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展览部分的设计
展览空间是会展建筑的主要空间,所占面积比重较大,其设计应以适应各种展览活动为主,由于展览类型不同,内容也包罗万象(图7-19)。作为现代展示陈列空间,从使用方面来讲是柱间的跨度越大越好,层高越高越好,当然,无柱的高大展示陈列空间最为理想。其设计要点为:
图7-19 会展建筑内部展览空间环境实景
1)会展建筑的展览空间设计应注重经济实用性,在展示陈列空间的处理上,应注重空间的通透明亮感,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由于会展中心规模庞大,对能源的消耗巨大,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在展厅空间大多采用自然采光。从外观到内部装修,以简洁实用为主旨,更侧重对空间的处理。展厅形状一般为规整的长方形,在展区之间设置小范围的休息区,辅以绿化、休闲座椅等。
2)展览空间在确定柱网、层高和地面荷载时,要从具体的市场要求出发,认真分析展品的涵盖范围、展览的级别与地位,权衡使用与经济两方面的因素,使其既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制定出符合当地需要的方案。同时,展览空间还应统一层高、荷载和柱网标准,以增强其适应性及为展览空间今后的业务拓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3)展览空间的内外环境设计无论从平面布局、空间构成,还是在设备配置和消防安全上都应运用当今先进的科学设计理念,配备智能化程度很高的网格系统。入口处都设有参展商和参观者的登录系统,可记录、储存他们的详细信息并加以分析,人们可通过电脑查询系统在屏幕上看到的所需资料,多媒体、移动通信等都在展馆中得以应用。
4)展览空间的内外环境的布局形式应采取整体连续式、平行多线式或分段连续式,但都要有系统性。参观路线要明确,避免迂回交叉。参观路线不宜过长,应适当安排中间休息的地方。另在展览空间内外环境还应设置完备的交通标识系统,从展馆外部的交通标识,到展厅的疏散通道、服务措施,以及展厅入口,都应设有展馆平面示意图等。
5)展览空间内部环境为充分利用其大空间,许多展示陈列空间的设计都能满足多功能的使用,如会议、演出,甚至体育比赛等。在复合型展示陈列空间内部进行的文艺演出,一般是以流行音乐、大型歌舞等对视听条件要求不甚苛刻的文艺形式为主。文艺演出观赏区通常为单向,看台单侧布置较好。而能进行万人比赛的大型复合型展示陈列空间,还能进行体育比赛,以尽可能提高展览空间内部环境空间的利用率。
2.会议部分的设计
会议空间是会展建筑的另一重要空间,其设计应以适应不同会议形式与规模的需要来设置,所占面积比重也不等(图7-20)。其设计要点为:
1)作为会展建筑的会议空间,进行其建筑与内部环境设计首先需区分其会展建筑会议空间的服务性质,即是“会”与“展”并用,还是“会”附属于“展”。前者会议空间通常较大,常在1000~3000座之间,它们除为展览会开幕式、大型会议等提供场地,还单独接待各种活动,如专门的会议、演出等。为此,会议空间内部配备的音响等设施及装修应相当规范、专业,座椅也常为剧院式的。而那些将会议空间与展览空间合并的建筑,也应基于这种使用规律而设计;后者会议空间是专为展览期间举办会议而设置的,从使用频率的角度出发,其规模多在250~500座之间,而那些更大的会议活动则到附近城市设施中另行租用,而为了提高会展建筑服务的档次,这些配套会议空间内部也应配备常规会议设施所需的音响视听、照明、同声传译等设备以及相应的服务设施,同时,为提高其利用率它们又常设计为多功能的形式。
图7-20 会展建筑内部会议空间环境
2)对于会展建筑的会议空间内部的基本功能来说,不同的会议使用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厅堂布置形式。国外的会议形式较为灵活和自由,一般在会场外的休息厅设有咖啡、饮料和小食品供应,与会者可以随时自由出入,因此会议厅的座席排列并无特殊的要求,甚至可以采用活动座席。国内的会议活动较为正式,会议空间内部的布置方式也显得较为庄重,且座椅排距都比较宽,每座需配有书写桌及专人服务的走道。
3)一般会议分为报告性会议、讨论性会议及宴会三种,其会议空间内部的设计应依据这三种会议的特点来进行。通常用于报告性与讨论性会议的空间内部,应设置隔音效果好、尺度各异的会议厅室,座椅布置形式可以采用议会式或行列式,并配备必要的服务房间。而用于举办宴会的空间内部,由于多用于欢迎来宾或进行某些庆祝活动,其内部装修应典雅大方,座椅布置形式要灵活多变。若宴会规模较大时,还可借用展览空间来举行。
4)为提高会议举办的级别与档次,在会议空间内部应布置完善的会议设施,包括同声传译系统、录像设施、幻灯与投影仪放映设施、音响设备及调光系统,以满足现代会议空间内部对其使用上的需要。另座椅的布置形式是其适应不同会议形式的关键。设计中应注意会议空间内部活动座椅的设置必不可少,它可使会议空间内部迅速达到正规会议布置的需要。同时,还能为宴会式布置等形式的转换提供便利的条件。
3.辅助部分的设计
会展建筑及其内部环境的辅助部分包括会展服务、交通及餐饮、娱乐、健身等空间,其设计要点为:
(1)服务空间
会展建筑及其内部环境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在其规模和数量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对使用的方便性和高效率的组织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7-21)。各种辅助性空间被逐渐引入建筑内部,并将其划分为基本使用空间和附属设备空间两大部分,这种对建筑空间职能的明确划分,使得会展建筑的功能日臻完善。为此,在服务空间内部设计中,其服务用房的柱网尺寸宜加大,并依据其需要予以灵活分隔使用。其中服务空间内部的柱网尺寸宜采用9m×9m,层高4.2m,地面荷载1t/m2,这样的空间尺度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不但可以很好地满足各项业务服务、生活服务的功能需求,而且对新功能的注入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所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技术指标。
图7-21 会展建筑及其内部环境的服务空间实景(www.xing528.com)
1)会展建筑内部入口大厅签到处环境 2)会展建筑内部导展服务台环境
图7-21 会展建筑及其内部环境的服务空间实景(续)
3)会展建筑内部出租办公室环境 4)会展建筑内部附设客房环境
(2)交通空间
会展建筑及其内部环境多为面积较大的空间,其内部用于交通的空间包括门厅、休息厅、走道、楼梯、电梯等空间设施,并且随着会展建筑的社会职能角色逐渐发展转变,其内部交通空间的规模越来越大,担当的职责也更加丰富多样,设计应注意内部交通空间(门厅、过厅、休息厅、楼梯、电梯等)之间的联系要方便(图7-22)。出入口要明显,室外交通道路要顺畅,运输路线不应干扰参观路线。会展建筑为多层空间,应设有供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使用的电梯和运输展品的专用电梯。
图7-22 会展建筑及其内部环境的交通空间实景
1)香港会展中心建筑入口空间 2)香港会展中心建筑内部门厅 3)香港会展中心建筑内部自动扶梯 4)香港会展中心建筑无障碍步道
(3)餐饮、娱乐、健身等空间
会展建筑及其内部环境的附属配套设施还包括餐饮、娱乐、健身等空间,它们不仅丰富了现代会展建筑的内部环境构成内容,还为会展建筑内部空间适应性的多元发展提供契机(图7-23)。其设计中需依据会展建筑及其内部环境的设置要求及具体空间条件予以布置,从而既能满足会展活动举办时的服务需要,还能适应其日常的经营要求,以把握好其内部环境空间的应用和多种经营的进行。
图7-23 会展建筑及其内部环境的餐饮、娱乐、健身等空间实景
1)会展中心内部环境附设的餐饮空间 2)会展中心内部环境附设的咖啡厅 3)会展中心内部环境附设的娱乐空间 4)会展中心内部环境附设的健身空间
4.室外部分的设计
会展建筑及其室外环境包括停车场地、入口广场、户外展出表演场所、建筑中庭与庭院空间等内容(图7-24)。其设计要点为:
1)会展建筑作为城市中开放的公共活动场所,并通过室外环境与其城市产生动态的联系,并把城市活动引进到建筑中来,其核心就是引入城市交通和人流。而在会展建筑的开发中,应尽可能使建筑的内部交通直接或通过外部空间间接与城市交通系统联系,从而减少其相互之间的影响;此外,户外展出表演场所是将会展内容融入城市的展示陈列方式,也是展示陈列空间的外部拓展,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域的会展建筑,其外部环境中的会展内容展示陈列,能够更好地起到吸引人们关注的作用。
图7-24 会展建筑及其外部环境空间实景
2)会展建筑中的货物流线主要指展品的运入和运出。展品由专用货物入口进入后,其流线为:入口—专用道路—货物装卸区—货车停放场地—集装箱堆场与仓库—出口。其中货物装卸区应保证有一定的面积,其宽度需满足多辆货车同时装卸,进深至少保证30m。由于布展、撤展时装卸货品比较集中,尤其是撤展时间极为有限,该场地的宽敞程度将是影响装卸货效率的关键因素,故在其室外环境设计中要重点考虑。
3)会展建筑及其室外环境停车组织问题,国内和国外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国外停车是以小汽车为主,国内的停车除部分小汽车外,多数为大型客车。为此,在其室外环境设计中把握好停车场的建设规模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设计问题。通常大型会展建筑其室外环境常设有大量的停车设施,若停车场建在地下或屋顶,则必须在停车场设有电梯和主要展厅相通,且须有一系列标识指示方向。
4)会展建筑及其中庭与庭院空间,不仅具有交通组织的作用,其本身还是一个公共活动中心,并成为会展建筑中综合性多用途空间的一部分。它不但是人们彼此之间碰面的场所,若附设餐厅、酒吧、娱乐和商店等服务设施,即能为人们的交往活动提供适当的物质条件。此外,中庭大厅宽敞的开放空间也可用来举办各种仪式庆典、表演和产品展示等活动,直至作为展厅的延伸部分,这些空间也是应纳入会展建筑及其室外环境精心考虑与设计的范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