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商旅们尽管损失惨重,却还是趋之若鹜。他们宁愿冒着被抢劫的风险也要走水路运输的原因,只有一个:同样的货物,走水路比走陆路成本节省的不是一点半点儿。而且,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谁说走陆路一定比走水路安全?
面对商人们的前仆后继,翟让只能照单全收。他在乐开花的同时,又得到惊人的消息:传说中的李密,在王伯当的引荐下,要前来投奔。
李密与推荐人王伯当是知心好友,王伯当与徐世勣是磕头的兄弟,翟让对徐世勣是言听计从,李密本人又顶着某种神秘光环,因此虽然李密初来乍到,翟让却从来没有把他当新人看,吃香的喝辣的一起,穿新衣戴新帽相随。
李密一到,神秘光环立刻“起作用”,不但奇袭了隋朝大粮仓兴洛仓,竟还成功斩杀了隋名将张须陀。
徐世勣与王伯当二人对李密开始发自内心地崇拜。他们坚信,前一阵广为传诵的童谣《桃李章》,说的就是李密。
“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桃李章》,中国古代四大谶言之一,最终被一个叫李玄英的人“参悟”——“桃”与“逃”谐音,“桃李子,得天下”是指一位逃亡的李姓人物将来会做皇帝;“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指皇帝与皇后到了扬州便流连忘返,在皇宫后花园中兜兜转转迷了路,再也没出来(意指死);“勿浪语,谁道许”就是大家不要乱说,要保“密”。
保那位正在逃亡路上的李姓人的“密”!
估计十七岁的徐世勣,也曾将《桃李章》当儿歌唱过。既然李密有这么大能量,又是“老天爷”钦定的未来皇帝,那就应该赶紧劝说知足常乐的翟让,让他将瓦岗寨第一把交椅腾出来,让李密来坐!
徐世勣找到好友王伯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还犹豫什么?王伯当听完后,拉着徐世勣进了翟让的大营,他们打算苦劝翟让。
其实不用苦劝,翟让早有此意。既然名字中有个“让”字,此生就注定要“让”一次,看到有人主动提出来,便索性做个顺水人情。
翟让急流勇退的背后,是一颗无比郁闷与脆弱的心。传闻中的神奇力量加上现实中的杰出才能,让翟让与李密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拥有自知之明的翟让,在徐世勣与王伯当竖好梯子以后,顺势下滑。
李密来到权力的顶峰,徐世勣也达到了人生的新高度。李密想成为千古一帝,徐世勣想成为千古一将,人生就是相互成全。
李密封自己为魏公,封不到二十岁的徐世勣为右武侯大将军——对外宣称不会称王称帝的李密,却封忠实的追随者一个正三品的朝廷大官,李密的真实内心,隋朝人都知道。(www.xing528.com)
这是徐世勣第一个右武侯大将军的官衔。
李密在洛水打败了前来讨伐的王世充后,加封徐世勣为东海郡公。此时河南、山东两地洪水滔天,灾情遍野,民不聊生,隋炀帝命守卫黎阳仓(隋朝三大粮仓之一)的官员开仓赈灾。不过守卫粮仓的官员全都是硕鼠,对远在江都的隋炀帝阳奉阴违,不肯拿出粮食救济灾民,结果直接导致民怨沸腾,革命热情空前高涨。
徐世勣是具有敏锐政治头脑的人,他知道,瓦岗寨的区区几万人无法对抗正源源不断地赶来的隋朝援军,但他也知道,民以食为天,黎阳仓官员救济不力,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死去,如果攻下黎阳仓,并开仓放粮,一定会赢得民心,一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队伍。
考虑成熟之后,徐世勣对李密说了自己的想法。李密拍了拍徐世勣的肩膀,表示赞成。他觉得徐世勣在某些方面跟自己很像,考虑问题也如出一辙:自己当年攻占兴洛仓并开仓放粮,吸引了大批灾民投奔;现在徐世勣提出要攻占黎阳仓,然后再次扩大队伍。李密听完后,心里暖暖的。黎阳仓是隋朝三大粮仓之一,一直有重兵把守。瓦岗寨中除了自己,有把握将它拿下的,也就只有单雄信和徐世勣。现在徐世勣主动提出来,那就派他去吧!
徐世勣当即领命,直接将队伍拉到了黎阳仓附近。不过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徐世勣没有直接硬碰硬,而是采取了迂回偷袭战术,并一次成功。
大开仓门之后,数不清的饥民蜂拥而至。大家的想法出奇地一致:为了避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窘局面,不如选择留下;留下来一起造隋朝的反。当不当官、娶不娶媳妇都无所谓,只要别眼睁睁看着自己被饿死,此生足矣。
平凡人的想法,有时就这么平凡。
但对于徐世勣来说,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短短十日,瓦岗军共扩充兵力二十余万!这也从侧面证明,黎阳仓,不是一般的大。
黎阳仓拿下来了,为了保证胜利果实不被他人窃取,李密命令徐世勣,死守黎阳!守住黎阳就是守住粮食,守住粮食就能守住人心,只要人心在,天下,迟早是我李密的!
李密的想法也许没错,如果搅局者宇文化及没有出现的话。
其实按照李密的想法,徐世勣守住黎阳仓的同时,也连带守住了东部门户;只要东部门户不丢,他就可以带单雄信、王伯当等人,一心一意地干掉王世充。先干掉王世充,占领东都洛阳,再择机入关,兵临长安城下,到那时,隋朝就会完蛋,自己就会完美。
但这种完美,只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