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早在朱元璋时期,明朝就废除了丞相制度,永不设丞相一职。朱元璋这么做,意在防止丞相权力过大,威胁到皇权。这么做虽然有助于权力的掌控,但带来的弊端就是所有大小事务都要由皇帝来拍板,皇帝忙不过来了。
根据记载,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平均每天要阅读二百多份奏章,处理四百多桩政事,把它们算到一起,将近七百件,假如两分钟能处理一件,需要一千四百分钟,已经二十多个小时了,相当于每天不吃不喝不睡觉……这样的工作量也太惊人了。于是没多久朱元璋就顶不住了,先是挑选了四位德高望重的饱学之士,任命他们为四辅官,来帮助自己处理政事,后来还是忙不过来,他就又设立了殿阁大学士,从翰林院中选择一批有学识、有能力的大臣作为殿阁大学士。这在今天看来有点“智囊团”的意思。
朱元璋对权力的把控极为苛刻,即便是有了殿阁大学士作为智囊团,但主要的政务还是自己一人处理,智囊团只是提供建议和参考。明成祖朱棣进一步改进了这一辅政模式。即位还不到一个月,他就安排了解缙、黄淮、胡广、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胡俨七人进入翰林院,把他们专门安排在文渊阁中帮助自己处理政务。这可以说是明朝内阁制度的雏形。那么,什么是内阁制度呢?就是皇帝身边有专门的一个部门来行使原来丞相的职责,帮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文渊阁里面这些负责参谋的“大学士”,虽然品级只有五品,但是却开始承担起丞相的工作内容,大明朝的内阁制度从此开始建立。
据说当时朱棣非常看重这个部门,朱棣曾对解缙等七人说:“你们七人与朕朝夕相处,朕欣赏你们的勤劳谨慎,让你们经常在宫中言事。你们要始终坚持这种态度,互相勉励。”
到了明宣宗在位时期,内阁制度进一步加强,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当时,内阁大学士有权组建自己的秘书班子来协助工作,秘书人选由内阁大学士全权决定。这样一来,内阁人员进一步增加,在处理朝政大事上承担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内阁制度在明宣宗时期还有一个更重大的变化,就是内阁有了“票拟权”,说白了就是有权直接代替皇帝批阅奏章。所有的国家大事,不是由皇帝本人全权来过目和做决定,而是先交给内阁,内阁成员拿出处理意见,然后把处理意见送给皇帝来审阅。
明宣宗执政的十年间,明朝的内阁因为有三个人的存在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内阁团队,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三杨内阁”。所谓“三杨”,即杨荣、杨溥、杨士奇这三位重臣。其中杨士奇是朱元璋时期的老臣,杨荣、杨溥则是建文帝时期的臣子,他们在朱棣时期得到重用,此后在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都是内阁的核心人物,尤其是明宣宗时期,由于明宣宗对他们三人非常信任,国家大事很大程度上是由三杨内阁来处理的。
那么,明宣宗与三杨内阁的运转磨合为何能如此高效顺畅呢?这与几个人的性格特点密不可分。杨士奇精通谋划,为人宽厚,因为年龄和资历的关系,是三杨之中的核心人物,在出现争端和矛盾时经常扮演调停者的角色。杨溥学问精深,为人低调,但执行力超强,办事井井有条,从不懈怠,是三人中当之无愧的“行动派”。杨荣则精通军务管理,且为人果断,遇事善于拍板定调。虽然这三人平时也偶有矛盾,但总体还算和谐,更何况三人之上的决策者明宣宗始终能够把三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让他们施展各自的本领,共同处理国家大事。可以说仁宣盛世的十年,与这三人的齐心协力、密切合作是分不开的。
▲明宣宗和三杨内阁。(www.xing528.com)
明宣宗去世之后,继位的明英宗只有九岁,他的祖母诚孝张皇后把辅佐皇帝执政的重担交给了内阁“三杨”。至此“三杨内阁”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整个大明王朝的运转都要依赖这三位内阁大臣。
读史学成语
探囊取物:指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例句:他一直是学校的第一名,考个好大学对他而言,是探囊取物的事。
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常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例句:看到张大爷气息奄奄的样子,大家心里很难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