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艺术:从中国化到西北影响

佛教艺术:从中国化到西北影响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壁画也是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主体,包括寺庙壁画和石窟壁画两大部分。佛教艺术一跃而居于美术领域的首要地位,成为这一时期美术的主流。这时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真正的佛教艺术工匠,而他们的创作又由东向西对西北边远地区的佛教艺术产生了影响,从而最终完成了佛教艺术的中国化过程。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造像风格的变化上,可以明显看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过程。

佛教艺术:从中国化到西北影响

起源于古印度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东汉末年传入我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冲突、碰撞,逐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封建社会的儒、道、释三极中占有一极。它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流行,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教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满足中国社会各阶层精神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于它的义理和形式与当时中国的国情民俗相适应,而做了某种程度的改造或变通。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美术的影响尤其明显,现存的大量石窟建筑就是其中一例。

佛教在东汉、三国时期开始传播的时候,依附于中国传统的黄老道术,它的造像往往与传统的神仙、鸟兽的造像混杂一起,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因为频繁的战乱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即使是帝王将相等上层阶级,也处于朝不保夕的无常状态,因而都需要一种超世间的、至高无上的神灵作为精神支柱。因此,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大多数统治者都大力提倡佛教。

佛教在帝王的大力扶持下势力日益壮大,佛经被大量翻译,佛学采用玄学语言也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这一切都加速了佛教在中原的广泛传播。为了扩大影响、深入群众,佛教采用明白浅显、具体直观的实物,形象地说明那些虚幻的教义,还树立供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于是佛寺石窟的壁画和造像活动便兴盛起来。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活动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当时佛教雕塑的数量占同时代雕塑作品总和的95%以上。佛教壁画也是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主体,包括寺庙壁画和石窟壁画两大部分。当时许多著名的画家都参与过寺庙壁画的创作,也因在佛教绘画上的突出贡献而确立了他们各自的历史地位。佛教艺术一跃而居于美术领域的首要地位,成为这一时期美术的主流。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生活状况,也反映了中国传统艺术与外来艺术交流融合的过程。(www.xing528.com)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工匠在运用传统艺术风格样式的同时,创造性地吸收了外来文化,在民族化和现实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佛教艺术的特殊风格和表现手法。早期的佛教艺术,在人物形态、服饰等方面明显具有印度和西域的样式,属“梵相胡式”,在新疆等地的早期石窟壁画中可以看到这方面的例证。这表明这一时期的佛教绘画正处在对外来样式的模仿和学习过程之中。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佛画创作的延续普及,中国工匠在外来的佛画和佛像样式中逐渐融入更多的传统造型观念和文化意识,梵相胡式逐渐向中国式样改变,最终在南北朝后期到达中原地区以后,确立了完全中国式的佛教绘画造像式样,成为一种完整的中国的民族佛教绘画样式。这时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真正的佛教艺术工匠,而他们的创作又由东向西对西北边远地区的佛教艺术产生了影响,从而最终完成了佛教艺术的中国化过程。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造像风格的变化上,可以明显看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过程。这些工匠的创造大大丰富了中国绘画雕塑艺术的语言,为后代绘画雕塑艺术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主要有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河南的龙门石窟,山西的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等等。此外还有位于河北邯郸峰峰矿区的北齐时开凿的响堂山石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