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3年,对于大唐来说,是多事之秋。太子李承乾因反被废,四子李泰因罪被贬,昔日爱将侯君集因参与宫廷事件被诛杀,东部的高句丽频频挑战大唐权威。
在储君问题上,在长孙无忌、禇遂良与李勣的不懈坚持下,大唐内部的意见也终于统一,年仅十五岁的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成为未来的法定皇位继承人。
李世民一度想立魏王李秦为太子,后来又想立吴王李恪为太子,都被长孙无忌与李勣否决。在立新太子这件事情上,文官之首长孙无忌与武官之首李勣的意见出奇一致,他们都主张晋王忠孝仁厚,心怀博爱,是不二人选。他们都认为要想避免兄弟相残,骨肉相逼,唯一的方案就是立晋王为太子。
他们说得没有错,他们也很爱国,但一个客观实际是: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李勣与李治曾是亲密的同事。
性格刚烈的李世民,为什么在立储这件事情上,竟似乎受制于人?为什么平时唯唯诺诺的长孙无忌与李勣,在选择未来皇帝继承人的时候,态度却是如此坚决?
李世民选择退让,是想让李家的小树苗在阳光雨露中长大,而不是在暴风骤雨中夭折;长孙二人选择坚持,是想让自己扶持的小树苗长成大树,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
李世民不可能万寿无疆,他保护不了孩子们的时候,就需要别人来保护;长孙无忌与李勣也不可能不考虑自己子孙们的未来,立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做太子,先不说子孙的未来,有没有子孙都不好说。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太宗皇帝考虑到晋王与李勣曾经的上下级关系,拜李勣为太子詹事兼太子左卫率,并加位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太子詹事兼太子左卫率,就是管家兼保镖;特进与同中书门下三品,都是极高的虚职。由保卫国家变成保卫太子府,由总理朝政到总理府政,有种过山车的感觉。
当官能上不能下,是一种通病。李世民担心李勣也害这种病,特地做了详细解释:昔日你与晋王是很好的同事,现在晋王升为太子,为了照顾好他,需要你降低身份,到东宫任职,你千万不要见怪。
李世民解释完之后,还是怕李勣听不懂。
一次小宴,李世民干脆挑明:不知道你看出来了没有?我这么做,其实是在托孤。观满朝文武,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你以前没有辜负李密,现在岂能辜负我!你跟李密共事仅仅几年,就对他死心塌地,我们已共事几十年,我对你信任有加,你可千万不要辜负我!
李勣那天哭着醉倒在地上。李世民脱下自己的外套盖在李勣身上,担心李勣感冒着凉。
为了李家江山稳固绵延,李世民必须重用李勣。可在当年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中,李勣却被排到第二十三位。
很难理解。
不理解,不代表没有理由。
公元644年,李世民不顾房玄龄、尉迟恭等人的规劝,御驾亲征,东征高句丽,任命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任命张亮(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为平壤道行军总管,发兵十余万,准备踏平高句丽。
定襄道行军总管,山东道行军总管,朔州道行军总管——以前都是以大唐领土来命名,现在干脆以敌对方的首都来命名——平壤道行军总管!自汉至唐的君主们,从来没有将高句丽当成外国。
不过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差异。李世民出发前信誓旦旦,说自己绝不会步杨广后尘,但战争结束时,平壤还在高句丽人手中,一个小小的安市城,两个月愣是没有打下来。
不是我方不进步,而是敌方太顽强。
虽然唐军整体上让李世民失望,但李勣的个人表现却是一大亮点,接连攻下盖牟、辽东、白崖等高句丽城池,将战争整体分值抬高了不少,否则,若定性为不及格,是相当丢人的一件事。
对于本次征讨,李世民定性为成功,是不圆满的成功——按照他的理解,惨胜也是胜。
辽东一战使李世民更加确信,在可以看到的日子里,李勣是武将里面的唯一依靠,而且他坚信,李勣是个讲义气的人,只要有恩于他,他一定会以心换心。
可自己的儿子李治,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与李勣只有同盟义,没有知遇恩,万一自己一朝作古,凭什么让李勣对大唐新君主死心塌地!万一李治降不住李勣,让他兴风作浪起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李世民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这种担心,便愈加强烈。
他决定放下身段,与儿子合演一出戏,一出九五至尊的威严下略显苦涩的戏。
剧情很特别:李世民活着的时候先找个借口,将李勣连降三级,并逐出京城;李世民驾崩以后,继任者李治立刻找借口,将李勣连升四级,任命为尚书右仆射。这样一来,李勣对新皇帝必会感恩戴德,死心塌地。
编剧:李世民
导演:李世民
主要演员:李世民、李治、李勣
对于李世民来说,这是人生最后一出戏,也是唯一一出不能亲眼看到结局的戏;对于李治来说,人生这部大戏,才刚刚开始;对于李勣来说,这是一出没有剧本的戏,完全依靠自己即兴发挥,发挥好了,人生这部戏还可以接着演,发挥不好,就是对自己生命的告别演出。
这是一台关乎国家安危,关乎个人性命的大戏,三个人演得都很认真,都很动情。
李世民将李勣彻底抛弃,李治将李勣彻底挽救,李勣对李治彻底忠心。
要的就是这一结果——对所有的演职人员。
李勣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李治封他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司空等极品高官,李勣用自己的两次行动回报高宗李治。
第一次行动是灭高句丽。
第二次行动是默认武则天封后的合法性。
第一次行动使李勣名垂千古,第二次行动让李勣多被诟病。
这都是皇帝的家事,不需要别人来说三道四!这是唐高宗李治就武媚娘封后一事向李勣征求意见时,李勣的一句掷地有声的话。(www.xing528.com)
他说的“别人”其实不是别人,他们是长孙无忌、禇遂良、于志宁等一帮托孤老臣。
其实李勣也是托孤重臣之一,只不过他临阵倒戈了,加入到武则天的阵营。
有军方人士支持,李治的心里一下有了底。长孙无忌、禇遂良、于志宁虽然根深苗硬,但毕竟手里没有枪,有时候仅凭嘴来反对,是那么苍白无力。
摸清了李勣的底牌以后,武则天更加肆无忌惮,对托孤老臣刮起了血雨腥风,并最终逼迫长孙无忌上吊自杀。
李勣要负一定的历史责任。他那句不负责任的话,间接导致了长孙无忌的死,加速了“托孤派”的彻底覆没。
对于皇帝,没有家事,只有国事,皇宫内的悲欢离合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李勣宦海沉浮几十年,不可能不明白这一道理。
可他最终还是如此选择,为什么?
你可以理解为自保。他的隐忍退缩,让他多活了几十年,否则,他的下场跟长孙无忌一样。
不,应该更惨。长孙无忌好歹是皇帝的亲舅舅,死后可以落个全尸。李勣要是带头反对武则天,就啥都不是。
他们的对手是武则天。
这是一场永不对等的较量:武媚娘可以躲在李治的身后,时不时地放些冷箭出来伤人,而托孤派投鼠忌器,根本不可能把她怎么样!
对皇权的敬畏和对皇帝的忠心,是导致托孤派覆没的幕后推手。
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勣又似乎是一位智者,他犯了所有“聪明人”都可能犯的错。
但书写历史的,不都是“聪明人”。几十年后,李勣的孙子徐敬业义无反顾地走上反对武则天的道路,可惜的是,他最终兵败被杀。
气愤至极的武则天扒了李勣的坟,对李勣的遗体百般羞辱。
李勣在安详中死去,死后却不得安宁。讽刺意味非常明显。
更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勣去世前将弟弟徐弼叫到跟前,反复叮嘱他一定要教育好后代子孙,千万不要像房玄龄、杜如晦的后代们那样,不但自己身败名裂,身首异处,还让祖上蒙羞。
但孙子徐敬业最终还是让他“蒙了羞”。
身前身后事,岂能任我行?不辜负当下,哪管他地下!活着时忠心为国,赤心为主,死去后一抔黄土,两股清风。
公元669年12月31日,李勣去世,时年七十六岁。李治废朝七日,追赠李勣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大事记】
原名徐世勣,公元594年生于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
公元617年,投奔瓦岗军,被授为右武侯大将军;
公元619年,归顺大唐,被诏封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封莱国公。又加授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并被赐姓李氏;
公元621年,率军奇袭虎牢关;
公元623年,与赵郡王李孝恭、岭南道大使李靖、怀州总管黄君汉一同讨伐江淮义军首领辅公祏;
公元630年,协助李靖大破突厥;
公元633年,被拜为金紫光禄大夫,代理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公元637年,被改封为英国公,世袭蕲州刺史,又以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的官职遥领太子左卫率;
公元641年,任兵部尚书,同年歼灭薛延陀;
改授太子詹事兼左卫率,加位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八方说辞
汉代的卫青、霍去病、赵充国,唐代的李靖、李勣,都是贤能的将军。
苏洵(生于1009年,卒于1066年,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与苏辙的父亲)
徐世勣自始至终就是一个狡猾的贼罢了,连他自己都说年轻时自己是流亡外地的一个无赖,一个贼,年少时养成的习惯以后很难再改了。
王夫之(生于1619年,卒于1692年,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与同时代的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李勣是大唐的功臣,被赐姓李。李世民在李勣生病时竟剪掉自己的胡须为他合药,李世民对李勣的恩惠何其大呀!
丁耀亢(生于1599年,卒于公元1669年,明末清初小说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