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美术史:克孜尔千佛洞与敦煌莫高窟的佛教艺术

中国美术史:克孜尔千佛洞与敦煌莫高窟的佛教艺术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疆地区比较重要的壁画石窟有拜城的克孜尔千佛洞、库车的库木吐喇千佛洞和森木塞姆千佛洞等。现保存较完整的是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镇附近的悬崖上,正式编号的石窟有236个,其中形制较完整且保存壁画较多的洞窟有70余个。克孜尔千佛洞第17窟是早期龟兹佛教艺术风格的代表,约修建于公元3世纪。敦煌莫高窟还包括敦煌西南的西千佛洞19个洞窟和安西万佛峡29个石窟,其中也有很多精美的壁画遗存。

中国美术史:克孜尔千佛洞与敦煌莫高窟的佛教艺术

(一)克孜尔千佛洞

新疆汉唐时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它不仅是当时佛教的中心,也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原的必经之地。佛教就是从中亚经过新疆沿河西走廊传入中原的,因此沿着这条路人们开凿了大量的石窟。新疆一带的佛教美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成就。新疆地区比较重要的壁画石窟有拜城的克孜尔千佛洞、库车的库木吐喇千佛洞和森木塞姆千佛洞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些石窟曾经遭到许多国家的所谓“考古家”的偷盗,许多珍品流失国外。现保存较完整的是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镇附近的悬崖上,正式编号的石窟有236个,其中形制较完整且保存壁画较多的洞窟有70余个。石窟主要是4—8世纪的遗存,大约属于三个时期:早期的属于汉魏时期,中期的属于两晋北朝时期,晚期的属于隋唐时期。早期石窟的内容以佛本生故事为主,壁画多画在有中心塔柱的支提窟内。壁画的分布一般是:窟门入口上方绘有说法图,左右两壁画着佛传故事图或说法图;券顶以众多菱形方格做须弥山景,里面画有佛本生故事图,每个方格内都是独立的一幅画,表现一个故事。壁画中出现的佛本生故事有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象王施牙、兔王焚身、猕猴王舍身、跋弥王化鱼等。

克孜尔千佛洞第17窟是早期龟兹佛教艺术风格的代表,约修建于公元3世纪。石窟呈长方形,保存较完好。窟顶的菱形方格内画有菩萨说法图(图4-15)和佛本生故事,如象王施牙、兔王焚身、睒子本生、跋弥王化鱼、萨波达王割肉等。壁画以简洁的构图画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人物用极粗的线条画出轮廓,又以单纯的色彩平涂出身体的细部。有些作品中的肌肤部分做了晕染,追求体积感。很多壁画涂有底色,上边还有散花装饰。这种在菱格内画佛本生故事(图4-16)的形式在石窟壁画中别具一格,它吸收了外来艺术的成分,又经过当地工匠创造,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被称为“龟兹风格”。

图4-15 《菩萨说法图》壁画

克孜尔千佛洞第17窟

图4-16 菱格《佛本生故事图》壁画

克孜尔千佛洞第8窟

新疆境内的壁画遗存虽然没有较完整的典型作品,但不少造型和局部描绘得极其精美,在用笔和设色上展示了印度佛画向中国佛画的过渡,具有独特的风格。

(二)敦煌莫高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石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位于距敦煌市东南20多千米的鸣沙山断崖上(图4-17),于苻秦建元二年(366年)由乐僔和尚开凿。历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各朝代都有修建,而以隋唐时期最为兴盛。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以及近代的盗窃损毁,至今保存下来的仅有十六国至元代的洞窟492个,彩塑2000余躯,壁画45000余平方米,唐宋木构窟檐5座。敦煌莫高窟还包括敦煌西南的西千佛洞19个洞窟和安西万佛峡29个石窟,其中也有很多精美的壁画遗存。莫高窟除了壁画和雕塑之外,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里保存的5—11世纪的古文献、书籍、经卷、丝绣等数万件珍品,是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历史宗教、艺术以及东西方交流情况的珍贵资料。可惜这些文物被发现后,连续遭到英、法、俄、日、美等国考古队和冒险家的疯狂掠夺,导致其中的大部分珍品流失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成立了敦煌研究院,对敦煌壁画、雕塑及其他文物进行研究,形成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

1.莫高窟北朝壁画和雕塑

图4-17 莫高窟外景

莫高窟中属于十六国晚期至北朝时期的洞窟有40个,其中以北凉和北魏时期为代表的早期风格的有第254、257、275窟,以西魏时期为代表的中期风格的有第249、285、428窟。早期的壁画题材流行佛本生故事,常见的有尸毗王本生故事、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须达拏太子本生故事、鹿王本生故事等。另外,表现与佛有关的度化事迹的因缘故事画和佛传故事画也比较常见。

2.早期的佛本生故事

佛本生故事是指释迦牟尼以前若干世行善的故事,佛教借这些“舍己救人”的故事来宣传佛教的教义。尸毗王本生故事(图4-18)在洞窟壁上占据了突出的位置,如第254窟以单幅画的形式收入更多内容,表现了饿鹰逐鸽,尸毗王以掌护鸽、割肉、举身坐天平,后妃哀痛,诸神感动等情节,主题突出,以主要画面刻画尸毗王高大的身躯和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同一洞窟的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4-19)与尸毗王本生故事属于同一主题,将主要情节连续地布置在单幅画中,把太子被虎食的场面放在画面的中心,将不同时空的情节交织在一起,构成绚烂丰富的大幅画面,特别是通过跳崖的强烈动作突出太子舍身的悲壮精神。画面因年久而变为暗褐色,反倒增加了一种阴暗凄凉的气氛。

图4-18 《尸毗王本生故事图》壁画(局部)

北魏
高165厘米,宽168厘米
莫高窟第254窟

图4-19 《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壁画(局部)

北魏
高165厘米,宽172厘米
莫高窟第254窟

第257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图4-20)来源于印度的民间故事,后被佛教加以利用。壁画采用横卷式构图,别出心裁地把九色鹿向国王陈述事情的原委这一情节放在画面的中心,两边的情节向中央汇集,手法简洁而新颖。尤其是鹿的神情姿态在整幅画中十分突出——鹿被刻画得富有人格化的神态,正理直气壮地向国王诉说事情的原委。另外将王后的妖媚也刻画得甚为生动。这幅壁画是国内外现存的鹿王本生故事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一幅,是极其珍贵的艺术瑰宝。

壁画中一些因缘故事也很值得注意,如第257窟北壁和西壁下部描绘的须摩提女请佛图,表现了须摩提女拒绝信仰外道、登楼焚香请佛的故事。画中描绘了一长串佛弟子形象,他们乘青牛、孔雀、天鹅(图4-21)、龙、虎、马、象、狮子等禽兽凌空飞来,之后是释迦牟尼佛率领弟子降临。他们乘坐的各种禽兽和身前身后的山峦,处理得分外传神。画面活泼热闹,体现了民间画工丰富的想象力

早期壁画风格比较特殊:人物半裸体,有极其夸张的动作,用晕染法表现人体的体积感和肌肤的色调。但因年代久远,原来表现肉红色皮肤的颜料变色,成了粗黑的线条。

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这些早期的壁画中既有中原地区传统绘画艺术的因素,也受到外来艺术的影响。那些感情强烈外露、动态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及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都明显带有西域的绘画风格;而横卷式构图以及某些生活细节、形象的处理,又是中原地区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www.xing528.com)

图4-20 《鹿王本生故事图》壁画(局部)

北魏
高96厘米,宽385厘米
莫高窟第257窟

图4-21 《佛弟子乘五百天鹅图》壁画(局部)

北魏
莫高窟第257窟

3.西魏的代表性作品

北魏后期的敦煌壁画艺术已经有明显的变化和提高。北魏宗室东阳王元容任瓜州刺史,他弘扬佛法,写经造像,使敦煌建窟出现了高潮。这一时期的壁画艺术更多地显示出中原艺术的风格,画风明显受到汉画中流动飞舞特征的影响,第285、249、288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第285窟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年)的题记,窟顶的四面坡上画着汉画中常见的伏羲、女娲(图4-22)、风伯和雨师等形象,也有佛教的飞天和力士。洞壁的下部绘有僧人在山林中苦修,野猪、猕猴、虎、鹿等动物自由地跃动其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四壁上画有佛、菩萨、力士、供养人及五百强盗成佛和沙门守戒等因缘故事。洞窟西壁为土红色底子,尚有西域画风的影响;其他三壁都是白粉铺底,显得清新雅致。人物造型多为中原流行的“秀骨清像”,人物面容清癯瘦削,身材修长,身穿厚重多褶的长袍。第249窟(西魏)窟顶壁画同样显示了受中原传统文化的显著影响。窟顶同时出现了传统的神话形象风伯、雨师、雷神(图4-23)等,以及佛教的阿修罗王等,南北坡所绘的东王公和西王母(另一说是帝释天和帝释天妃)乘坐的龙车和凤车,旌旗飞扬,水族怪兽护卫腾跃,场面宏伟,与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洛神乘坐的云车相似,造型简练,用笔飞动。

4.北周的代表性作品

图4-22 《伏羲女娲图》壁画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图4-23 《雷神图》壁画

西魏
莫高窟第249窟

图4-24 《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壁画(局部)

北周
高190厘米,宽420厘米
莫高窟第428窟

北周时期敦煌建窟风气仍然兴盛。壁画中佛经故事画比例有所增加,画面更加明晰、简略,更加重视情节的描绘。经变故事已有选择地表现成完美的“连环画”形式,有的上下交错数条,做“S”形或“Z”形排列,画幅上也出现了小块的文字说明。如第428窟东壁北侧的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画出了太子辞宫、出猎、歇息、入山、见虎、喂虎、刺颈、投崖,以及二兄见遗骸痛哭、回宫报信、收遗骸起塔等情节,画面上以山石树木来分割情节。这些壁画都以白粉铺底,人物衣冠服饰、神情仪态也已经汉化。每幅画构图并不复杂,主要通过情节来刻画人物,注意从动态中表现人物的感情。如萨埵那太子跳崖的动态运用夸张的手法,二兄见萨埵那尸骨后张臂痛哭,两人骑马报信时,树木也剧烈地摇动(图4-24),用环境来衬托和渲染故事的悲剧气氛,将这些情节表现得极为简练精彩。

5.早期的塑像

作为礼拜对象的彩塑佛像,本尊多数为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也有释迦牟尼佛、多宝佛并坐像。但最多的是弥勒佛(菩萨型或佛型)像,姿态有交脚、思维和禅定。塑像的组合一般是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菩萨二罗汉,也有单独的一躯佛或弥勒像。早期的洞窟大都是中心方柱式,佛龛分布在方柱的四面(每面一龛或两龛)和洞窟的左右两壁。中心方柱正面(即对着洞窟入口的一面)的龛像往往大于其他像。

图4-25 佛像

北魏
高92厘米
莫高窟第259窟

图4-26 本尊交脚菩萨像

北凉
高334厘米
莫高窟第275窟

早期的佛和菩萨的造型,躯体健壮,面部丰满,鼻梁高挺。佛像身着通肩式或偏袒右肩式袈裟,衣褶比较稠密,有的做阶梯状微微起伏,有的用锥画的阴线表示,还有的用凸起的棱条表示,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图4-25)。菩萨像多数上身半裸,也有的斜披天衣,腰束长裙。如早期的一种交脚弥勒菩萨像比较引人注目,代表作是第275窟的本尊交脚菩萨像(图4-26)。方座两侧各蹲一只狮子,佛像左手施与愿印,右手腕处已断掉。上半身的通肩衣上刻有锯齿纹,下身裹裙紧贴大腿,衣纹为阴线刻,这种做法是受印度、西域的影响。这种处于本尊地位的菩萨像,正是北朝时期中国西北地区弥勒菩萨信仰兴盛的反映。

此外,在中心柱的四面还有影塑(浮雕)的飞天、供养天和千佛等附属性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