弄线条、色彩游戏的绘画。他的画用笔精练,色调爽利,情感真挚,充满生活气息(图9-27)。

图9-26 《地之子》

庞薰栗

图9-27 《苏州河岸》

倪贻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