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通行唐朝:北朝遗产

中国通行唐朝:北朝遗产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讨论到南北朝的终局时,必须回答为何是西风压倒东风,西部合并东部,北风压倒南风,北方合并南方。东魏的实际当权者是高欢,西魏的实际当权者是宇文泰,双方皆以北魏的正统自居。东西魏分裂之初,东魏在领土、人口与资源各方面都处于优势,但经过43年的东西对抗后,577年,北齐却被北周所灭。

中国通行唐朝:北朝遗产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是句老生常谈,大家耳熟能详,却适用于中国历史上四百年的魏晋北朝时期。然而中国历史上的分与合有其特色,我们如果仔细观察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将会发现,从184年起,东汉帝国的崩溃是非常迅速的。黄巾起事后不过几年时间,帝国内部就出现了几十股地方军阀的割据势力,中央政府瓦解,大分裂开始。此后的历史告诉我们,一旦原来统一的国家迸裂成几十块,想要将这些碎片拼拼凑凑,缝缝补补,再变回一片,就会极度困难。这就可以解释为何东汉迅速崩溃以来,要花上四百年时间,才能见到隋唐

分裂导致法律无用,秩序丧失,社会进入唯力、唯诈是视的原始丛林状态,人与人之间充满差异与冲突,而且冤冤相报,仇恨一代代累积。到这种地步时,要大家捐弃成见,放下仇恨,忘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再度承认属于同类,合而为一,可想而知有多困难。所以分裂容易,统一难,而有可能弥平分裂鸿沟的,一是时间的沉淀,二是至少一部分人的觉悟。东汉帝国瓦解后的持续分裂与混乱中,曾出现几次统一的尝试,有的表面上已经成功,如西晋;有的也很接近成功,如前秦苻坚。但它们在时间沉淀与人心觉悟的条件上都不足,以致最终都失败了,而且失败后必然导致再次大分裂,也使分久必合的时间拖得更长。

在这个反复痛苦的过程中,南北朝(420—589年)的出现,代表四百年大分裂进行到一半以后,从分裂到再统一的漫长工作,终于已经进行到一半,表现为中国境内只剩两个政权。南北朝的历史进行到6世纪中叶时,中国北方因胡汉文化的差异,出现大分裂期间最后一次躁动与不安,开起历史的倒车,一分为二,东西对立。但也就因为对立起因于文化差异,一旦有一方参透玄机,以实际行动提倡族群融合,并以新文化为号召,则在团结之下,终能跳脱宿命,终结四百年的分裂,开创辉煌的未来。

南北朝的终局就在时间沉淀足够,关陇集团参透玄机之后来到。作为分裂动乱的时代,要结束它的基础固然在于文化,但执行层次仍离不开铁与血。关陇集团结束南北朝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经过北魏末年起的分裂后,由北周灭北齐从而统一北方;第二步是取代北周的隋朝消灭南方的陈而统一天下。这种过程可称为“西风压倒东风,北风压倒南风”,亦即源自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生力量,合并了东部与南方,结束了四百年的大分裂格局。因此在讨论到南北朝的终局时,必须回答为何是西风压倒东风,西部合并东部,北风压倒南风,北方合并南方。

北魏自534年起分裂成东魏与西魏。东魏的实际当权者是高欢,西魏的实际当权者是宇文泰,双方皆以北魏的正统自居。东西魏分裂之初,东魏在领土、人口与资源各方面都处于优势,但经过43年的东西对抗后,577年,北齐却被北周所灭。依据吕春盛的研究,南北朝后期北方东、西对抗的过程中,双方力量的消长情形为:

534—554年:东魏、北齐优势。

555—573年:双方均势。

574—577年:北周优势。

北齐建国于550年,可见北齐建国后不久,其原有的优势就开始减退,这当然与皇帝高洋的转变有关,然而北齐篡东魏,是将高欢与东魏孝静帝保持十余年的微妙的政治平衡打破,从此北齐内部各种势力竞相争夺,造成皇室杀戮不断,胡汉矛盾凸显,权力转移的危机始终无法克服,内部力量互相抵消。北齐朝廷中,鲜卑人经常钳制汉人,然而山东汉人世族势力亦颇为庞大,故二者往往发生冲突,汉人即使无法以武力应对,也普遍消极抵抗。总之,北齐在皇族教养、政治权力分配、族群问题、文化认同问题等各方面都处理失当,遂促使其势力不断削弱,终于不敌北周。

北齐的统治者缺乏自觉,也没有发现当时新生力量可能出现的来源与开发应用的方法。这个皇朝对政治、社会事务的处理方式,仍是遵循魏晋南北朝四百年来的老套路: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血腥斗争;国内实行九品中正制,将世家大族收入旗下,希望再通过他们控制全国,世族则持续维持既得利益,也有一定力量抗衡中央。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统治者本身清廉努力,则尚可维持,如北魏孝文帝时代,但若统治者纵欲胡为,则上行下效,将很快动摇国家基础,因为国之将亡时,以维持家族既得利益为先的世家大族显然不会关心国家前途。这样的国家,即使开始时拥有较好的立国条件,如土地广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等,但是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一成不变,新生的力量无由出现,腐朽的中央无法更新,自然经不起无谓的消耗。

反观西魏—北周,艰困的环境促使统治者自我觉醒,统治集团不分胡汉互助合作,开发出新生力量,最终扭转局势,以弱胜强。宇文泰任用苏绰、卢辩等人进行改革,建构关中本位政策与关陇集团,将胡汉融为一炉,使统治阶层不分彼此,同心协力;又设置府兵制,建立职业军人系统,维持尚武精神;更以继承周朝为文化上的号召,巧妙兼顾胡汉文化,使全国上下团结,充满新气象,力量迅速累积。西魏—北周君臣的作为,说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先有开创性的蓝图,再配合具有道德观与责任感的执行者持续推动,方能成功。

北周胜北齐的主要原因已如上述,但其成功还有许多条件的配合,诸如:

领导人

宇文氏内部争权杀戮也很激烈,但时间短、范围小,对国家影响不大。宇文泰与武帝宇文邕都为人英明雄伟,努力从公,而且当政时间长,使西魏—北周有较长时期的稳定。北齐则有一半时间是疯狂或童 的皇帝在位,对国家伤害极大。

宗教与经济

北周武帝曾经灭佛、灭道,使国家资产、税收、劳动力和兵力大增,国势强盛也与此有关。禁佛、禁道后,北周的僧尼、道士还俗者在三百万人以上,这个数字超过当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北齐则上下崇佛成风,人口、土地与金钱大量流入寺院,影响到税收与兵源。

外交

西魏—北周外交灵活,先以和亲安抚柔然、吐谷浑,稳定后方;进攻北齐时又通过和亲请突厥助战,同时结好陈国,怂恿南陈出兵北伐,使北齐陷入三面作战的困境,可谓善于运用国际局势

道教与谶纬的支持

东魏—北齐是鲜卑化政权,宗教政策受鲜卑本位主义影响,崇尚外来的佛教,压抑由汉人创造的道教。其境内的道教被迫反抗,方式则是诉诸天命,利用秦汉以来具有悠久历史的谶纬预言,频频发出对北齐不利的预测,这对饱受鲜卑压迫的低层汉人影响不小。

姜望来对此的研究指出,原来西魏—北周自我认定在五行系统中属于水德,国家颜色为黑色;高洋篡东魏建北齐,认为北齐在五行系统中属于木德,将国家颜色定为赤色,即火的颜色,取“木生火”之意。然而五行系统中水克火,于是就给了道士们制造谶纬的机会,出现“亡高者黑衣”的“黑衣之谶”,流布于天下,矛头直指高氏政权与佛教,预言他们必被西魏—北周所灭,道教则随之压倒佛教。高洋篡东魏建北齐,开国年号为“天保”,不久就有流言:

天保之字,为一大人只十,帝其不过十乎。 [27]

这种拆字游戏是谶纬的惯用手法,可见北齐政权之不得汉人民心,宇文氏政权则正好加以利用。

中国北方被起自西北的新生力量统一后,南朝自然岌岌可危,其命运也走到尽头。南朝的人口数量与经济能力本来就远不及北方,而且传统作风更强,世家大族的地位比北方更加巩固,加以曾饱受侯景之乱的破坏,难以恢复,显然更无法对抗甫经统一、锐气正盛的北方,故即使没有陈后主,陈也势必被隋所灭。

当6世纪中期中国西北地区胡汉融合,出现充满朝气的新生力量后,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历史,便注定在西风压倒东风、西部合并东部,北风压倒南风、北方合并南方中走入终局。

故事钩沉得几行,残篇古迹望苍茫。

风流原是南朝梦,肃杀应推北国章。

粉墨轮流悲起落,干戈激荡叹兴亡。

君知两卷当年史,多少芜城映夕阳。(www.xing528.com)

我们对南北朝的探访在此告一段落。作者谨以这首诗与诸位读者共同回顾这段历史,希望参与这次探访的诸君,在深刻玩味、体会南北朝历史后会发现,历史的真相比想当然的小说戏剧精彩千万倍,其启发性与应用性也比小说、戏剧高千万倍。在这传播工具高度发展、充斥虚幻的“历史故事”的时代,举世滔滔中,真实历史、深度历史的魅力,仍然永远在呼唤着我们。

【注释】

[1] 今山西太原

[2] 即大腿骨。

[3] 这句歌词出自汉武帝时宫廷音乐总监李延年制作、演唱的歌曲《北方有佳人》。

[4] 路易十五(1710—1774年),1715—1774年在位。

[5] 今山东青州

[6] 出身弘农杨氏。

[7] 今河南洛阳东北。

[8] 今陕西大荔南。

[9] 古代一种游戏,又名双陆。

[10] 皇后。

[11] 今山西临汾。

[12] 今内蒙古武川。

[13] 隋朝皇室祖先。

[14] 唐朝皇室祖先。

[15] 唐太宗李世民外曾祖父。

[16] 唐高祖李渊祖父。

[17] 隋唐之际人物李密曾祖父。

[18] 隋文帝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

[19] 独孤信长女,嫁宇文泰的长子北周明帝宇文毓。

[20] 独孤信第七女,嫁隋文帝杨坚。

[21] 独孤信第四女,嫁李虎之子,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唐代追谥。

[22] 今山西大同。

[23] 今辽宁辽阳

[24] 这篇以西魏傀儡皇帝口吻发出的文告,出于苏绰手笔,是宣示官方标准文体的官样文章,请与《尚书·康诰》比对,不用翻译了。

[25] “正”即闾正、族正,“长”指保长。保、闾、族为地方基层组织名称。

[26] 预计次年赋役的概数,即国家收入预算

[27] 天保这两个字,是“一”“大”“人”“只”“十”,皇帝大概不会超过十年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