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济条件优越和保留下来的汉文化的滋养,金代绘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金人山水画与宋人山水画的意趣不同,多师承范宽、郭熙诸大家,北方气息尤为浓郁;文人写意画则并未像辽一样停止发展,而是多受文同、苏轼诸人影响,与山水画异曲同工。由于汉族文化的影响,女真贵族中不少人爱好书画。尤其是金章宗完颜璟,不仅在书法上刻意模仿宋徽宗的瘦金体,甚至学习宣和年间的内府收藏机制,其收藏印是后代鉴别古画的一个重要依据。
至今我们仍能从金人和元人的诗文集中看到对金代书画繁盛局面的侧面记载,关于任询、王庭筠父子、杨邦基、李早、武元直、赵秉文等人及他们的作品的记载和评论散见于各家的文集。
王庭筠,字子端,擅长诗文、绘画及书法,备受金章宗完颜璟重视。史载其画多以梅竹和山水为题材,也偶为墨戏,还擅写真。传世作品仅有《幽竹枯槎图》,其画在构图笔法上皆似苏轼《枯木竹石图》,现藏于日本藤井有邻馆。王庭筠是米芾的外甥,书风也酷似米芾,沉着痛快,颇具特色,传世作品有《题幽竹枯槎图》(图6-71)、《重修蜀先主庙碑》等。
武元直,金代中后期人,多画避世山水题材,属文人画家。其传世画迹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赤壁图》。武元直画写苏轼《赤壁赋》词意,笔法劲利,墨色浓淡相间,所表现的山石皆有特色。
张瑀,生卒年不详,传世书画有《文姬归汉图》(图6-72),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旧题为南宋人作,后在画上发现署款“祗应司张瑀画”六字。祗应司为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年)所设,所以张瑀应为金代画院画家。此图绢本淡设色,画蔡文姬及侍从等十余人骑马而行,有鹰、犬相随,笔法简练劲拔。
图6-71 《题幽竹枯槎图》(www.xing528.com)
[金]王庭筠
图6-72 《文姬归汉图》
[金]张瑀
雕塑方面,代表性的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的文殊菩萨及其胁侍塑像,山西大同善化寺金天会六年(1128年)的五方佛及二十四诸天塑像。它们代表了此期寺庙佛教雕塑的艺术成就。另外,该时期殿堂及桥梁的装饰性雕刻有移置于石家庄烈士陵园的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的铁狮,造型紧凑,浑然一体,雄健饱满,形神俱足,是适应合范浇铸的制作技术特点而发挥艺术创造性的不可多得的范例。
在建筑装饰雕刻中,位于今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最值得注意。该桥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至明昌三年(1192年)修建,全长266.5米,横跨在永定河上。它不仅因为在古代交通上的重要地位而久享盛名,还以桥上80根石柱上各具神态的石狮而被广为传扬。虽然历经修补,金代的石狮原作已保存不多,但却可以看到自金代以来七八百年间石狮形象演变的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