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章制度建设中,沈阳农业大学在实践中有些科学性很强的独创。
1. 2005年研究生部制作的一张导师考核表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效益的提高和国家投入的增长,高校教师收入日益提高。1999年,在校研究生数为550人,2003年1716人,2005年达到2737人。1999年学校事业性经费支出仅为9984万元。到2003年,达到14657.6万元,2005年达到了20576.8万元。
1999年出台的《沈阳农业大学关于发放学科带头人校内津贴的通知》中规定:“学科带头人在任期内年度考核合格者,每月可享受50元的校内津贴”。在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研究生导师队伍也急速扩大,招收研究生工作量加大,使得一些导师招来学生却疏于管理,很多学生仅为导师自己的课题打工,而一些课题少或没有课题的导师甚至对学生放任自流。如何建立起导师的自律机制,改变导师重招生,轻培养,重申报、轻建设,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状,有效地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当时的研究生部主任汪景宽制订了一张导师考核表。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年度考核表
续表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年度考核表
续表
填表说明
备注: 1.除说明为当年时限外,各项指标统计时间为近三年。
2. A级标准要求各项指标全部达到要求,C级标准要求指标出现其一。
3.未被考核为A级和C级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被确定为B级。
4.导师年度考核满足B级条件,或仅因为课题层次和经费原因而考核为C级,如果其所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获省级及其以上级别优秀论文奖或所指导的研究生当年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农科和理学类SCI收录论文影响因子≥4.0,生物类≥6.0;管理类及人文社科类≥1.0;工学类≥0.5),该导师当年年终考核级别可相应提高至A级或B级。
这两张A4纸双面印制的考核表,将博士、硕士生导师工作分为7项,做了哪些,做到什么程度填入表内,没有成为A、C档的自然为B。同时,津贴的发放也跟A、B、C挂钩,A档津贴系数为1.2,B档系数为1.0,C档系数为0.8,这个考核办法中A、B、C三档没有比例规定,但各档次不仅津贴上有差别,而且也是招生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A为优秀,B为合格,C为不及格。连续三年考核为C档的导师当年不能招收研究生。2005年,这一考核方法得到实施,2007年,考核的第三年就有50多位导师不能招生。2013年,考核导师442人,其中A档122人,C档26人。
在研究生院学位科管理档案里一直留存着这张表。2016年印发的两张考核表是:水平研究论文(SCI、SSCI收录论文影响因子:兽医和理学≥6.0,农学≥4.0,经管和社科类≥2.0,工学类≥1.0,或各学科门类均在二区以上),该导师当年年终考核级别可相应提高一级(A级或B级)。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年度考核表
续表
填表说明(www.xing528.com)
备注:1.除说明为当年时限外,各项指标统计时间为近三年。
2. A级标准要求各项指标全部达到要求,C级标准要求指标出现其一。
3.未被考核为A级和C级的博士研究生导师,被确定为B级。
4.导师年度考核满足B级条件,或仅因为课题层次和经费原因而考核为C级,如果其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获省级及其以上级别优秀论文奖或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当年发表高
5.本指标体系是根据《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2016年6月修订)整理形成。
学位科负责人称,这张表一直沿用至今。2014年曾用过人事处统一印发的考核表,但因为针对性不及这张表,2015年又重新启用这张已经用了10年的导师考核表。
这张表的制作者汪景宽曾是陈恩凤教授的博士生,2002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曾在德国和英国做博士后及合作研究,1997年任研究生部副主任,2004年任研究生部主任,2007获得辽宁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先进个人,2008年遴选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012年任研究生院首任院长,2013年任土地与环境学院院长兼校国家重点学科土壤学的学科带头人。
2.将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
2012年,研究生院副院长周剑锋作为第一作者撰写了一篇题为“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论文。这是他主持的辽宁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项目“院校研究视域下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晶。
这篇论文选择安徽农业大学(省属重点农业高校)、沈阳农业大学(省部共建的全国重点高校)和南京农业大学(教育部所属国家“211”、“985”大学)对农科硕士研究生及导师进行问卷调查。选取了蔬菜学、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植物保护学等农科专业,发放硕士研究生问卷600份,导师问卷150份,其中,博士生导师48名,硕士生导师81名。调查发现,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不佳、校内学术交流氛围不浓等问题。这项研究分析“造成校内学术氛围不浓厚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培养目标中没有作明确清晰的要求。在沈阳农业大学农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在本学科范围内做3次以上的学术报告。然而,组织的时间、地点、参与者以及怎样准备学术报告、查阅哪些主要的文献期刊、如何监督活动的开展、如何考核农科硕士研究生在其中收到的实际效果等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高校研究生管理中没有重视不同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之间的校内学术交流,缺乏研究生校内学术交流的固定机制和平台,没有制定研究生校内学术交流的管理办法”。[1] 2012年出台的 《沈阳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基本要求及考核工作暂行规定》,也设计了专业实践计划、总结表和一张学生外出实践安全须知,改进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总结及学术研究中,1987年《教学研究通讯》刊载了研究生部副主任邓树芬的文章《教学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我校35年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2002年,沈阳农业建校50周年,研究生部主任金宝莲的文章《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探讨》刊载在《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她的另外一篇论文《强化过程管理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在学报上发表。2002年《高等农业教育》刊发了由汪景宽、金宝莲、于永双、张美华署名的《我校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对于学科建设的成就经验做了系统总结,并提出改进学科建设必要的7项措施:提高民主决策水平,制定和完善吸引人才优惠政策,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对外交流和加强经验总结。2004年,张美华、汪景宽、金宝莲署名的《做好学科建设经费专项投入管理》发表在《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该文总结了沈阳农业大学自1998年明确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学科发展以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科学管理、严格监督、保证专项基金的高效利用的管理原则。2005年,周剑锋、汪景宽、金宝莲、杨宇又撰写了《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一文,发表在《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该文特别提出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的建议,提出了管理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同时提出保证数据安全性、稳定性运行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
2007年,研究生部主任汪景宽主持了“关于建立研究生复试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课题,2010年,辽宁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研究生部副主任周剑峰承担了“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机制与途径”课题,2011年他又承担辽宁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项目,等等。2013年,研究生院做出规定,凡是撰写与研究生管理相关学术论文的本院工作人员都将受到一定奖励。2017年,研究生院学科建设科科长李益清博士撰写的《“双一流”背景下农林高校学科建设路径浅析》,获得了全国农林学位学科建设研究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研究论文一等奖。
3.成立研究生教学督导组
2014年3月,学校下发了《关于聘任张茂仁等19名同志为第七届教学督导员的决定》(沈农大发〔2014〕13号)。早在2001年,学校就成立了教学督导组,第一批督导员都是退休并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葛晓光、邱忠祥、卢学义、孟少春、田莉、杜宝惠、宋佐衡、刘俊明、刘世强、陈国庆。到2014年,研究生院聘任首届教学督导员。同年下发《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第六条为研究生教学督导的工作职责:开展研究生教学及教学管理督导工作;对研究生相关培养环节进行检查和评估;参与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的调研、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的检查评估;定期召开教学督导会议,汇集各种教学及管理信息,并向学校提交督导报告。张茂仁、王学英、张祖立、何莉莉4位教授专门负责研究生教学督导。研究生督导组成立两年间按照学校研究生教学工作要求和研究生院工作安排,深入课堂听课840门次;巡查、参加了春、冬季两季部分学科的毕业论文答辩,并对2014年春季应届毕业研究生答辩相关材料进行了抽查、核实;深入各个学院进行了研究生4项材料归档(开题、中期考核、答辩资格、预答辩)、中期考核检查;到校外研究生培养实习基地检查、调研14处,参加研究生培养基地开班及毕业典礼各1次;对14个研究生培养单位校内研究生教学资源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协助研究生院对各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审查、修改;审查修改了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调研并起草了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精品课评审标准;两年来,撰写调研报告6篇;参加了研究生、本科生4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巡考。还参加了研究生院安排的其他相关工作。
这支由资深教授组成的以强化管理著称的特殊队伍,在一段时间调研后尖锐指出研究生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研究生课堂教学尚不够十分重视,研究生课程的课表频繁变动,部分教师教学准备不充分,教学质量不高,部分研究生上课不认真,研究生缺课现象具有普遍性,除课堂理论教学外,其他培养环节差异大、部分学科研究生培养及材料归档不够规范等。在总结报告里还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2016年,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组又增加了李新华、张玉麟、王春平3位教授,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员达到7人。这些退休教授带着“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记录”本——按照《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的7项内容,有计划地分工进研究生教学课堂听课,并将导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效果、行为规范记录下来,还要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课堂氛围和教学环境做出评价。督导组成员还对招生、考试、答辩等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使质量监管形成开放和封闭组合的系统,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