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齐是南朝四个王朝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仅存23年(479—502年)。
萧道成像
萧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字绍伯,小字斗将,原籍东海兰陵人(今山东枣庄市峄城镇),他的高祖萧整在西晋末年,迁居到晋陵武进县的东城里(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东晋在这里侨置兰陵,所以也称他是南兰陵人。史书上说他是汉代萧何第二十四代孙子,他自己则称他出身“布衣素族”,就是普通百姓家。这个出身低微的小人物是怎么成为一国之君的呢?
萧道成的家是宋武帝刘裕继母孝懿萧皇后的远房亲戚,多少沾了点刘宋的外戚关系。他的父亲萧承之,在刘宋时,凭借打仗立下的功劳,做了南泰山太守,封晋兴县五等男。萧道成也是凭着自己作战勇敢,有谋略而逐步由下级军官而发展起来的。到宋明帝时,为冠军将军、行徐州刺史,镇守淮阴。后又升为南兖州刺史,为朝廷镇守北部边境。
萧道成在南兖州招募勇猛之士和有才学的人做他的死党,发展自己的势力。宋明帝认为,萧道成任南兖州刺史时间太长了,影响过大,对他有些不放心,再加上民间传言萧道成容貌特殊,有天子之相,便让他回朝做黄门侍郎、越骑校尉。萧道成闻讯后,非常害怕,知道此番入朝,凶多吉少。他伪造北魏要进攻边境的假象,乘机留在南兖州。后来,又有人说萧道成通敌北魏,明帝便派吴喜带银壶酒前去观察。萧道成以为皇帝想赐毒酒让他自尽,惊恐万分,想偷偷逃跑。吴喜见萧道成吓成这样,认为萧道成没有反心,便告诉他这酒里没有毒。为了让萧道成相信,他自己先喝了一口,萧道成这才放下心来,逃此一劫。
吴喜回京后,向明帝保证萧道成决无反心,明帝还是放心不下,不久便将萧道成召回朝,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解除了他的领兵权。
明帝刘彧死后,让尚书令袁粲、护军将军褚渊、中领军刘面力等辅政,褚渊与萧道成关系非常好,他推荐萧道成为右卫将军,与他一起执掌朝中机密,从此,萧道成便进入了刘宋朝廷的中枢集团,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刘宋宗室的骨肉残杀,为萧道成夺权创造了机会,刘宋的宗室诸王死得差不多没几个了,没有人能再为朝廷卖命,保卫刘宋江山了,刘宋的皇帝只好把权力让给异姓别人了。宋后废帝刘昱时,由于他的荒淫残暴,曾先后发生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起兵攻入建康和南徐州刺史建平王刘景素在京城造反的事,都被萧道成领兵镇压下去。萧道成由此升为中领军,加尚书左仆射,掌握了京城禁卫军的领兵权。
后废帝刘昱觉得萧道成权力太大,想杀掉他。萧道成整天小心翼翼,内心想办法,伺机除掉这个暴君。他命手下将领王敬则暗中贿赂皇上身边的卫士杨玉夫、杨万年、陈奉伯等,想乘皇上不备,暗中下手。
477年(元徽五年)七月七日,后废帝刘昱在外玩耍了一天,晚上回宫睡觉时,想起当日是乞巧节,也就是牛郎会织女的日子,他想看看织女,可自己已喝得烂醉如泥,便让卫士杨玉夫替他看着,并说:“看见织女时要叫醒我,要是看不见,我就杀了你!”
刘昱继位后,出入无常。衙署和殿省门户,整夜不关,以备皇上随时出入。那些卫士们也统统呆在屋内不敢出来,因为在外面一旦被皇上碰上,就有掉脑袋的危险。所以,刘昱所住的仁寿殿门窗大开,没有人看守。杨玉夫和杨万年平时就恨这个暴君,再加上今晚的事,如果不杀了他,自己的性命就难保。所以二人乘无人注意,悄悄溜进仁寿殿,拿起皇上的护身刀,将正在鼾睡的后废帝一刀两断,取下他的项上人头,向萧道成汇报去了。
萧道成认为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便立年仅11岁的顺帝刘准为傀儡皇帝,从此便彻底地掌握了刘宋的朝政。他坐镇东府,加司空、录尚书事,又逐步地除掉政敌荆州刺史沈攸之、司徒袁粲和尚书令刘秉。萧道成再进位齐公、齐王。
479年(昇明三年)四月,萧道成认为自己做皇帝的时机已成熟,不再需要傀儡皇帝了,他命皇上刘准颁布禅位诏,令刘准让位给他。
一个月后,这位年仅13岁的小皇帝就被害死了。
萧道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定国号为齐,也称萧齐,改元建元元年,他就是齐高帝,仍以建康为都。
萧道成继位后,确实想有一番作为,他曾说:“如果让我治理天下十年,我能使黄金与土一样价。”
他在位期间,下令禁止大族王公将流民招募为部曲,安抚流民返乡,整顿户口,减免赋役,修建学校,尊崇儒学等等。
萧道成知道,刘宋之所以亡国,一是由于皇室骨肉残杀,削弱了自己的力量;二是上至皇帝,下到王公大臣,生活奢侈腐化,使国库空虚,百姓生活负担过重。萧道成从自己做起,提倡勤俭节约,并教育子孙要团结友爱。
萧道成以身作则,厉行节俭。过去,皇帝的衣服上常常佩戴一种叫做“玉介导”的装饰品,据说可以避邪。萧道成为表示自己节俭,叫人将玉介导统统打碎,不许再用。他还下令把后宫用金或铜做的器物、栏杆和门槛等,一律改成铁的。把内殿挂的绣花绫罗帐,一律改为黄纱帐。宫女们穿的鞋一律改为紫色鞋。皇帝銮驾上的华盖的镶金装饰品一律去掉。
482年(建元四年)三月,仅做了四年皇帝的萧道成寿终正寝了。临死前,他把太子萧赜叫到床前,再三嘱咐说:“刘氏如果不是骨肉残杀,我们萧家哪能得到天下。我死后,你对兄弟子侄要爱护。他们有过失,可以严加教训,千万不能杀人。这是我们萧家的一条规矩,不仅你要遵守,还要教育子子孙孙,世世代代要遵守。”
高帝萧道成死后,太子萧赜继位,这就是南齐武帝。他曾帮助他父亲取得帝位,做过州郡等地方官,有一定的统治经验。他牢记父亲临终遗言,既保持了节俭的作风,也没有杀害兄弟。在位十一年,继续执行萧道成的一些政策,如劝课农桑、减免赋役、注意学校教育、修建孔庙等,不过,在武帝萧赜统治期间,爆发了唐寓之领导却籍户的起义。
自从东晋以来,政府对设置的侨郡、侨县实行土断。经过多次土断,使侨民和当地土著居民一样,都编入政府的户口簿上。南朝的户口簿是用黄纸写的,又叫做“黄籍”,就像我们现在的户口簿一样。一家一户,上面写着人口多少,祖上做过什么官,任过什么职,有过什么军功,和哪些人家结过亲,是僧还是道,如此等等,记载得非常详细。政府就是根据这个“黄籍”,来区别哪些是士族,哪些是庶族,哪些人应该纳税,哪些人不该纳税。当时士族和有军功的人,不负担国家的赋役,和尚、道士等出家人也不负担赋役。
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富有的中小地主和商人。在经济上,他们绝不比那些士族们穷,可他们却不能像士族那样,享受种种特权,反而要像农民那样,负担各种租税徭役。他们很不甘心,他们就用钱买通管理户口的官吏,篡改户口。他们有的冒充士族,有的假报军功,有的还自称是出家的僧道,有的干脆不报户口或者人活着而在户口上写上死亡。
宋、齐以来,用一万钱左右,就可以买通管户籍的官吏,把户口从庶族改为士族。齐朝初年,虞玩之说,扬州九郡需要重新审查的户籍有七万一千多户,占扬州户口的一半。户籍的混乱,直接影响着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混淆了士庶门第的界线。政府为改变这种情况,就得进行检查户口,这叫“检籍”。通过检籍检查出来的篡改户口,得以免除赋役的户,称“却籍户”。刘宋时曾实行过检籍,但很不彻底。(www.xing528.com)
齐高帝萧道成对“检籍”工作十分重视,继位的第二年(480年),便派虞玩之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并设立“检籍”专门机构,建立专门的“检籍”制度,对那些被检查出来的假冒户,一律罚他们到边远的地方去作戍卒。由于检查户籍的官员贪婪,趁机进行敲诈勒索,真正假冒的没有查出来,不是假冒的却因为钱没给足,变成假冒的了。前面检籍,后面又篡改,使户籍制度更加混乱,也加重了对老百姓的骚扰,终于激起了唐寓之领导的以却籍户为首的起义。
唐寓之是富阳(今浙江富阳)人,看风水出身,一直从事宗教活动。485年(永明三年),他利用却籍户对政府的不满,聚集同党四百人,在新城(今浙江新登)起兵,先后攻下富阳和钱塘。在钱塘富人柯隆支持下,他于钱塘称帝,国号吴。三吴地区的却籍户和不堪重压的老百姓纷纷响应,队伍发展到三万人,占领了浙东一带。南齐政府对起义军一面分化瓦解,一面派兵镇压,最后,唐寓之兵败被害,这次反抗运动被镇压下去。不过政府也不再实行检籍,并宣布恢复宋末的户籍,实际上就是承认了冒籍的合法性,反映了寒人庶族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大族传统地位的动摇。
唐寓之的起义并没有对南齐政权构成太大威胁,齐武帝时期的统治还算安稳。493年(永明十一年)七月,武帝萧赜病死,皇太孙萧昭业继位。萧氏子孙再也想不起高帝萧道成的临终嘱咐,又重蹈刘宋的覆辙,大规模的骨肉残杀开始了。
武帝萧赜的太子萧长懋先武帝而亡,武帝的次子竟陵王萧子良富有才华,中书郎王融曾谋立子良为太子,武帝不听,立太子之子萧昭业为皇太孙,临终前,令子良辅政,而用高帝次兄萧道生的儿子萧鸾总管尚书,掌握实权,这就埋下了祸根。
萧昭业是个不学无术、无情无义、只知吃喝玩乐的浪荡子,自幼生长在深宫,既无统治经验,又无能力。但他会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早在未立皇太孙之前,他在他父亲面前装得非常谦恭听话,背地里却经常带着侍从出入花街柳巷,通宵达旦,淫乐不止。每当他没有钱时,便闯入富户人家强行索要,没有人敢不给。当他父亲死时,他在祖父萧赜面前又装成孝子贤孙。他对着父亲的灵柩痛哭不已,捶胸顿足,大放悲声,很是感人。而回宫后,却照样纵酒淫乐,欢笑如常。
在萧赜考虑立接班人时,萧昭业费尽心机,终于骗取了祖父的厚爱,将他立为皇太孙,成为皇位继承人。萧赜病重期间,萧昭业时常去问安,每当萧赜谈到后事时,他都装得悲伤不已的样子,这就使武帝萧赜更放心。萧赜临死前,嘱咐萧昭业说:“我死之后,五年之内,要把朝中所有的事都委托给宰相,五年以后,就不要再将朝政委托他人,如果你亲政后,没有建树,也不至于怨恨了!”
萧赜一死,萧昭业便不再是祖父面前的那个萧昭业了。他祖父的尸体还停放在宫中,他就到后宫淫乐去了。
萧昭业继位后,别看他没有什么能力,权力欲却非常强,嫉贤妒能。他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曾想立竟陵王萧子良为帝的宁朔将军赐死,萧子良也忧愤而死。后朝政大权都落入西昌侯萧鸾之手。494年(隆昌元年),萧鸾废萧昭业为郁林王,不将他杀死,立昭业弟弟昭文。这只是个傀儡皇帝,一切都听从萧鸾的摆布。
萧鸾自己不登皇位,暂时立个傀儡,是因为当时萧氏宗室王都健在,势力很大,他们都是萧鸾登上皇位的大敌,于是,他决定先除掉宗室诸王,然后再称帝。他先后杀死随王萧子隆、鄱阳王萧锵、晋安王萧子懋、安陆王萧子敬、晋西王萧、桂阳王萧铄、江夏王萧锋、巴陵王萧子伦、衡阳王萧钧等。剩下的宗室王不是依附萧鸾,就是幼弱之辈。政敌铲除之后,萧鸾便废昭业为海陵王,自立为帝,这就是南齐明帝,不久,又杀死海陵王。终明帝一朝,高帝、武帝的子孙差不多都被萧鸾杀死,后来明帝的子孙,除早死的外,也都被杀死。
在刘宋、萧齐两个王朝宗室骨肉残杀中,有一种人起到很坏的作用,那就是皇帝们的耳目——典签。
在秦汉的职官中,没有典签这个名词,据学者考证,它大概始于魏晋。当时地方府州的官吏们,在讨论公事时都要做记录,参加会的人都必须在记录上签名,负责记录签名之类杂事的小吏,叫典签。他的地位非常低,是五品官下属的杂役小吏。
刘宋建立政权后,鉴于东晋一朝,大族掌握地方重镇的兵权,与皇室共天下的教训,在地方削弱大族兵权,派皇子宗室王到地方出镇。最初有的皇子比较幼小,便让典签负责照顾皇子的饮食起居。后来,出镇地方的宗室王势力不断加强,他们不断起兵造反,威胁中央政权的安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益紧张。尤其是宋孝武帝刘骏,他自己就是由江州刺史起兵,由藩王变成皇帝的。他不愿意别人效仿他,他一面削弱方镇诸王的权力,大杀宗室王;一面从自己身边挑选值得信任的小吏,派他们到诸王方镇,监视地方方镇的行动。这时的典签官品为七品,完全成了皇帝派往各地监视控制方镇的耳目了。别看典签官品低,但权力极大。地方方镇向中央上报公事,必须取得典签的签字。有些典签一年之内,多次回京,向皇帝秘密汇报地方官的好坏,皇上也就把这种汇报当成提升和退黜地方官的根据。终刘宋一朝,典签的权力还没有发展到控制地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地步。萧齐代宋,萧氏为防止后代骨肉残杀,重蹈刘宋覆辙,齐高帝和齐武帝大力提高典签的权力,想通过他们,控制地方宗室王的力量,防止骨肉残杀。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后代竟利用典签去杀死他们的政敌,宗室诸王。
萧齐时的典签权力大得惊人,他们可以说是无事不管。在齐武帝萧赜时,他的四儿子巴东王、荆州刺史萧子响实在忍受不了典签吴修之的控制,杀死吴修之,在江陵起兵造反。
明帝萧鸾更是充分发挥典签的作用,并让他们充当诛杀宗室王的刽子手。他秘密召集典签们,让他们严控宗室王,不许他们与外人接触。巴陵王萧子伦镇守琅玡,兵力很强。萧鸾便把他的典签华伯茂找来,商量怎样除掉萧子伦。华伯茂说:“您要是派兵去解决他,恐怕事情更不好办。若是让我来处理,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
萧鸾便把这件事交给华伯茂。果然,萧子伦乖乖地喝下了华伯茂为他准备的毒酒。看到主帅被典签杀害,左右侍从竟没有一个人敢说。萧鸾派人去杀湘州刺史、南平王萧锐时,萧锐的部下周伯玉聚众反抗,群情激奋。但典签一出面呵斥,众人便安静下来,萧锐束手被杀,周伯玉也难逃一死。建安王萧子真在被典签追杀时,吓得钻到床底下,苦苦地哀求,说如果能免他一死,他情愿做奴隶。典签柯令孙毫不为他的乞求所感动,一刀砍死萧子真。
由此可见,典签不仅是皇帝的耳目,也是皇帝的杀手。典签的权力到萧梁时,就逐渐地削弱了。
齐明帝即位后,不仅大杀宗室王,而且还残杀大臣,尚书令王晏为他夺取帝位,曾立过汗马功劳。萧鸾并没有放过他,不仅杀了他,还将他的弟弟广州刺史王诩及他的两个儿子一并杀掉。萧鸾的滥杀,引起持节都督、会稽五郡诸军事会稽内史王敬则的恐慌,他知道,明帝早晚会杀掉他。这位萧齐开国老功臣被逼无奈,只好起兵造反,后战败被杀。
498年(永泰元年)七月,明帝萧鸾病危,他立遗诏,令徐孝嗣为尚书令,沈文秀、江韦占为仆射,江祀为侍中,刘暄为卫尉,让太尉陈显达统掌军事和内外政事。临终前,他再三叮嘱太子萧宝卷说:“凡事要先发制人,不可落人之后,否则后悔不及!”
明帝萧鸾死,太子萧宝卷继立,他就是东昏侯。
萧宝卷更是个荒淫残暴的昏君,自幼便不喜欢读书,只知道游玩放荡,奢侈无度。他继位后,遵照父亲先发制人的遗训,先后杀死六位辅政大臣,即始安王萧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尚书仆射江祐、右将军萧坦之、侍中江祀、卫尉刘暄。老将陈显达、崔慧景被逼造反,也兵败被杀。萧宝卷除掉辅政大臣后,以为自己尽握朝权,可以高枕无忧了。他彻夜淫乐,不理朝政。大臣们的奏章堆积如山,偶尔随手画画,有的干脆让宦官用来包裹鱼肉,拿回家去。他整日东游西荡,所经道路,一定将居民赶净,路上所遇之人,一律杀死。
500年(永元二年),雍州刺史萧衍在襄阳起兵。501年,在江陵立萧宝融为和帝,改元中兴,自己率兵攻入建康,杀死萧宝卷。502年(中兴二年),萧衍自己即位称帝,国号梁。
至此萧齐灭亡。萧齐从萧道成称帝到萧宝卷被杀,只存在23年(479—502年)就灭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