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美术史:文人画及笔墨游戏的兴起

中国美术史:文人画及笔墨游戏的兴起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北宋中期院体画兴盛的同时,在画院外的部分文人士大夫当中,兴起了一股借绘画抒发性情的“笔墨游戏”之风,这种“笔墨游戏”之作被后人称为“文人画”。文人画家们将绘画作为一种自我消遣、自我表现的工具,强调主观感受在笔墨上的流露,即在“笔情墨趣”之中披露自己的心境。但苏轼并不是认为不要形似,而是认为形似不是绘画的终极目的,“写物之功在于传神”,神似才应是绘画品评的最高法则。

中国美术史:文人画及笔墨游戏的兴起

在北宋中期院体画兴盛的同时,在画院外的部分文人士大夫当中,兴起了一股借绘画抒发性情的“笔墨游戏”之风,这种“笔墨游戏”之作被后人称为“文人画”。最初以文同、苏轼晁补之米芾等人为代表。文人画家们将绘画作为一种自我消遣、自我表现的工具,强调主观感受在笔墨上的流露,即在“笔情墨趣”之中披露自己的心境。他们的表现对象多为一些适合乘兴挥写,并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如梅、松、竹、兰等。在技法上注重于写意,追求笔墨形式本身的感人力量和作品的天然意趣。

文同(1018—1079),字与可,梓州梓潼郡(今属四川绵阳)人,曾在湖州(今浙江吴兴)做官,因此世人称他为“文湖州”。以诗词书画名重于世,画墨竹尤为突出,被称为“文湖州竹派”。他画竹“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并用熟练的行草书法的笔势尽情挥洒,借水墨的淋漓酣畅和竹枝的挺拔潇洒来抒发自己的意兴心绪,用他的话说就是“意有所不适而无所遣之,故一发于墨竹”。他十分强调意在笔先,主张作画要“胸有成竹”。现存作品有《墨竹图》(图6-1)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除了在文学和书法上享有巨大声誉外,他还对绘画颇有兴趣,是宋代文人墨戏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作品本身对后世影响并不大,今仅存《木石图》一幅,给人以生涩、枯索、虬屈怪状之感。但是他在画论方面的独到见解、他的艺术思想,却被后来的士大夫画家在艺术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对后世文人绘画产生了深刻影响。

苏轼的艺术思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图6-1 《墨竹图》

[北宋]文同(www.xing528.com)

第一,“诗画一律”。他认为“诗画一律”的基础是“天工与清新”,即自然、纯朴、清新。绘画的诗化将绘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

第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个思想与庄子所说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是一脉相承的,它揭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平淡。

第三,“寓意于物则乐,留意于物则病”。这个观点与苏轼的个人遭遇有关。在坎坷中,他既有超然物外的意愿,却又难以摆脱对物的怀恋。这使他的创作既有现实的、豪放的一面,又有超现实的、虚无的倾向。这是苏轼内在的深刻矛盾。“寓意”与“留意”之分,对于灵活运用创作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四,“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2]这首诗很能反映苏轼的审美趣味。但苏轼并不是认为不要形似,而是认为形似不是绘画的终极目的,“写物之功在于传神”,神似才应是绘画品评的最高法则。

第五,成竹在胸。“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3]从这个观点看,苏轼是非常重视构思的,这是“意在笔先”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