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至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兴盛。江南的丝织业从宋代开始逐渐超过北方。西南的黎州(今四川汉源)、文州(今广西巴马)、叙州(今四川宜宾)等地都生产美锦。缎帛织造除在农村作为家庭副业外,还出现了一些独立的丝织业作坊。政府少府监下设有文思院、绫锦院、染院等机构,生产皇室贵族专用的高级丝织品。在丝织业发达的江南,苏州设有织造局,成都设有转运司锦院。南宋时于茶马司置锦院,以生产的锦缎换取西北边地的马匹。市场上的丝绸布帛交易非常活跃,从《清明上河图》中也可看到北宋东京城中彩帛店铺的交易。
宋代织物丰富多样,有锦、绮、纱、罗、绸、绢、绫等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中又有多种名目。其中以锦最为著名,色彩绚丽且有巧妙变化;装饰花纹有几何图案,也有花卉鸟兽以至人物形象,花色品种极多,活泼典雅。宋锦质地平整细密,风格典雅,有些样式一直沿袭至元明时。宋锦除做衣饰之用外,还是装裱书画的材料。
宋代缂丝[11]技巧非常高超,北宋时以定州所产最负盛名,南宋时则以松江为中心(图6-57)。宋代缂丝不仅用于佛寺幡帐和贵族服饰,更由于书画艺术的繁荣而趋向织造书画名迹,由实用性向欣赏性发展。宋时缂丝名家有朱克柔、沈子蕃、吴煦等人。朱克柔,女性,松江人,生活于南宋高宗时期,是著名的缂丝能手,并善画。她所织缂丝作品中,以仿名人书画者最精,运丝理色悉如笔绘,风格高雅,生动传神,几能乱真,实为绝技,有《莲塘乳鸭图》《山茶》《牡丹》流传至今。
(www.xing528.com)
图6-57 缂丝《紫鸾鹊谱》
宋
刺绣工艺在宋代也以细密精致而备受人们称赞。宋代宫廷设有绣院,集中了一批优秀绣工。刺绣在民间也普遍流行,东京相国寺庙会上有绣品出售,相国寺附近的绣巷是绣工的集中居住区。宋代刺绣大部分用于服饰,也有一些用于仿制书画之神韵。[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