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魏钊,北魏义阳太守、陵江将军;祖父魏彦,北魏光州刺史;父亲魏长贤,北齐屯留令——和杜如晦一样,魏徵的祖先们也是一路走低,十四岁的他所能够面对的,是家徒四壁和落魄中的一片凄凉。积劳成疾的爹娘,不顾少年魏徵撕心裂肺的泣血挽留,先后去了另一个世界,魏徵成了可怜的孤儿,留守着一个残破的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一千多年以后,俄罗斯的普希金告诉世人。
可在急匆匆的空间里,怎能让人镇静?
除非去另一个空间——悲伤过后的魏徵,远离俗世的烦恼,踏入幽静的道观,将房门紧闭,开始疯狂读书。
逆境中的魏徵告诉自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读书。
善于读书的人,能把书读得“活”过来;不善于读书的人,书越读越死。毫无疑问,魏徵属于前者。他有读书的天赋,这份天赋是被生活逼出来的。
生活从各个方面对他相逼,他就从各个方面疯狂读书:精通道家学说之后,魏徵开始贯通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并最终崇拜上了纵橫家苏秦、张仪。
不想成为儒家的道家子弟不是好的纵横家。魏徵暗下决心,这辈子要凭一颗脑袋一张嘴,纵横天下。
说是一种本能,说到点子上是一种本领。所有说到点子上的人,无不具有深厚的思想。魏徵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将自己读成书呆子,也没有被自己的思想压趴下的人。他想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源源不断地表达出来。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表达对象。不过此时的魏徵还不知道这样一条真理:遇到对的人,自己的所思所想,就是思想;遇到错的人,自己的所思所想,就是“死想”。
大业末年群雄争霸,魏徵走出道观,投奔武阳郡丞元宝藏,在其麾下做了一名秘书。后来元宝藏举兵反叛大隋,并与瓦岗的超级人物李密书信往来频繁,遥相呼应不断。一向曲高和寡的李密竟对元宝藏写的书信赞不绝口,他认为元宝藏这个人很有想法。(www.xing528.com)
不过诚实的元宝藏告诉李密,其实他并没有想这些“法”,这些书信都是一位高手口授的。
元宝藏说的这位高手,便是魏徵。
李密立刻被好奇充满,亲自派人去请。天真的魏徵以为自己找到了表达的对象,他开始精心准备。
魏徵不知道,李密只喜欢猎奇,等到他觉得没什么“奇”可猎时,他就会失去兴趣。
几天以后,面对大人物李密,魏徵带着浓厚的感恩之情,滔滔不绝地阐述了助力瓦岗政权、经济、军事腾飞的十条原则。
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魏徵倍加珍惜,说了很久。李密边听边点头:魏徵,你真能瞎忽悠!
在异常自负的李密看来,各方面都比他优秀的人还真不多。李密对魏徵“说”的形式连连称奇,但对于他说的内容,统统舍弃。在有意无意中,魏徵被李密无限期“雪藏”。
在错误的时间内,遇到了错误的表达对象,魏徵遇到了生平第一次打击。
魏徵想出人头地,却被李密拿罩子罩住,他心有不甘。一次小范围聚会时,魏徵瞅准机会,拉住长史郑颋的手,提出了一个一举消灭宿敌王世充的方案。他满心希望郑颋能够转述给李密听,也希望李密能回心转意。
早已看破红尘生死、看穿人间百态的郑颋看了看仍执著于名利的魏徵,笑了。
魏徵又一次找错了倾诉对象——郑颋在瓦岗军溃败之后,随波逐流到了洛阳郑王(王世充)府,并在李世民进攻洛阳时,向王世充提出辞职申请,打算随波逐流到寺院。王世充一生气,让郑颋的脑袋搬了家。看淡一切的郑颋在行刑前赋诗一首:“幻生还幻灭,大幻莫过身。安心自有处,求人无有人。”胸怀大志的魏徵,想去指望胸无大志的郑颋,只能又一次失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