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北朝石窟造像-中国美术史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北朝石窟造像-中国美术史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前壁崩塌,大像暴露在外,使形象更加突出,成为云冈石窟的标志。图4-31供养菩萨像云冈石窟第13窟图4-32佛传故事浮雕云冈石窟第6窟第三期洞窟开凿的时期,造像的重点转移到洛阳龙门。龙门石窟在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继云冈石窟成为北魏皇室和贵族官僚开窟造像的中心。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主要洞窟有古阳洞、宾阳三洞和莲花洞。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北朝石窟造像-中国美术史

(一)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图4-27)位于山西大同市西约16千米处的武州山南麓,坐北朝南,窟龛绵延约1千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余龛,大小造像5.9万余躯。云冈石窟初建于北魏中期,由皇室直接经营,最早的石窟营建于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后,大窟的开凿明显减少,多是一些中小型窟龛。直到初唐贞观年间(627—649),石窟寺又重新开始营建。辽兴宗重熙十八年至道宗清宁六年(1049—1060),以及金皇统三年至六年(1143—1146),石窟寺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整修和建设

第一期昙曜五窟是最早开凿的,规模极为宏大。石窟平面大体呈马蹄形,穹窿顶,前开拱门,门上有明窗。窟内主要造像为三佛,其中主尊形体高大,占据窟内大部分空间,壁间雕有千佛造像。第19窟是这一组洞窟的中心窟,主尊释迦牟尼佛坐像高16.8米,右手举于胸前做说法状,另两躯倚坐像在左右耳洞,均高8米。第20窟主尊为结跏趺坐禅定像(图4-28),一侧立佛已经毁掉。因前壁崩塌,大像暴露在外,使形象更加突出,成为云冈石窟的标志。第18窟的大佛(图4-29)身披雕有千佛的袈裟,高15.5米,与两旁的胁侍佛均为立像,后壁有弟子像(图4-30)。第17窟正中雕弥勒菩萨交脚像,高15.6米,两旁胁侍佛一坐一立分别雕于龛中。第16窟主尊释迦牟尼佛立像高13.5米,身穿宽大厚重的冕服式袍服,不同于其他窟大佛的偏袒右肩式着装。这种中国式袍服在佛像上出现,寓示着鲜卑族的汉化,也体现了佛教造像向民族化方向迈进。佛像面部方圆,两肩宽厚,高鼻深目,眼大眉长;衣服厚重有质感,多做毛织物般突起的衣褶,带有牧区服装的特点,并受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昙曜五窟造像以宏伟雄健著称。主尊佛像高达13米以上,在窟中顶天立地,具有压倒一切的气势。雕凿手法既融入了西域风格,又有中原工匠的卓越创造,使其成为早期石窟造像艺术的杰作。

第二期洞窟的造像开凿于建窟的兴盛期。洞窟形制改变了前期的穹隆顶式,发展成为平面方形殿堂式和塔庙式布局。多数分前后两室,前室之前有木结构楼阁。洞窟四壁和塔柱四周整齐的分层里布置着成排的龛像,窟门、明窗和窟顶分别装饰着各种团花、卷草、平棋、飞天和天宫伎乐等浮雕。佛像安置在洞窟后壁或塔柱正面的大龛内。佛像服饰由偏袒右肩、薄衣透体的外来样式变为宽大的冕服式,这种服饰上的变化被认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在佛教造像上的反映。佛像造型比例缩小,因此佛的神情和外貌也显得慈祥和悦,只有第5窟和第13窟的大佛像显得严肃伟岸。供养菩萨的形象(图4-31)更加活泼妩媚,生动感人。造像题材也日益丰富,有七佛、成排的供养天、护法神王、文殊菩萨和维摩诘、佛本生故事以及穿鲜卑服饰的供养人行列等。这一时期的飞天健捷有力,以多变的姿态展现凌空翱翔的效果;而较晚时期的飞天则充分利用了飘带的造型来表现其轻灵的姿态。

图4-27 云冈石窟外景

图4-28 结跏趺坐禅定佛像

云冈石窟第20窟

图4-29 主佛半身像

云冈石窟第18窟

图4-30 主佛弟子像

云冈石窟第18窟

第6窟以连环组画的形式表现了一幅幅佛传故事浮雕(图4-32),生动地表现了释迦牟尼的一生。这是目前所见较早的以连环画形式表现佛传故事的浮雕作品。其宏伟的规模、富丽堂皇的布置以及娴熟的雕刻技术,堪称云冈石窟之冠。

图4-31 供养菩萨像

云冈石窟第13窟

图4-32 佛传故事浮雕

云冈石窟第6窟

第三期洞窟开凿的时期,造像的重点转移到洛阳龙门。这一时期云冈的洞窟多是一些由官僚、士民、僧人施造的小规模的零星龛窟,但其中也不乏动人的作品。造像的风格面貌与同一时期洛阳龙门的基本一样,大都是秀骨清像,面带含蓄的微笑,表现出对人世的关怀。

(二)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市洛龙区伊水两岸的山上,南北长约1千米。龙门石窟在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继云冈石窟成为北魏皇室和贵族官僚开窟造像的中心。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北宋等朝代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现存窟龛2300多个,碑刻题记2800多品,佛塔40余座。

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主要洞窟有古阳洞、宾阳三洞和莲花洞。古阳洞开凿于太和十七年(493年)前后,是龙门石窟中开凿年代最早的洞窟。其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正壁凿有一佛二菩萨,左右(南北)壁各凿三层龛像。其中有结跏趺坐的释迦牟尼佛,也有交脚弥勒菩萨,以及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并坐像。随同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王公贵族多占据南北两壁的主要部位开龛造像,其中,纪年明确的题记以太和十九年(495年)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造的弥勒像龛为最早。佛像多为秀骨清像,反映了北魏贵族对南朝文化的钦慕和吸收。龛额和佛光的装饰非常精美,龛侧雕有出资造像者的发愿文。著名的“龙门二十品”中就有19品出自古阳洞,是研究北朝书法的重要资料。古阳洞虽然不是按照严密统一的设计方案完成的,但还是按照以正壁的佛像、菩萨像为中心,左右两壁各有三排大龛的构图布局来安排的。只是后来在大龛之间和两壁上方直至窟顶加刻了一些大小不一的小龛和千佛,显得有些杂乱,但并不影响古阳洞的整体布局。

宾阳三洞是龙门石窟北魏时期按照周密的设计方案开凿的最宏伟的洞窟,当时只完成了宾阳中洞,南北两洞直到隋唐时期才完工。宾阳中洞的布局有周密完美的设计。正壁有雕像5尊,正中是结跏趺坐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像(图4-33),两侧站立着菩萨和弟子。南北两壁各是一佛二菩萨立像。洞顶雕着莲花和环绕莲花迎风飞舞的10个伎乐天。洞口内壁两侧为浮雕,共分为4层,即文殊菩萨和维摩诘、佛本生故事、帝后礼佛行列、十神王像。洞窟地面模仿地毯,雕出走道和莲花装饰图案。洞窟外面两侧以高浮雕的形式各雕一高大的金刚力士(图4-34),现仅存北侧一尊。它怒目圆睁,气势威猛,是迄今所见年代较早的运用夸张手法创造的力士形象之一。宾阳中洞的佛像面部丰满,面带笑意,给人一种亲切之感;身体矮壮,衣着宽大厚重,阶梯状的厚重衣褶还保留着云冈石窟的造像风格。全洞的布置以本尊佛为中心,其他形象和装饰都互相联系,起到照应和陪衬作用,主次鲜明。窟内高大宽敞,完整的布局代表着北魏末期佛教庙堂的流行样式。这一完整布局的出现也说明了佛教艺术的成熟。

图4-33 释迦牟尼佛说法像

北魏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

(www.xing528.com)

图4-34 金刚力士像

北魏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

莲花洞是一个狭长而深的洞窟,开凿于北魏末年。正壁是一佛二菩萨立像,佛与菩萨之间是浮雕的迦叶和阿难二罗汉。其余壁面雕有大小不同、形式不一的佛龛。窟顶中央的藻井是美丽的高浮雕莲花图案(图4-35)。通常藻井和背光是用来烘托洞窟气氛的,但莲花洞的藻井除了起到烘托和渲染的作用之外,还增强了莲花洞与众不同的特色,其本身也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龙门石窟中北魏后期的洞窟,除了上述的古阳洞、宾阳三洞和莲花洞三大洞窟之外,还有石窟寺洞、魏字洞、路洞和药方洞等几个中小型洞窟。有些洞窟在北魏时期没有完成,所以其中又有东魏、西魏和北齐时期雕凿的龛像。这些大都是在北魏开凿的洞窟壁面上补刻的小龛,龛形无大的变化,龛式趋于简化。但它们也有各自的特色,如石窟寺洞的树下思维像、帝后礼佛行列,魏字洞的王者礼敬树下静坐思维的悉达多太子,药方洞的窟门雕刻装饰,等等。北齐时造像变得矮胖健壮,隆胸宽肩,有厚重感,衣褶、龛饰都很简洁,多采用圆刀刀法,这是北魏造像向唐代造像过渡的一种表现。

图4-35 莲花藻井

北魏
龙门石窟莲花洞窟顶中央

图4-36 帝后礼佛行列浮雕

北魏
巩义市石窟寺

洛阳附近的巩义市在北魏后期修建了石窟寺,共有5个洞窟、一尊摩崖大佛,此外还有洞窟外壁北魏末期、东魏、北齐以及唐、宋时期续凿的230多个小龛。石窟的修建年代史书中没有记载,据推测石窟大规模开凿约在北魏后期熙平(516—517)至永熙(532—533)年间。石窟题材除佛、菩萨、弟子、千佛、释迦多宝并坐、维摩变、飞天等常见造像外,最有特色的是礼佛行列、伎乐、神王和怪兽等浮雕。石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第1、3、4窟前壁门两侧的帝后礼佛行列浮雕(图4-36)。其中第1窟的礼佛图最精美、最完整,分为三层,每层浮雕由于方向、服饰的一致而形成强烈的整体感,而上部空间由于斜向的羽扇、伞盖和飘动着的结带以及人物的参差错落而增加了画面的变化。整个行列表现了贵族上层人物的雍容华贵和虔诚肃穆的宗教情感。与龙门石窟精细的雕凿手法不同,其雕刻技法注重整体,人物除僧尼的袈裟有几条衣纹之外,每个形象主要是靠圆浑的浮雕体积感构成,主像腹部的自然前挺及两臂的动作,在侍从形象的众多直线中异常突出。浮雕概括洗练的特点在窟内其他北朝石刻中也极为明显。

从北魏晚期龙门石窟和巩义市石窟寺造像的特征、服饰样式可以看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造像铭中普遍表现出为皇帝、父母和亲属祈福消灾的意愿,说明拜佛与忠君孝亲的儒家伦理观念已经融为一体。这一时期,佛教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中,呈现出浓郁的中国风格和气魄。

(三)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县西南35千米处的小积石山中。该窟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在近代因地理位置偏远而得以保存完好。炳灵寺石窟的营造正式开始于西秦,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不断进行开凿,一直持续到元、明两代还有修妆绘饰。石窟群分布在上寺、下寺、洞沟、佛爷台等处。现存窟龛共195个,其中下寺附近有183个。遗存造像776躯(其中石雕694躯,泥塑82躯),壁画912平方米

炳灵寺石窟中最早的窟龛为西秦时期的第169窟,是利用天然洞穴修整而成。第169窟位于距地面30余米的峭壁上,坐西朝东,是炳灵寺石窟中最大的洞窟。造像大多是石胎泥塑(图4-37),分布在正壁及两侧壁上。北壁中层有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三尊造像。主像阿弥陀佛结跏趺坐,面部略方而饱满,神情恬静,衣纹处理成舒畅柔和的阴线纹。菩萨像近似女童,面部圆润;上身半裸,下束长裙,姿态潇洒妩媚,贴壁而立。造像皆饰以彩色,主要为黑、绿、红、白四色。北壁还有高2.5米、身穿通肩式袈裟的立佛一尊和一些小型造像,衣纹做薄衣透体式处理。正壁及南壁也有一些造像,风格和造像年代大体与北壁的相近。此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规模宏大,最重要的是它保存了年代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一批造像。窟内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的墨书题记,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石窟中最早的纪年题记。

图4-37 佛龛造像

西秦
炳灵寺第169窟

图4-38 释迦多宝并坐像

北魏
炳灵寺第125龛

图4-39 麦积山石窟外景

炳灵寺石窟中北魏时期的造像较多,以第126、128、132窟及125龛较为重要,其主尊均为释迦多宝并坐像,具有秀骨清像的特征。第125龛的主像是释迦多宝并坐像(图4-38),两侧各立一菩萨,全是石雕。佛和菩萨的造型、服饰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处北魏晚期的造像有共同之处,但也表现出自己显著的特点,如面部神情温和慈祥,却不露微笑;脸形长方,眉拱、鼻梁、下颌和两腮等处的体面转折明显,显得特别清峻高逸。两座雕像身躯微向内侧,互相呼应,衣褶采用薄浮雕的手法处理,简括洗练,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炳灵寺石窟壁画仅存900余平方米,其中以第169窟的《说法图》和《维摩诘变相图》为代表,形制较为朴拙,大约出自当地画工之手,与南方和敦煌同期流行的画法大不相同,反映出南方流行式样没有传到这里之前,本地画工参照佛画并按自己的理解所形成的风格。

(四)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市东南约45千米处,因其山形像农村的麦秸垛而得名(图4-39),开凿于十六国的后秦时期(384—417)。麦积山因山体石质疏松,所以石窟造像大多为泥塑,仅有少量石雕造像。包括碑刻千佛在内,造像合计7000余身。壁画1000余平方米,大多残损模糊。北魏时期麦积山的造像活动特别兴盛,现存窟龛大多数是北魏时期修建的,西魏、北周的窟龛也有不少遗存,之后隋、唐、宋、元、明、清各代也有开凿和重建,是中国保存泥塑最多的佛教艺术宝库。麦积山石窟分为东西两区,现存窟龛194个,绝大多数是北朝时期修建的。这里最早的雕塑开凿于北魏早期,与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大约同期,如第70、71、74、78等窟龛。其中多为敞口大龛中塑三尊坐佛(图4-40),或小型窟龛中塑一佛二菩萨。佛像多做水波纹高肉髻或无饰高肉髻,面形长圆,深目高鼻,体格健壮,造型敦厚,着半披肩袈裟。因为是泥塑,所以比昙曜五窟中的佛像表现得更为细腻柔和。北魏后期的造像占绝大多数,造型大都身材修长,出现了褒衣博带的新样式,面容清秀且神态安详和悦,与同时代其他石窟的造像相比,显得十分成熟精练,富于人间情味和个性特征。这种注重神情与内心表现的秀骨清像风格明显是受到南朝的影响。

麦积山石窟中保存得更为完整而为人赞叹不已的是第123窟,约开凿于西魏时期。正壁及左右两壁内分别塑有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像及维摩诘、文殊菩萨像,龛外立着菩萨、阿难、迦叶及童男童女像。其中,男侍童(图4-41)眉目清秀,身穿窄袖长袍,头发齐眉下披,脑后垂着一长辫;女侍童(图4-42)头梳丫髻,身穿短褂长裙,面容姣好。两个形象都戴着粗大的项圈,给人以纯洁无瑕的印象,让人觉得不像是洞窟中的造像,而是现实生活中一对活生生的天真可爱的孩子,因而更加亲切动人。这些雕像充分发挥了泥塑的特点,塑绘结合,线面结合,比石刻雕像的变化更为丰富。

麦积山石窟造像中还有第133窟的18通造像碑内容丰富,其中以第10、11、16号造像碑最为精彩。第10号造像碑(图4-43)从上到下雕着三层形制和内容不同的佛龛,上层是释迦多宝并坐像,中层为交脚弥勒菩萨,下层是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说法像。三层佛龛的两侧还分别雕有天王、力士、维摩诘、文殊菩萨和佛传故事等浮雕,佛传故事包括初转法轮、白象入胎、树下降生、燃灯佛授记、降魔及树下涅槃等。有些人物头部不及蚕豆大,但五官清晰,眉目传神。第11、16号造像碑上虽然没有佛传故事,但把佛、菩萨刻画得很生动,保存得也很完好,这在北魏石窟造像中是很难得的。

麦积山石窟中北魏壁画以西崖第127窟最为集中。此外还有第135窟天堂洞,第90窟、第154窟、第5窟东崖牛儿堂、第4窟上七佛阁(俗称“散花楼”)等,其壁画比较接近中原地区的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