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到2018年,上海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22所,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各11所。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院校4所,省级特色院校6所,全日制在校生11万人左右。
调整专业结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更加合理,有力支撑了上海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2018年《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修订草案)》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条例首次规定了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并新增“校企合作”专章,使上海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育质量更好地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018年,上海职业教育继2012年后又开展新一轮的专业结构布局调整,聚焦“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要求,着力服务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需求。一是加紧布局新兴专业,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人工智能、大飞机制造、大数据等领域相关专业;二是调整关闭部分老专业,如中、高职学校现有的金融类专业逐步调整关闭并且不再新增,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仪表安装等不符合上海产业发展的专业也予以关闭,这一年来已调整关闭了10%近150个专业点;三是扩大紧缺人才培养规模,针对已有专业设置但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如学前教育、养老护理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领域,通过新增专业点、扩大培养规模、加强在职培训等方式,加大培养力度和规模。
2018年,上海高职院校共开设专业214个,专业点549个,覆盖高职教育19个专业大类。全市425个专业点对接第三产业,占专业点总数的77.4%,就读学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80.9%,较好地支撑了上海服务产业的发展。2018年新增专业43个,与上海当前大力推进的金融、旅游、学前教育、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航空航天、商业服务、创意设计等领域高度相关。2018年,上海高职院校共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44个赛项,共获116枚奖牌,其中有10枚金牌。
上海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智慧教学研究与实践,开发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鼓励教师充分、合理地运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促进教学的智慧化和有效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招生就业、教务、实习实训、质量监控、人员、物资、经费、环境状态等各类信息的详细记录、统计和分析,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上海创新产教研融合体制机制,推进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生产性实训基地三大平台建设,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水平。深化15个市级产教研协同基地建设,建设8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校企合作专业数占比58.7%,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达66.9%。
2018年,上海高职院校有毕业生37342名,就业人数为36526人,就业率为97.81%。毕业生入职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4334元。毕业生中有2.6万名进入中小微企业工作,占高职就业人数的70%,缓解了中小微企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3000余名毕业生进入500强企业工作。(www.xing528.com)
图3-4 2012—2018年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元)[8]
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上海职业院校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在人员培训、实训基地、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项目。院校通过多方交流,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推进双边合作交流;通过在沿线国家建立培训基地,以援外培训形式培养当地所需人才;通过与企业合作,举办海外人才研修班,遴选职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教师作为专家授课,帮助沿线国家人才提升技术水平;通过联合开展学分转移、文化交流等项目,培养国际化人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与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合作开展“丝路书香工程”出版印刷人才培养教材编写,在斯里兰卡、纳米比亚建立了“丝路书香工程”出版印刷人才实训基地和非洲实训基地。
上海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目前,上海高职已与国外的8个国家开展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22个,获得23项国(境)外技能大赛奖项;高职院校在国际标准开发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开发了14个国(境)外采用的课程标准、2个国(境)外认可的专业教学标准。如,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标准被英国诺丁汉中央学院采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