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院师资建设研究:教师核心胜任力全面提升

职院师资建设研究:教师核心胜任力全面提升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这一时期,教育部、财政部于2011年和2016年实施两轮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

职院师资建设研究:教师核心胜任力全面提升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加快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2010年1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提出,加强加快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补充步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校长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随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此后,有关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见表2-5)。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进入深水区,重点是加强师德师风培育,全方位推进教师胜任素质的提升。

表2-5 2010—2017年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文件

续表

续表

(一)重视师德师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根据胜任力洋葱模型,核心胜任力要素对一个人的长期绩效具有决定作用。师德是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属于胜任力的核心要素。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对于教师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是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绩效的关键

2012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等。2013年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部发布《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师范生培养必须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在职教师培训把师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记入培训学分。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摆在首要位置。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专门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原则、要求和主要措施做出规定,切实明确高校师德建设的主体。201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位,贯穿日常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

(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持续强化教师胜任力提升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的实施,是我国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教育部、财政部于2011年和2016年实施两轮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第一轮(2011—2015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主要开展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训以及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方式有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并选拔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国家级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方式,实行小班教学、分组训练。

高职教师培训方式分别有国内、国外和企业顶岗培训。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先进教育技术和课程开发手段,熟悉相关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根据培训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有集中培训、企业实践、小组研讨等。(www.xing528.com)

2016年新一轮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包括职业院校教师示范培训、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合作等。其中,职业院校教师示范培训包括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卓越校长专题研修等。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包括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紧缺领域教师技术技能传承创新、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等。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的持续推进,为更多教师提供了培训的机会,培训的针对性更强,促进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明确不同层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具体内容

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由于培养技能人才的规格不同,对教师专业胜任力的要求也不同。随着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相关政策对中职学校教师和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做出了规定。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应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了解,并结合企业实践改进实践教学。高职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内容包括:学习掌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发展趋势、前沿技术研发、关键技能应用等领域,以及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应用技术需求等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推进企业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结合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和途径,发掘学校技术服务企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可以看出,对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内容的要求比中职学校教师更为复杂,内涵更加丰富,特别强调了高职院校教师对企业前沿技术研发、关键技能应用等领域的学习和掌握。

(四)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从多领域对教师胜任力提出要求

专业标准是由专业标准化主管机构或专业标准化组织批准、发布,在某专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胜任力的基本要求。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出台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2013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3个维度、15个领域、60条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中职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布为中职教师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推动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职教师专业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培养理实一体、德业双修的卓越中职教师

针对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为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教育部积极推动开发能有效提升教师胜任力的培养课程和教材。2013年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组织具备条件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具体包括88个专业项目和12个公共项目的成果。[4]

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2014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建立模块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高校应联合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学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