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家设计事务所都可能遇到一个巨大的窘境,那就是“越努力做设计,越赚不到钱”。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家事务所过于注重东西的品质,势必会造成效率低下,收益自然就会缩水。换言之,挑战一个新项目时,花费的精力和金钱越多,越划不来。
反之,如果增加设计师的人数,多掌握一些不太在意创意和独创性的“流水线设计”(不知道这种说法合适与否),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增加收益。
有些时候,为了顺应客户的要求,只要拥有了让产品改头换面的技术,也可以做一些被称为“废弃案”的悲伤的设计。事实上,这类技术,只要是从设计系毕业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学会。也就是说,要培养这样的设计师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于是,像广告视觉设计等,越是流水设计作业多的领域,就越可能让那些人员数量大的事务所维持良好的收益水平。
说到视觉设计,收益如何不仅仅跟业务内容有关,因为有时候客户的“钱袋”和产品设计或装潢设计本身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比如产品设计,设计费用一般是从“产品开发费”的预算中筹措而来的;而装修设计的设计费大多是算在店铺开发费之内的。这两种都必须等到产品到了一定销售额之后才会支付给设计师。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听到“包括设计费在内,内装费总共为××日元”的说法。说到底,在财务上,设计费就相当于是墙纸一样可有可无的存在。
如果将要发给设计师的设计费加入商品和店铺的整个成本当中,会因为设定的销售额太高而成为整个方案的绊脚石。这样的话,在设计的时候,我就会想:“这个设计到底能为提高销售额带来多大影响呢?”这样一来,客户就会要求设计师做出短期就能见效的东西,设计起来就变得很局限,不得不在十分憋屈的环境下进行。
如果是个人住宅的设计的话,房子本身是没有办法创造收益的,所以,客户的钱袋自然就捏得更紧了。设计师需要花上两三年时间进行设计和现场监督,而且在竣工两三年之后有可能被找来维护或者是跟踪,一件如此耗费心力的事情,能拿到的设计费却是微乎其微。
住宅设计一般来说都是和费用的斗争。越是廉价的住宅,越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降低成本,而且这个难度是很大的。住宅设计的市价,一般占总工费的5%—10%。也就是说,当你辛辛苦苦考虑如何提高效率做出细节的时候,你和各位制造商苦苦交涉后减少了工程费,你能拿到的设计费也会相应地减少。
视觉设计的话,由于设计费一般都是算在广告宣传费中的,需要评估付出的广告费所得到的回报,所以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拿到设计费。而且,一般来说,企业对于广告费用的投入会相对大一些,这应该也是影响设计费的因素之一。
也许,你这时候会想,不如让所有的设计师都去做视觉设计好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很多美术大学和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都进入广告界。于是,不同领域设计费高低的差别也造成人才水平的悬殊。
放眼整个社会,你会发现,越是资金雄厚的产业,越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自然而然地,近些年,日本的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变得越来越少了。同时,也不是说做视觉设计就没有问题了,随着每一天都在疯狂地消费自己的创意,设计师在未来某一天一定会觉得自己仿佛被掏空了。而且,如果日复一日地陷入这种流水线形式的设计工作中,时间久了,一定会思维僵化,创意也会变得越来越贫乏。
即使那些在学生时代思如泉涌的人,一旦让自己沦落于广告界这个巨大的染缸中,就会无一幸免地变成这样,设计的东西也会毫无生命力。
于是,整个设计界变成了人才奇缺的领域和逐渐消耗人才的领域二分天下。如果两者间的流动速度加剧了,日本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势必会日渐低下。到时,即便花上十年二十年也是很难改变的,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抱歉,稍微说远了点儿,现在让我们继续事务所经营这个话题吧。前面,我简单地提到了流水设计作业会受到客户的财政预支情况的影响,这里我们再讲一个新的视角:接单的多少也直接影响事务所的经营。现在,有不少事务所也会充分利用自己在默默无闻时期积累的大量人脉,去承接一些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等转手项目,以此增加收益。
有一种是专门从事建筑和装潢的效果图等视觉设计的“效果图制作”的,还有一种专业制图的“绘图员”。虽然很多大型设计事务所的兼职设计师和签约设计师也会承接这样的项目,但对企业来说,当项目急剧增多时,小型事务所就成为最理想的外包对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者间建立起了某种默契的供需关系。
由于这种固定的供需关系,经营业务特殊的事务所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就算它们突然有一天想要转化经营方针,比如转化成“重视设计质量的”,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事务所形态不会那么容易。也就是说,“流水线作业”和“机械操作”都是深不见底的无底洞,一旦涉足就很难从中脱身。
区别事务所最大的元素就是“创意”。正因为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创意”,那些位于地球另一端的客户才愿意等上哪怕一年也一定要与你合作。不过令人困扰的是,越是这种以“创意”为先的设计师,越可能患有“设计费贫乏症”。即使米兰设计周(每年在米兰举行的最大规模的国际家具展,专门展出知名制造商在这里起用的设计师的新作)这种设计界最巅峰的“圣地”,看上去也像是一个因为患有“设计费缺乏症”而摇摇欲坠的庞然大物。
只有极少数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设计师才有机会通过世界顶尖制造商发布家具新产品。但是有一点值得提醒,那就是越和这样的制造商合作,设计师的收入就会越拮据。例如,要为一家意大利的制造商设计一款进价为5万日元的椅子。在设计的过程中,事务所需要准备会议所需的模型、CG(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动画)、画面等等,有时候还会提供素材样品,而且当需要做原尺寸样品的时候,有些东西过于大了,运送较慢,FedEx(联邦快递)等快递送到的时候可能都是会议当日了。到这时,这些经费才让制造商支付,但最开始的时候全都是自掏腰包。(www.xing528.com)
当事务所提出自己的方案之后,试制期可能长达一到两年。在这期间,平均下来每年必须去七到八次意大利。各番折腾下来,最后好不容易在米兰国际周上展出了,但万一口碑不好,还是会直接入库,再也没有被商品化的机会。这就百分百会亏本了。
假如某个设计师的作品顺利通过了这个坎儿,幸运地被商品化了,在这之后制造商还需要花上一两年做商品开发。在开始开发的半年后,终于能拿到最开始的设计费了。如果是意大利商家,设计费一般在产品进价的3%左右,假使一把椅子大约售价500日元,一年间卖掉1000把的话,一般就能成为热销品进入尖端市场。这样,从萌发一个创意开始,实际上经历了整整四年半的时间,而且要商品热销才能拿到50万日元。如果算上交通费和旅居费等,要想收回全部成本,无疑还需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
总之,无论怎么算,想靠这种模式的业务来维持一家事务所的运转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顶尖的设计师们一般是带着双重目标,一边会将“米兰设计周”视为一种PR(Public Relations,公关)手段,在这里得到在媒体露面的机会,然后获得与世界范围内的新客户的合作机会,并且靠这些收入来填补为米兰设计周所做的投资。
能注重设计的品质吗?会踏入一个无底洞吗?事实上,无论哪条路都可能是一条通往“地狱”的不归路。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方法,能一边通过比拼创意做出与其他事务所的区别,一边努力维持经济上的稳定,还能保证培育出一些优秀的人才呢?——其实,nendo就是这种思考方式的产物。
也就是说,与先前提到的窘境来一个正面抗争。而且,在这些尝试中,nendo式思考法的特点在于,nendo在乎的不仅仅是能拿到多少设计费,而是将目标定位于稳定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设计,或者说他们着眼于一个类似于“平台式”的地方。因为是“平台式”,采用的就不能是那种任何一所设计事务所都能采用的结构形式。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领会“平台式”经营方式的精髓,还需要多参加“米兰设计周”这样的盛会。
之所以会抱有这种想法,可能跟我自己没有在其他设计事务所就职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大学毕业之后,我就不得不完全靠自己从零开始构思一个事务所,无论是多么小的细节都必须亲力亲为,nendo也就是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我19岁时成立贸易公司,之后又有经营人才派遣公司的经验,也许这些与设计完全无关的经验在创立设计事务所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实也只是摸索着前进罢了。
比如,那个时候,我想要找人帮忙折弯一根铁棒,既不知道到底该找谁做,也不知道市场价如何。于是,只能拿起电话本一个一个问,第二天再去现场学习,在学习期间一般会做错很多次,也会被骂,但依然学会了不少东西。也正是由于抱着这种对什么都不了解的白纸心态,我常常有一种什么都能尝试的自由感。这种自由感迄今为止依然在我的身体内存在着。
另一个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我总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设计才能”。这倒不是因为谦虚,而是自从学生时代开始,我的确没有看到自己有什么特别出色的设计才华。让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是因为一件事情。就算是在现在,创意在我们设计事务所的全部业务中的比例也只占到一到两成。正如前面提到过的,创意是区分一个事务所最大的元素,但是我们事务所的创意恐怕有些少了。
另外,当我回顾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发现很多产品最终都没能让最初的创意实现到一半。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我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重新审视了一下剩下的八到九成的业务,发现只有切实做到了以下三点,才能完全活用我们的创意。
1.“耕耘”—创造让创意得以实现的环境和状况;
2.“培育”—与客户一起思考,完善创意;
3.“收获”—为了实现创意而努力收获。
按照这样的思考方法,一方面,创意无疑是最重要的“种子”,但也只是最开始的“种子”。只要保证平稳地做到了上面所说的“耕耘”“培育”“收获”,就算不是最好的种子,也有可能让项目取得最后的成功。
如果是一家将100分的创意做成40分的设计事务所(当然,不是每一次都能提出100分的创意),和另外一家能稳定地将70分的创意做成100分的设计事务所,客户会选择谁是显而易见的。通常情况下,nendo会努力将70分的创意做成100分的产品,这就是“平台式”的生存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