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省重要地质遗迹-区域地貌及其特点

辽宁省重要地质遗迹-区域地貌及其特点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浑河、辽河、太子河、大凌河、小凌河等均由本区流入渤海,河流含砂量大,近海处海岸淤积严重,大部分为沼泽洼地和滨海芦苇盐碱湿地。

辽宁省重要地质遗迹-区域地貌及其特点

辽宁省地势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第三阶梯的东侧边缘,南部为黄海、渤海。

构成辽宁省地形骨架的是走向北东的山地和平原,山地丘陵约占该省面积的65%,分别位于东、西两侧,是新生代以来的上升区;中部为平原,北部康平—法库一带为波状平原和低丘台地,两者约占全省面积的35%,是新生代以来的下降区。山脉与河流走向多呈北东-南西向,与我国东部环太平洋山脉走向一致。因此,辽宁省地形总体面貌为东西高、中间低“马鞍”形地貌格局。地势由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陆地向海洋倾斜,丘陵山地分列于东西两侧,面积约119 400km2,中部为辽河平原,土壤肥沃,面积约26 500km2。大部分河流从东、西、北三面向中南部汇集,注入辽东湾。辽宁省地形地貌分为3种类型,详见图2-4。

图2-4 辽宁省DEM 地貌图

1.辽东山地丘陵区

该区位于开原抚顺盖州一线以东,由长白山余脉及其支脉千山组成,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降低,千山是辽河水系和鸭绿江水系的分水岭。北部为山地区,系长白支脉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脉的西延部分,走向南西,山势陡峻,地形切割厉害,海拔1 000m 以上的山峰十余座,最高山为花脖山1 336m,其次为老秃顶子山1 325m,两者是省内两座最高的山峰。山地两侧为海拔低于500m 的丘陵和切割较深的谷地。南部辽东半岛为丘陵区,分割黄、渤二海,以千山山脉余脉为骨干,走向与半岛方向一致,北宽南窄,北高南低。由内地向海洋方向逐渐降低。沿海地势高度海拔大部分在300m 以下,山形浑圆,坡度平缓。沿海有狭窄的平原和海蚀阶地,岩岸曲折,有不少天然良港。

2.辽西山地丘陵区(www.xing528.com)

该区位于彰武—北镇市—小凌河口一线以西广大地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向,由北西向南东依次为努鲁尔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其中北部努鲁尔虎山是大凌河与辽河上游的分水岭,主峰大青山海拔1 153m;松岭山斜卧在义县—建昌一带,平均海拔400~700m,最高峰为轿顶山,海拔1 025m。全区地势由北西至南东呈阶梯状降低,形成北东-南西向分布的山脉、丘陵、盆地、河流谷地相间分布的格局,是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医巫闾山除有个别海拔达600m 山峰外,均为海拔200~500m 的丘陵,主峰望海山,海拔866m。松岭山以南到渤海,是狭长带状滨海平原,海拔仅50m 左右,称之为“辽西走廊”,依山傍海、地势险要,是沟通关内、外的重要通道。

3.辽河平原区

该区界于辽东、辽西山地丘陵之间,主要是辽河、浑河、太子河等诸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一部分。西南部与渤海相连,东北延伸与松嫩平原相接,呈北东向分布,地势由北向南缓倾。彰武—铁岭一线以北为低丘区,海拔50~250m,丘陵盆地间错,坡度平缓,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处,断续分布沙丘。彰武—铁岭一线以南至辽东湾沿岸为平原区,地势平坦,坡降小,海拔一般在50m以下,近海岸一带仅2~10m,地势低平,坡度小。浑河、辽河、太子河、大凌河、小凌河等均由本区流入渤海,河流含砂量大,近海处海岸淤积严重,大部分为沼泽洼地和滨海芦苇盐碱湿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