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乾陵六骏石雕-中国美术史

唐代乾陵六骏石雕-中国美术史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国贵族的石像已毁坏,今存代表性作品为《昭陵六骏》浮雕。“六骏”分别刻在高约5尺、宽约6尺的石屏上,比真马略小,采用高浮雕的形式。(二)乾陵石刻图5-36昭陵六骏之飒露紫浮雕唐图5-37昭陵六骏之拳毛浮雕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乾县城北的梁山上。其石刻规模庞大,形象精美,显示出乾陵的宏伟气势。其中以石狮、天马、外族酋长雕像的艺术价值最为突出。

唐代乾陵六骏石雕-中国美术史

在帝王勋贵的陵墓建筑中建造的大型仪卫性雕塑,是明清时期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基于丰厚的社会物质财富和不断改进的工艺技术条件,皇帝陵墓前的这种仪卫性大型雕塑在题材和数量上均居首位。

图8-34 明十三陵外景

明代的陵墓雕塑比唐宋时期更具有绘画性和生动性。明清时期的陵墓雕塑,除南京的孝陵外,均集中于明十三陵(图8-34)。南京孝陵的石雕共18对,体积庞大。明十三陵长1200多米的神道两侧,共排列着18对文武官和动物石像。总体来说,明十三陵的石雕像体形比孝陵的庞大,石人和石兽基本是用白石雕成。(www.xing528.com)

清代的陵墓雕塑还分散在东北、河北的各个陵园。其总体规格与明代陵墓略有不同,但雕塑的目的还是宣扬封建统治的威仪和皇帝的文治武功。

明清时期的陵墓雕塑,写实风格和手法继续承袭唐宋以来的传统,但缺乏生气和力度,造型上往往疏于强大的体积感和坚实的厚重感,而侧重于细节的雕饰。这一时期的帝王陵墓雕塑虽然给大型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典章礼仪的规制、陈陈相因的布局,还是对工匠的创造性产生了制约作用。随着封建集团的没落,陵墓雕塑每况愈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