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研究生学生工作部部长高云这样看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正常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年龄在23-25岁间,而博士一般在26-30岁。有研究认为,过了25岁成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基本成型,已经过了可塑期。在研究生阶段,取消了形势政策、思想品德修养相关的课堂教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放养’‘散养’状态;我们强调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但导师教学科研压力大,几乎无暇顾及。研究生阶段也配备辅导员,但这支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随着研究生扩招政策实施,在学期间学生承受着学业、就业、情感和心理压力,一些特困生还有经济压力,这些压力使得本科时形成的价值观不断扭曲,许多学生陷入迷惘无助中;网络提速、微商普及,舆论热点纷呈,这些都牵动着学生敏感神经,等等。这个阶段思想政治工作更不能完全放手。研究生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既不能照搬本科教育的内容形式,也不能违背研究生培养的规律,否则,就会徒劳无功,事倍功半。”
1.思政工作的遵循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贯彻落实中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以及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按照《沈阳农业大学立德树人 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2015年党发[1]号)要求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常抓不懈,按照《沈阳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2016年党发[3]号)加强研究生党建,按照《沈阳农业大学年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工作要求点》(例如,沈农大党字2016年[3]号)开展落实。
2.思政工作的队伍。
王继成副校长分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火车头。从事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四支队伍,一是党委研工部,与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一套人马。二是10位学院分党委书记(崔润东、于永双、马彦龄、王刚、曹军、王丽娟、宋德群、孟祥龙、李晓安、王洪来),1位高教研究所所长(张艳)和3位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方永辉、赵裕国、左树强),他们负责分管学院研究生工作,这支队伍从二级管理以来,兢兢业业履职至今。三是14个学院(所)的专兼职辅导员15人(其中食品2人),研究生二级管理以来专职辅导员到目前是2人(郑丽瑶、候岱明)。四是以研究生会干部为主的研究生。
3.思政工作的载体
根据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融汇适宜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不断尝试和探索,其中影响最大、效果最佳的成功事例成为典范。
(1)研究生的学术超市
2013年11月初,一则由《中国教育报》记者刘玉、通讯员安俊学撰写的《沈阳农大研究生“学术超市”吸引学生淘宝忙》消息在人民网上刊出后,各大主媒网络纷纷转发,同时,《中国教育报》《辽宁日报》等也报道了沈农的这项创新活动:“沈阳农业大学教学楼114教室外,每逢周一、周三、周五的晚上,总会排起一条长龙,这些学生都是来逛‘学术超市’的。只不过,这里的‘超市’不是商品零售市场,而是研究生学术交流会,‘卖’的也不是商品,而是学术报告。
研究生一级管理下,“为什么要开办‘学术超市’?沈阳农大研究生院党总支书记张茂仁介绍,为了打造适合研究生‘口味’的校园文化,该校开办了‘学术超市’,把研究生的学术报告当成‘货源’,让研究生像进超市买商品一样参与到学术交流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学术报告,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思维展示给别人,学术交流的内容涉及学校研究生教学的各个专业方向。为了保障‘货源’的充足与质量,研究生院专门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专门负责‘学术超市’的运营。每学期初,科协都把本学期‘学术报告目录’发给全体研究生,大家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在每期报告中,还专门邀请相应的研究生导师作为点评人。‘超市’还特地推出了‘今日特价’,即发挥涉农专业的特点,结合社会热点,定期安排学术科普报告,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都能感兴趣、听得懂。从‘开张’到现在,一年来‘超市’共举办了112期学术报告会,460名研究生作了报告,1.3万人次参与学术交流”。
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超市活动,始自2010年5月8日研究生党总支发出的《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开展定期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的决定》。决定这样定义活动:“在学科专业、学术方向、实验室等层面定期开展的读书报告会、学术交流、实验报告以及学校不定期举行的高层次专家学术报告会的基础上,开展定期、定人、定题目、定场所的全校性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目的:开源以拓野,交流以弥新;宗旨:交流思想,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激励创新;原则:求实崇真、学术自由、思想交融、百花齐放。报告人为在校的硕士生、博士生,报告人要填写学术交流论坛申请表,申请报告题目、时间,由研究生科协安排课表。而且要求全体研究生党员、学生干部带头参加。
与《决定》同时发出的还有《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管理实施细则》《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申请表提交及审核流程》,对活动的组织、学术交流内容等都做了规定。如报告人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报告内容要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要求,符合时代和学术发展的客观趋势,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上力争通俗易懂,报告时,必须完全脱稿演讲,博士生报告控制在18-22分钟(幻灯片页数控制在25页)。《细则》规定做报告博士生及研二、研三的学生比例为8∶1∶1,重点鼓励博士生登上学术报告的讲台,并要求坚持原创性,杜绝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现象发生。研究生部管理科论坛部每周二、周四晚上对报告申请人进行海选,报告申请人要做3分钟的PPT展示和试讲。入选人的报告题目将挂在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网站,公示3天。
这项活动2010年由研究生部创办,2013年二级管理后下放到学院。其间得到广大研究生和导师的欢迎和好评,也备受媒体的关注和各高校的借鉴。学术报告会上,常常有一个学前年龄的小男孩坐在教室的边上,他的妈妈叫刘洋,是研究生院研究生管理科科长,晚上如果爸爸也有课,他就跟着妈妈,成为学术超市里最小的选购者。
(2)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
对2014-2016参加过“三助一辅”研究生的统计:“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现有在校博士研究生768人,硕士研究生2390人。近三年参与助教658人,占比20.83%,参与助管264人,占比8.3%,参与助研2836人,占比89.8%。”硕士研究生每月200-300元,博士研究生每月400元助研津贴的资金来源院是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经费;助管和类似于辅导员(研究生干部轮值)。岗位津贴,资金来源于研究生院基金,助教津贴则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审核安排。
研究生院年轻的主任科员高华主笔撰写一篇论文《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和兼职学生辅导员”工作实践与改革建议 ——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文中指出,沈农开展这项工作最早是在2004年,在2008年研究生部编辑出版的《研究生资料汇编》里能查到最早关于这项工作的记录,是2008年4月23日发出的研〔2008〕21号文件《关于侯庆君等19名同志为研究生学生工作助理的决定》。文件中明确这19名助理的工作职责是:“协助研究生部管理科和团委做好学生日常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聘任期为2008年5月至2008年10月”。文件附有19名学生分负11个学院和研究生部的名单。
张茂仁研究员曾将他在研究生部(院)工作形成的文件等汇集在一起,其中就收录了2008年7月18日发出的《关于聘任徐金凤等10名同志为首届研究生工作助理的决定》。决定中提到,8名同志为研究生部兼职辅导员,2名同志为研究生部学生工作秘书。聘任期从2008年7月至 2009年7月。
同一年聘任了两次学生工作助理,前一批助理只有5个月,显然带有临时性。张茂仁说,那一年H1N1禽流感发生,学校要求必须保证学生零感染,为保证全体研究生的健康,必须迅速组织起一支队伍,于是那个由学生党员和干部组织起来的助理,成为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生工作助理的首批。那一批学生助理由这些同志组成:侯庆君、谢建飞、徐奥、王媛、耿阳、张倩、肖隆君、张哲元、邢程程、王娇阳、张博、范治斌、廖世伟、张文博、王珺玲、鲁婷婷、吴玉梅、韩霄、裴久渤。这一年,研究生党总支举办了研究生学生干部培训,时任研究生会主席高华在学生干部培训中有一课:“我是怎样做学生干部的”。
到2014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教研[2014]6号)时,沈阳农业大学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10年有余。
高华在他的论文里这样记录这项工作:“2008-2013年,学校据每年招生人数及实际情况设定学生兼职辅导员的岗位,负责所带班级的各项具体事务,以及配合研究生院开展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其他管理工作。学校将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纳入研究生院院长助理的学生团队中,按照研究生学生会副主席以上学生干部进行管理,5年来共选聘64名研究生担任辅导员,弥补了学校研究生专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少的不足。2013年9月,随着我校实行研究生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由各学院负责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专任教师代替。2017年我校正在逐步建立研究生班导师(班主任制度),以期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那一时期,研究生一级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色彩纷呈。例如:2009年开展“绿色1+1科技支农”,“寒暑假致信给全体研究生、六级考生,全校导师”等活动;“学生干部走进历史教育基地、走进九一八历史博物馆”;2010年,开展“读一本好书、做一次学术报告、献一份爱心、带好一个寝室”“国学修习,卓越青春”等活动;2011年,开展“党史我来讲、主题党团日活动创意大赛”;“建党90周年,重温党史,抒我情怀,爱党爱国,知行合一大赛”,“评选我最喜爱的导师”,建立心理瑜伽广场,魅力女性培训班;2012年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辩论赛,“青春与十八大同行”主题团会;2011年至2013年建立起网络党支部,管理科科长刘洋副教授任书记,将那些暂时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中的党员关系都留在这里。实行党员双表制:研究生学年鉴定表和党员年终评价表。个人填写后,民主评议,支部书记签字……这些活动对研究生在校期间素质提高的作用不可小觑。
(3)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11项大赛
高云:“2015年,实践探索,举办研究生首届科技文化节;2016年,全面提升,在学校学术交流年、基层党组织建设年建设的同时,开展研究生学科技文化年建设。2015年、2016年年末,分别召开了科技文化节、科技文化建设年总结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做到有始有终。并将按照工作总体规划,在2017年,成果凝练,开展研究生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工程建设。‘博学强研、内外兼修,绽放青春风采,璀璨青春颜值,追逐青春梦想,建设强盛沈农’成为一届又一届沈农研究生的决心和信念。”
“把学生的兴奋点抓过来,合理建议主导研究生课余时间的分配,让他们无暇旁顾,是我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主管校长李天来院士曾告诉我:一定要让那些不肯、不敢、不愿开口的学生变得敢于、愿意、能够站在陌生人面前讲出他们的科研、学术、成长心得。搞科学研究不能没有交流,这和提倡默默耕耘并行不悖!”
一篇署名刘洋、高云、迟道才、高华的文稿,是这个平台建设的记录。沈农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学术能力、职业能力、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在研究生中搭建各类平台,实现研究生素质提升的“量体裁衣”,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平台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平台、学术能力培养平台、职业能力培养平台、人文素质培养平台、身心素质培养平台和实践能力培养平台。而支撑这些平台的活动就是紧锣密鼓的各类大赛。(www.xing528.com)
①搭建研究生英语口语大赛平台,提高研究生的思辨力与语言应用能力。
研究生英语学习已经长达十几年了,但实际水平却差强人意。为解决研究生英语口语表达弱,表达自信心不足和英语与专业学习脱节的问题,在研究生中举办英语口语大赛。比赛环节全面,内容贴近研究生学习生活,重在吸引和鼓励研究生突破自我,敢于表达;重在引导研究生学习英语自觉自愿。英语口语大赛迫使研究生强化口语练习,让研究生敢于、善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实际水平,营造一个语言氛围来增加研究生表达的自信。评委由导师队伍中有长期国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教师出任。他们与选手的交流和提示,常常是大赛的点睛之笔,让参赛者和观众立刻懂得“这样说”的不足,为学生敢说、能说、会说和说得好,提供了可借鉴的捷径。因为切合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实际,这项赛事一直是研究生院的保留赛事。
广泛的动员、全员参与、综合能力锻炼加之学校重金投入是研究生英语口语大赛的特点。2013年,沈阳农业大学在全体研究生中开始举办英语口语大赛,大赛分为学院初赛、学校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初赛侧重的是全员参与,比赛内容包括主题演讲、实战问题问答及即兴演讲等内容;复赛重在拔高与互相学习,百余名选手晋级有限的名额,既有实力的比拼又有相互的配合与学习;决赛是全面能力的展示,有情景对话、即兴演讲和主题辩论等内容,不仅考查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知识储备;决赛后依托校外语教学部开展后续的培养与培训,比如公共英语演讲课程、英语应用课程学习等。
连续举办四届的研究生英语口语大赛,受到了学院、导师和研究生的极大关注和参与热情。14个学院每次举办初赛,从选手报名、比赛到多名选手的培训,可谓全过程全方位,准备充分的200余名研究生参与到了大赛中,在研究生中掀起了学习英语的新高潮,也起到了督促大家锻炼英语口语的作用。复赛和决赛的举办,研究生院和外语教学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题目的选择、环节的设置到评委的确定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参赛选手首先从“我与英语”的命题演讲中获取了自信,从初赛、复赛到决赛,学生更多的是内心的成长和自我的突破。目前共计1100人次研究生报名参赛,达到了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②搭建研究生“职等你来”模拟招聘大赛平台,强化研究生社会适应力。
为了弥补研究生就业知识的缺乏,帮助研究生及早了解职场做好规划,借鉴世界500强企业面试环节,举办研究生“职等你来”模拟招聘大赛,邀请行业和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进行专业考核,模拟逼真的面试情景,让研究生在学校就能深刻感受职场氛围,督促研究生认真反思自己的学习与能力。
这是特别受研究生欢迎的赛事之一。行业和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人员来做评委,除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问外,还用最专业的压力面试挑战参赛者心理承压能力,既让学生了解社会、用人单位要求严苛的现实,也让学生们懂得跻身职场该做好哪些准备。这种专业考核,让全体研究生提前跻身入职考场,进而督促研究生认真反思自己学业与身心健康的缺欠,找到努力方向。同时,研究生院在聘请评委时,也适当考虑农大研究生可能进入的企事业单位,强化用人单位对农大学生素质的认可。
沈阳农业大学已经成功举办四届研究生“职等你来”模拟招聘大赛,1000人次研究生参与,选手构成从研一到博三。大赛内容包括自我展示、就业实战问答、无领导小组讨论、实力辩论和压力面试等环节,评委既有就业指导师,又有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为研究生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也为校企联合和校校交流开通了渠道,让就业单位很好地了解了沈农的毕业生,为研究生就业做了很好的铺垫。
比赛中全面模拟真实的招聘环节,对选手的简历进行了评比和指导;对选手的自我展示和实战回答进行了逐一的点评和指导;对选手在无领导小组讨论和实力辩论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一针见血的点拨;对选手在巨大压力下的应变力和内心强大度进行了现场测定。参与的选手直呼痛快,直接点赞!在比赛中学校也与禾丰、正大、华强和中化化肥等企业建立了联系,大赛中有的企业直接和选手签订了就业订单,大赛的举办也为学校研究生就业开辟了又一有效途径。
参与“职等你来”模拟招聘大赛的获奖选手宁崇、白燕、刘昌丹还代表学校参与了辽宁省职场精英挑战赛,获得了好成绩;参赛选手宁崇、周婷、赵华松等研究生受到了几个企业的青睐,获得就业的选择。 同时,大赛亦开辽宁省研究生职场大赛的先河,受到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的好评。
③创建研究生学术演讲大赛平台,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
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科水平的直观检验。针对研究生不注重研究结果的思考和分析的现象,针对研究生不能很好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的实际,针对部分导师不能及时指导研究生的情况,沈阳农业大学举办了研究生学术演讲大赛。
举办研究生学术演讲大赛,研究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中的新认识新体会用学术演讲的形式展示,实现除导师之外的老师的指导,也实现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互通有无的交流和合作,当然也在研究生中进行了一个潜心钻研的积极引导。学术演讲大赛不仅仅是几分钟的演讲,更是对读研多年的检验与指导。
赛前就研究生如何开展学术研究,如何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出色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举办“学术素质养成”讲座,研究生院邀请校百名优秀博士获得者、学校科研杰出代表园艺学院冯辉教授为300余名研究生做了专题培训,让学生掌握学术报告与学术演讲的侧重点,让学生明确如何在自己的专业中开展有效的研究。
大赛同样是以学院学科为基础,动员广大研究生参与,动员导师进行指导,14个学院举办初赛历时一个月,有的学院针对大赛还进行了专项的讲座和指导,使得大赛有的放矢。大赛共举办四届,共计700名研究生报名参与,学院初赛选手得到了除导师之外的其他专业老师的指导,复赛又获得相近学科老师的指导,决赛则是面对不同学科评委的提问和指导,选手们的表现越发精彩,也让观众们获得了一次既有科普又有深度的专业教育,大赛的举办受到了广大导师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辽宁省学位办的充分肯定。
沈农出版部原主任、作家、诗人王琦老师曾经几次担任大赛评委,她认为:“这是将学生逼上讲台的办法。各院都必须动员和组织学术演讲大赛,研究生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中的新认识新体会用学术演讲的形式展示出来,做得好,讲得好,还必须“演”得好!”这项大赛,台上是学生演讲,台下却是对导师培养实力的检验,参赛学生必须比平时更用心地大量查阅文献、拓宽研究思路,掌握本学科最新脉动,还要做好PPT,还要提高文字和语言表达水平。初赛评委由多学科导师组成,选出代表本院水平的选手进入全校学术演讲决赛。每年的决赛主管校长、各院领导和导师都是听众,评委由校内外不同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研究生院不仅设置优厚奖品(笔记本电脑等),还由校长亲自颁发证书。每年的赛事都是最受导师和研究生欢迎的节日。
除此之外,还有文献综述大赛、博文写作竞赛、学术之星评选、各种球类竞赛等等,目标是让每一位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两三项大赛,历练提高,成为合格人才。经过这些大赛的历练,沈阳农大研究生参赛水平显著提高,2016年沈阳市高校工委组织的首届科技文化节中,沈农在东北大学校区主办的“青春阳光两学一做”知识竞赛中,夺得一等奖。
(4)深耕细作国家公派留学项目
这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工作,也做出了从无到有的成果。据辽宁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反馈:沈农对研究生公派留学项目机遇的抢抓和重视是省内做得最好的院校之一。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留学研究生项目,是以服务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增强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为宗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科研机构或学科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的要求,坚持“个人申请、导师推荐、校院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刚开始,这项政策仅限于国家重点院校,2014年放开到其他院校。沈农是所有新放开院校中获批比率较高院校之一,获批率达到85%,而国家平均获批比例为50%,其中包括“211”“985”院校。这样高的比例背后凝聚了很多心血。研究生管理科当仁不让,每年认真组织开展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申报工作,沟通教育厅增加申报名额,下大力气动员讲解,找到校内有丰富留学经验的教授为申报学生修改申请书,请访学归来的青年教师为学生解读留学心得。连续三年博士联合培养申报人数逐步增多,并保持高获批率,先后已有30余名博士硕士顺利出国。2015年、2016年,研究生院请来国内最有经验的专家来校做辅导。研究生院要求博士生、免试入学研究生必须听取辅导,邀请导师出席讲座。辅导讲座在每年元旦前后举办,把学生举办圣诞、新年活动的兴奋点吸引到放开视野上来。之后,请顶级专家对申报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申报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资料直接发给辅导专家。送出国的博士生们和学校保持着密切联系。管理科科长刘洋负责和每一位学生交流。这种联合培养的博士生中,2016年年底已有4位最优秀者留校任教,成为学校教学科研未来之星。
(5)举办“春风杯”“收获杯”系列体育竞赛
研究生也同样需要强健的体魄。读了研究生就和运动基本绝缘的不合理想象是研究生院下定决心要解决的事项。不仅如此,还要借由引导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的一系列活动,搭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增进同学友谊,促进学术交融。
2015年、2016年的研究生篮球、排球、羽毛球赛事中都为研究生与自己的导师、辅导员老师共同联手、同台竞技设计了比赛项目,极大地促进和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情谊。
十一大赛事大大提升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毕业研究生的求职竞争力。2015年,沈农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3%,2016年达到了95%。从2014年开始,研究生院实行初次就业率达标奖励,从研究生院基金中出资,对达标的二级学院每年给予5000元就业经费奖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