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玉器在先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秦朝立国仅十几年,玉器遗存较少。汉代政治、经济、手工技术的发展,使玉器的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时期的玉器主要分为礼玉、葬玉、饰玉三大类。传统的礼玉如琮、璧、圭逐渐消失,葬玉如玉衣、玉琀、玉握等有了较大发展,铺首、座屏、高足杯等新的器类大量涌现,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作为殓具的玉衣。汉代人们追求长生不老,成仙得道的思想十分盛行。人们相信玉有防腐作用,因而丧葬用玉的现象十分普遍,制度非常严格。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了两套保存完好的金缕玉衣,其中一件用玉片2498片,从头到脚全部覆盖,各玉片间用金丝连缀。玉片的大小、形状按人体部位的形状设计,玉片成衣后排列整齐,对缝严密,抛光程度高,颜色协调,体现了极高的加工工艺。
汉代玉器大多继承前代的卷云纹、谷纹、蒲纹等纹饰,还常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作为纹饰。雕刻手法多样,工艺精湛。陕西兴平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玉铺首(图3-49),兽首两眼圆睁,眉毛粗壮,长鼻露齿,凶猛怪异。头部全用“S”形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卷云纹做装饰。将半浮雕和镂空技法相结合,雕琢细腻,显得玲珑剔透,精美无比。
1983年广州象岗山的南越王赵眜墓出土了240多件玉器,其中一件镂空龙凤玉套环(图3-50)选用上等青玉雕琢,基本结构为内外两个套环,龙纹的主体在内环,凤纹在外环,构图时将龙尾和龙足延伸到外环内,打破了圆框的局限,并通过卷云纹与凤纹相联系,龙凤两首相望。整件作品既突出主题又和谐统一,充满韵律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图3-49 玉铺首
西汉
高34.2厘米,宽35.6厘米,厚14.7厘米
1975年陕西省兴平县茂陵附近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3-50 镂空龙凤玉套环(www.xing528.com)
西汉
直径10.6厘米,厚0.45厘米
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赵眜墓出土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图3-51 仙人奔马玉雕
西汉
高7厘米,长8.9厘米
1966年陕西省咸阳市汉元帝渭陵附近出土
咸阳博物院藏
1966年在陕西咸阳西汉元帝渭陵附近出土了4件小型玉雕,其中用羊脂玉雕成的仙人奔马(图3-51)仅高7厘米。天马胸两侧有羽翼,昂首挺胸,四足踏在流云形的底板上,表示腾空奔驰。骑在马上的仙人长耳尖嘴,背生双翅。整件作品充满浪漫情调;体量虽小,但气势宏伟,具有强烈的动感。
秦汉时期的玉石工艺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制玉传统,在葬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在饰玉方面也有较大发展,形式上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