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很快在军中树立了威望,然而树大招风,郭子兴这个时候开始觉得自己受到了朱元璋的威胁。为了打消郭子兴的疑虑,朱元璋在1353年回家乡募兵回来以后把自己手下的军队统统交还给了郭子兴,只带了徐达、汤和等二十四名亲信,前往南方发展去了。
这一次的募兵和出走对朱元璋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他带走的徐达、汤和等,再加上后来向南方发展过程中陆续收用的刘基(刘伯温)、李善长、常遇春等,日后都成了明朝的开国功臣,他们是朱元璋打天下的主力领导班子。收降了不少民间起义军队之后,身为义军领袖的朱元璋在心中有了更长远的打算,他把目光转向了长江对面“龙盘虎踞、帝王都会”的六朝古都——南京。
在朱元璋看来,不仅江南一带富庶,而且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着重要的号召力和极高的战略价值。如果拿下江南一带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占领了南京这个宝地,自己就真的可以说是站稳了脚跟。在当时,湖北的义军领袖徐寿辉势力很大,他手下有个渔民出身的陈友谅,后来杀掉了徐寿辉并取而代之。陈友谅自称汉王。此外,东面苏州还有一个叫张士诚的义军领袖,势力也非常强大。朱元璋看到了这样的局面,决心要拿下南京,建立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说干就干,1356年,趁着张士诚与元军打得不可开交,朱元璋亲自率领水陆大军,对南京的元军发起进攻,进攻中陆续又招降了三万多名敌军将士,军队数量达到近十万,很快就顺利攻占了南京。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应天府,从此在江南站稳了脚跟,他的军队成为一支可以与陈友谅和张士诚两股力量相抗衡的义军。
这个时候,谋士刘基站了出来,分析了形势,觉得朱元璋不能满足于眼前,要进一步强大自己。当时朱元璋位于陈友谅和张士诚两股势力的中间,朱元璋决定先对付陈友谅。
陈友谅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在摸清了朱元璋的打算以后,也开始着手对付朱元璋,企图先发制人。1363年,陈友谅率领自己的数百艘巨舰,号称六十万水军,气势汹汹地朝着朱元璋来了。此时朱元璋正忙于与张士诚作战,无暇西顾,为了争取更多的备战时间,便给当时面临陈友谅攻势的洪都下达了命令:死守待援!(www.xing528.com)
▲为了打消郭子兴的疑虑,朱元璋只带了二十四名亲信离开了郭子兴。
陈友谅指挥军队把洪都团团围住,准备用兵力上的压倒性优势快速拿下洪都,让朱元璋来不及回防。因此,从一开始进攻,陈友谅的军队就全力以赴。
陈友谅的六十万军队展开了一次次疯狂的进攻,成千上万的箭如黑云般遮盖了整个洪都城的上空,朱文正和将士很快就明白了自己面对的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一个个敌军士兵倒在城墙下,又一批敌军士兵从后面扑上来,踏着战友的尸体,挥舞着手里的兵器不停地爬上来……一个接一个的头盔从城楼上掉下去,鲜血染红了护城河,士兵的尸体甚至遮住了护城河的水面……
在这样的攻势下,洪都城墙曾一度被陈友谅打开一个缺口。危急之际,将军邓愈带领一支火枪队轮番射击攻入城中的敌军。在当时火枪是个稀罕物,陈友谅的将士伤亡惨重,被火器巨大的声势和杀伤力吓到崩溃,纷纷退出城外。朱文正这才有时间派人修补城墙。这样惨烈的战事足足持续了八十五天。这大大出乎了陈友谅的意料。此时朱元璋已经率领二十万水军赶到了鄱阳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