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两晋绘画
三国两晋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据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魏国的画家有曹髦、杨修、桓范、徐邈,吴国的画家有曹不兴、吴王赵夫人,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及其子诸葛瞻也善画。从文献记载来看,专业画家已经开始出现。西晋的卫协、张墨都以擅长绘画著称于世,东晋的画家顾恺之、雕塑家戴逵的艺术成就更为突出。
1.曹不兴
曹不兴,三国时期东吴最著名的画家,以善画而被称为“吴兴八绝”[1]之一。他擅长画人物、佛像,尤其以画龙著称。据说,南朝时天气干旱,宋文帝将曹不兴画的赤龙放在水中,果然蓄水成雾,下了好几日雨。这个故事也许是传说或巧合,却说明了曹不兴重视形象的逼真,画的龙形象生动,以至于人们将它奉若神明。南朝齐画家兼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将曹不兴列为第一品第二人。
曹不兴还是最早从事佛画创作的画家之一。据说他根据中亚僧人康僧会带来的“西国佛画”而“仪范写之”,因此在历史上有“佛画之祖”的称誉。他的绘画作品据《历代名画记》和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记载,有《南海监牧进十种马图》《青溪侧坐赤龙盘赤龙图》《夷子蛮兽样》《龙头样》等。
2.卫协
卫协,西晋画家,师法曹不兴,对当时流行的人物、佛像、动物等题材无不擅长,同时代的葛洪把卫协及其弟子张墨并称为“画圣”。东晋顾恺之在《论画》中称赞卫协的《七佛图》和《大列女图》“伟而有情势”,又说他的《毛诗北风图》“巧密于情思”。谢赫在《画品》中对卫协的画艺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妙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并将卫协列为上品。这说明绘画发展至西晋,已经摆脱了粗略的风格,趋向精细工密,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六法”兼善的卫协代表了西晋绘画的最高水平。
卫协的作品至唐代还有十余幅传世,如《史记伍子胥图》《神仙画》《醉客图》《卞庄子刺虎图》《上林苑图》《小列女图》《张仪像》《楞严七佛图》等。
3.顾恺之
顾恺之(约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曾做过大司马桓温、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参军,后为散骑常侍。博学多才,能诗善文,精书法,尤其擅长绘画,有画绝、才绝、痴绝“三绝”之称。
顾恺之的绘画创作以道释、人物、肖像为主,兼能画山水、禽鸟等。他的人物画、肖像画,部分为帝王、名臣、古贤等传统题材,更多的是描绘当代的士族。人物形象不仅着眼于外貌的肖似和动作姿态的生动自然,而且力求通过对人物外形的刻画和对环境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社会属性、性格、风度和内在的思想感情。他提出了“以形写神”的命题,以形象逼真作为传神的前提,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是他在绘画上的一大贡献。
他的艺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传神论,与汉魏之际的人物品藻风尚有直接的关联。魏晋名士注重风姿神气的品藻风尚,这在顾恺之的人物画和绘画理论中反映得很清楚。他的绘画理论著作保存下来的有《论画》《画云台山记》和《摹拓妙法》[2],都是评论绘画、总结技法和记录构想的文字。
历代著录的顾恺之作品有上百件之多,但由于时代久远,现在仅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等的摹本(图4-1至图4-3)传世。其中,《列女仁智图》中人物的面相和动态特点与《女史箴图》中的相似,服饰也大体相同,只是用笔较繁,线与线相包,与形体结构扣得比较紧,但神态却略为刻板。《女史箴图》的用笔风格如春蚕吐丝连绵不断,属于“循环超忽”、轻巧灵便的“游丝描”;而《列女仁智图》的行笔风格是头尾大小均匀、略呈圆环形的“铁线描”,画中墨色晕染的痕迹较重,略带制作的痕迹。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最重要的画家,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士人画家兼美术理论家。他为中国绘画技法的成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南朝时陆探微、张僧繇都学习他的画法,隋代的展子虔、董伯仁、郑法士,唐代的阎立本、吴道子、周昉都摹写他的画迹,受到他的影响。
东晋画家顾恺之
图4-1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图4-2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东晋]顾恺之
故宫博物院藏
图4-3 《列女仁智图》(摹本,局部)
[东晋]顾恺之
故宫博物院藏
(二)南朝绘画
1.陆探微(www.xing528.com)
陆探微是顾恺之的学生,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东晋末年至刘宋时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擅长人物画、肖像画、道释画,兼画禽兽画。他创造性地把东汉张芝草书的体势运用于绘画,形成了“笔迹劲利”、笔势连绵不断的“一笔画”。在画史上,他和顾恺之并称“顾陆”,同属“笔迹周密”的“密体”。唐代张怀瓘在《画断》中概括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的艺术特征时说“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陆探微的作品多是古贤、贵族、名士的肖像画,人物形象是“秀骨清像”,使人“懔懔若对神明”。他创造的这种风格独特的瘦削型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士族鉴赏人物的审美风尚。谢赫在《画品》中将陆探微列为第一品第一人,称他“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认为“六法”皆备的画家只有他和卫协二人。他的作品流传极广,但到宋代时仅存一幅《文殊降灵图》。
他的儿子陆绥、陆弘肃也擅长绘画,尤其以陆绥更负盛名,谢赫称他“体韵遒举,风彩(采)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
2.张僧繇
张僧繇是齐梁之际杰出的画家,吴郡吴中(今江苏苏州)人,与顾恺之、陆探微及初唐的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他擅长画佛像、人物、肖像和禽兽等。相传他在南京一乘寺用天竺人的绘画技法画“凹凸花”,使观者“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乃平”。观者十分惊异,称这个寺院为“凹凸寺”。这说明张僧繇吸收了外来画法,运用色彩的浓淡来烘托阴影,形成凹凸的立体感。他创作的佛教画风格独特,被称为“张家样”。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创造了比较丰腴的人物形象,即“面短而艳”,与陆探微的“秀骨清像”不同,折射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绘画实践中,张僧繇善于用简练的线描概括形象,“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创造出有别于顾、陆的“疏体”,做到了“笔不周而意周”,使中国画有了新的面貌。关于张僧繇的绘画创作,还留下了不少传说,最著名的是“画龙点睛”和“破壁而飞”[3]。他是一个极其勤奋的画家,姚最说他“俾昼作夜,未尝厌怠”,数十年间几乎没有空闲。他的儿子善果、儒童也都善画。
3.谢赫《画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艺术创作和理论发展的自觉时期。绘画创作由粗向精过渡,绘画理论方面开始出现一些带总结性的理论著作,东晋有顾恺之的《论画》,南北朝有孙畅之的《述画记》、谢赫的《画品》[4]、姚最的《续画品》等。
谢赫是南朝齐梁时期的画家兼评论家,精于画肖像及妇女,但主要贡献在绘画评论方面。《画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简要地记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画家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征。他在《画品》中提出著名的“六法”,并以“六法”为准则,将陆探微、曹不兴等27位画家分为六品,评论优劣。谢赫在文章中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认同从汉代以来对绘画教育感染作用的重视,明确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政治作用。随后列出品评画家优劣的六个方面:“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转引作:“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近年来,一些专家如钱锺书、陈绶祥等人根据六朝时文章的句式结构,都认为其应当读作:“六法者何?一曰气韵,生动是也;二曰骨法,用笔是也;三曰应物,象形是也;四曰随类,赋彩是也;五曰经营,位置是也;六曰传移,模写是也。”[5]
在“六法”中,谢赫首先提出“气韵,生动是也”是最重要的一法,其次是“骨法,用笔是也”——这是“六法”中被论述得最多、后人最为重视的二法。“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天地万物生化之本,所谓“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后引申指人的才性、气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章、图画的风格、气势等。“生动”与“用笔”相当,是指生“动”,即生发出动态、动势。“骨法”指的是线描用笔,要求用笔有力,能起到立骨的作用。这里对用笔的强调是造型艺术发展到这个阶段的必然要求,因为对顾恺之“春蚕吐丝”般的线描和“行云流水”般的用笔,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进行过理论上的总结。
“应物,象形是也”是“六法”中的第三法。象形本来是绘画艺术的基本要素,也是品评绘画的基本依据,但这里的象形不单纯是酷似形象本身,还必须有心的参与和观照,即“应物”才行,这就是韩非子所说的画“犬马最难”,画“鬼魅最易”。“随类,赋彩是也”,“随”是依据、根据的意思,即根据对象的类别来着色赋彩,反映出谢赫对作为绘画要素之一的色彩的认识。“六法”之中第五法“经营,位置是也”,指的是画家对绘画在平面上的尺度方位的考虑,即绘画的构图问题。第六法“传移,模写是也”讲的是临摹问题,谢赫将其放在末位,是因为“模写”不是绘画艺术独立的造型因素,但当时一般画家还经常用到,到隋唐时期已经被当成“画家之末事”了。
谢赫提出的“六法”是对魏晋时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总结,他把艺术美的最高境界——生动和达到这一境界的主要手段——用笔,看作是中国画的两大特征,其严密的体系为后来的中国绘画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谢赫除了有关于“六法”的论述外,还提出了“风骨”“逸才”和“士体”等有时代性的理论概念和审美范畴。他在对画家的评论中还有许多精辟的主张:强调画家要深入地观察生活和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称赞“观察详审”“人马分数,毫厘不失”,批评“纤细过度,翻更失真”的倾向;重视对人物精神状态的挖掘,对只停留在表面的琐碎“精谨”却“乏于生气”的描绘表示不满;反对“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的保守作风,认为只有“变古则今”“动笔新奇”才能有所创造。
《画品》在写作上夹叙夹议,开创了史实与理论相结合的体例,以后的美术史及评论著作多沿用谢赫的这种写法。
(三)北朝绘画
在文献记载中,北朝画家没有南朝的多,这是由当时文化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而现存的佛教艺术则是北朝多于南朝,因为北方开凿的大量石窟比南方的木结构寺院更容易保存。北朝画家中最著名的有北魏蒋少游,北齐杨子华、曹仲达、萧放、刘杀鬼,北周田僧亮、阎毗,等等。
1.蒋少游
蒋少游是北魏有名的画家,乐安博昌(今山东博兴)人,在建筑、工艺美术和雕刻绘画艺术等方面尤为擅长。史籍记载他曾参与设计营造太庙太极殿、华林池沼,改造金墉门楼,议定百官冠服等重大活动。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蒋少游主持了洛阳宫殿的设计和建造。他还精于雕刻及人物画,可惜没有作品流传下来。他活动的年代正处于北魏皇室在大同云冈、洛阳龙门开凿石窟的时期,这其中应该有蒋少游的参与和贡献。
2.杨子华
杨子华是北齐著名的画家,与善画斗雀的刘杀鬼同有“画圣”之称。北齐武成帝高湛十分欣赏他,让他居住在宫中,“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他因而成为御用画家。
图4-4 《北齐校书图》(宋摹本)
[北齐]杨子华
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杨子华擅长画贵族人物、车马、宫苑等,其人物画的水平继顾恺之、陆探微之后又有新的提高。相传人在夜间可听到他画的马的嘶鸣声,他画在绢素上的龙周围有云气萦集。这些说法反映了他画的马、龙生动神妙。他的画在隋唐时期影响很大,初唐时著名画家阎立本评他画的人像“曲尽其妙,简易标美”,达到了“多不可减,少不可逾”的程度。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把他和张僧繇相提并论,彦悰称他的绘画为“北齐之最”。唐代还可见到杨子华的作品,如《斛律金像》《北齐贵戚游苑图》《邺中百戏狮猛图》《宫苑人物屏风》等,但现已失传。现存《北齐校书图》(图4-4)据说是根据他的作品临摹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绘画风貌。
3.曹仲达
曹仲达也是北齐的重要画家。他来自中亚曹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以画天竺风格的佛像著称,后居住在中国,官至朝散大夫。他的绘画风格独特,有“曹家样”之称。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称“吴之笔,其势圜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将曹仲达与吴道子相提并论,这就是美术史上素称的“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这种样式大概是曹仲达将印度笈多艺术的优点和中原画风相融合的产物,显示出当时中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曹仲达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这种风格在北朝的石窟造像和壁画中可以见到,是佛教艺术中较有影响力的四大风格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