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涉及一些与设计有关的设备与设施的配置问题,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些相关的设备与设施通常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并通常由相关的专业人员设计安装。但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室内设计师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才能保证在设计中正确使用这些设备与设施。一般情况下,这些设备与设施主要有室内使用的给水排水设施、通风换气设备、冷暖空调设备、电气设备、卫生设备等。随着建筑与室内设计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尤其是“智能化”概念的引入,各种电子设备与设施在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广泛运用,自动化的信息控制和处理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这些都要求室内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以保证这些设备与设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1.建筑室内空间给水排水设施
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无论是居住建筑还是其他用途的建筑,水的供应及污水的排放都是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在建筑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与给水及排水有关的设施和设备也是设计师要考虑的问题。
(1)建筑室内空间给水设施
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给水系统的任务是将来自城镇管网(或自备水源)的水输送到室内的各种配水龙头、生产机组和消防设备等用水点,并满足各用水点对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给水的设施与给水的方式有关。通常的给水方式有水道直接供水、高层水箱供水和压力水泵供水、分区与分质供水等几种方式。
与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有密切关系的是与用水有关的主要设备,包括有水槽、洁具、热水器、阀门(龙头)、供水水管、蓄水水箱等。建筑室内环境消防供水的设备还包括有室内消火栓、消防水箱、雨淋喷水灭火系统与水幕系统等设备。
(2)建筑室内空间排水设施
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给水系统的设计,不仅应使污水、废水迅速、安全地排出室外,而且还应减少管道内部气压波动,使之尽量稳定,防止系统中存水弯、水封层被破坏,并需防止室内排水管道中有害、有毒气体进入室内。而建筑室内空间环境排水的设施也与污水的种类及处理方式有关,如从大小便器中通过粪管排出的污水、从厨房水槽、浴室浴池和洗脸盆中排出的污水、从屋顶、庭院排出的雨水及需经特殊处理的从工厂、实验室等处排出的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等,不同的污水及处理方式需要不同的设施及设计、安装方式。
排水主要设备,包括有室内各类使用器具的排水水管、排水立管、雨水排水水管、污水处理池等设备。在进行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设施在安装、使用及维修过程中必要的条件,如在排水直管的长度达到一定标准时(如长度为管径的300倍时),必须设置检查井,以方便检查及维修;各种排水器具上必须设置水封或防臭阀,以隔绝来自排水管的异味和害虫。
2.建筑室内空间通风换气设备
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的通风换气设备,其作用主要是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并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以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
而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的通风换气设备可分为“自然换气”和靠送风机、换气扇强制进行的机械换气两种方式(图4-27)。其通风换气的设备主要有螺旋桨式换气扇、离心式换气扇、厨房用换气扇、空调换气扇等类型,其性能、作用与使用部位置各异。其中:
螺旋桨式换气扇必须安装在与外界相接的墙壁上,它风量大、噪声小、耗电低、价格低、安装简便、清扫维修容易。但它的安装占用了墙面,影响窗帘、家具等装置,另外还需要很大的室外风斗,影响建筑外观。
离心式换气扇安装在吊顶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从吊顶里排到室外。由于它在外墙壁面的排气开口处采用的是弯形帽头和管状风斗,小巧精致而不显眼,因此并不影响建筑的外观效果。
厨房用换气扇安装在厨房灶台,采用的是局部换气方式,只是局部换气难以把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净,因此需将局部换气和整体换气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图4-27 建筑室内环境通风换气设备
1)利用风压、热压形成的自然通风与管道式自然通风系统 2)全面机械通风系统
空调换气扇的安装有墙面埋入型、墙壁悬挂型和天花板埋入型等方式,可根据建筑室内环境特点及安装条件进行选择。
3.建筑室内空间供暖与空调设备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变化极大。要创造舒适的建筑室内空间环境,除了充分利用建筑的朝向、通风、保温材料等因素外,在许多情况下还要用技术的方式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供暖与空气调节,以改便人们夏季与冬季在建筑室内环境中生活、工作、学习与休息的条件。
北方城市冬季常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用蒸汽或热水为室内提供热源。而南方城市则主要利用以电为能源的空调设备调节室内气候。其建筑室内环境供暖与空调设备分别为:
(1)建筑室内空间供暖设备
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的供暖设备依其供暖热源和散热设备的相对位置可分为集中式借助供暖系统与局部供暖系统两种。其中前者的热源和散热设备是分开安装的;后者的热源和散热设备则同在一个房间内。根据散热设备散热方式的不同,供暖可分为辐射式供暖与对流式供暖两种。而在集中供暖系统中,根据热媒的不同又可分为热水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与热风供暖系统三种形式,其供暖设备也各有区别。
(2)建筑室内空间空调设备
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的空调设备主要有冷热源集中于一处再输送到各个房间的中央式空调及每个房间分设供冷供暖空调的分散设置两种方式(图4-28)。其空气调节末端设备主要有窗式、分体式、多分体式、柜式、顶棚式、单独式、集中式(中央空调)等种类。其中:
图4-28 建筑室内空调设备系统
1)中央式空调设置形式 2)分散式空调设置形式
窗式空调器:具有自动调节室温、噪声低、体积小、安装简便、重量轻等特点,主要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实验室、医院、旅馆等处。
分体式空气调节器:有用微电脑控制,能避免过度冷却或供暖所造成的能量浪费。主要有挂式、吊式、落地式、吸顶式、复合式等种类,适用范围更广。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它属半集中式空调器系统,克服了集中式空调系统大而粗和局部空调噪声高的缺点,并且有节能、防灾、低噪声运转的功能,其种类有SF型(立式明装)、SFR型(立式暗装)、SC型(卧式明装)、SCR型(卧式暗装)等类型,可用于办公大楼、宾馆、饭店、医院、广播电台、机场、地下厅室、车站等地方。
(3)建筑室内空间空调设备安装设计要点
建筑室内空调设备的设置与室内设计也有直接的关系,一般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建筑室内平面的形状、天花的高度与形状。设置室内空调机一般注意以下几点:
1)空调机的出风口应当安置在室内的中轴线部位,以使空气能均匀流动并避免家具的遮挡。(www.xing528.com)
2)在较大的空间内采用中央空调时,应能够分区使用以适应不同的用途和区域。
3)空调器的周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维修、清扫等。
4.建筑室内空间电气设备
建筑室内空间电气设备是建筑的基本组成之一,它是指在建筑内部,为创造理想环境以充分发挥建筑室内空间的功能,所采用的所有电工、电子设备及其系统。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对建筑电气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建筑室内空间电气技术本身的发展又不断完善现代化建筑功能。因此,在一幢现代化的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就同时具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建筑电气系统。
(1)建筑室内空间电器控制系列装置
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的电器控制系列装置,主要包括室内火灾报警系统、电视共用天线(ATV)系统、广播与声乐系统、保安系统、SK——系列室内电器控制装置、调光装置及电动窗帘装置等。其中:
1)室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主要由各种类型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器及自动火灾报警器等组成,主要包括离子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区域报警接收探测器、集中报警器与自动报警器等设备。
2)电视共用天线(ATV)系统
它是将天线接收的电视信号放大、分配、传送给各个电视接收机的专用设备、主要由中央天线、天线匹配器、放大器、混合器、分配器、分支器、终端盒等部分组成,其详见表4-4。
表4-4 电视共用天线(ATV)系统表
3)广播与声乐系统
它主要由传声器、扬声器、组合扬声器、音柱、调频/调幅调谐器及磁带录放机等设备所组成。
4)保安系统
主要由闭路监视系统(CCTV)、室门监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设备所组成。
5)SK——系列室内电器控制装置
即指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集中于床头柜面板上的电器控制装置,有简单型、调频调幅钟控收音机型、自办闭路广播型、调频调幅立体声自动倒带收放机型等。
6)调光装置
指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用于室内灯光明暗调节的调光器,有墙壁暗装型与壁挂型两种,可以根据建筑室内的各种功能需要进行布置。
7)电动窗帘装置
即指DCL——1型自动窗帘装置,它是采用线性电机将旋转电机按平面展开,原旋转磁场即转变为周期性按直线运动的磁场,由电磁感应原理在铜管中产生涡流,涡流磁场即转变为周期性按直线运动的磁场,在铜管中产生涡流,涡流磁场与电机原边线圈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直线运动,可广泛用于宾馆、饭店、影剧院、科教用房、医院及其他公共场所。
(2)建筑室内空间相关电子设备
随着电脑网络及传感技术在建筑室内环境中的运用,建筑室内空间环境“智能化”已日益成为现实(图4-29)。目前能够实施的智能化技术包括以下内容:
1)对室内设施进行的监测、表示、控制的设备
利用传感技术实施对各种室内设施和设备的监测、表示、控制等。如电表、燃气表的自动抄报;燃气泄漏的报警;空调、锅炉及照明灯具的控制等。
2)防盗、防灾等安全保障设备
利用电脑自动监控、感应、报警等设备,可以在建筑室内空间实现安全防范的多重设置,以增强室内空间的安全性。
图4-29 建筑室内环境“智能化”监测、表示与控制设备系统
3)通讯与网络技术设备
通讯与网络技术设备的运用,可使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并可能实现远程的控制。电话与内部对讲机为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而电脑及网络技术则是办公自动化必不可少的前提。另一方面通信技术及电脑网络也为室内环境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许多可能性,因此在设计时应当为电脑网络预先设置足够的接口并为布线提供方便。
除此之外,随着建筑室内空间使用功能的不同,其室内环境的配套设备也各不相同,所有这些则都有待设计师们在具体的建筑室内空间环境工程设计实践中去认识与了解,直至达到正确地选用与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