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朝功臣:凌烟阁大人物的仕途风波

唐朝功臣:凌烟阁大人物的仕途风波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人的宦海沉浮,跟他家族的仕途背景息息相关。当时吏部尚书牛弘与另一位吏部侍郎裴矩几乎成了甩手掌柜,将有关官员任免的大事小情全部扔给了高孝基,因此高孝基成了组织部门事实上的一把手。能得到一把手的赏识,杜如晦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他的仕途应该一片光明。作为“潜逃”官员的他非常清楚,这一行动将彻底断送他继续在隋朝官场上行走的任何可能。

唐朝功臣:凌烟阁大人物的仕途风波

一个人的宦海沉浮,跟他家族的仕途背景息息相关。杜氏家族给人的感觉是:人往低处走,水往洼处流,反其道而行之。

杜如晦曾祖父杜皎曾官拜北周开府仪同——正一品;从祖父(祖父的弟弟)杜果曾任大隋朝工部尚书——正三品;父亲杜咤曾做过昌州长史——正五品。如果按照一三五等速递减的官道规律,等待杜如晦的,应该是京兆杜陵(杜如晦家乡,今陕西长安县)县的七品县令。不过结果令人感到心酸,残酷的现实是:二十多岁的杜如晦到了当官的年龄,还属于没有品级的常调预选。

什么是常调预选?就是一些官员的子弟到了当官的年龄后,还没有官可做的,可以先在一个“随时进出”的队列里排着,等待“捡漏”的机会,也可以将它称作“官员预备役”,或者是“常调官”。

当然,作为一名官员的后代,能在常调队列里排着等官做,总好过在大街上排着等施舍。从积极的方面理解,杜如晦也是一个有一定“基础”、有些许“资源”的人。

俗话说“家常饭好吃,常调官好做”。隋朝的下级官吏调动频繁,只要坚持在队列中排着,迟早能当官。运气好的话,弄个七品县令也不是不可能;运气差点,八品县丞也说得过去;再不济,做个九品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长),只能说凑合。

“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保崇令德。”这是时任吏部侍郎(级别相当于今中组部副部长)的高孝基在常调队伍中招聘时,对杜如晦说的第一句话。当时吏部尚书牛弘与另一位吏部侍郎裴矩几乎成了甩手掌柜,将有关官员任免的大事小情全部扔给了高孝基,因此高孝基成了组织部门事实上的一把手。能得到一把手的赏识,杜如晦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他的仕途应该一片光明

但善于“剧谈”(会讲话)的高孝基紧接着来了一句:“今欲俯就卑职,为须少禄耳!”意思是:先给你一个小官做,别嫌薪水少啊!而且千万别着急,先在基层锻炼锻炼,是金子,迟早会发光!

高孝基说的“卑职”,到底是什么?究竟在哪里?在山东滏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

高孝基准备让杜如晦做滏阳县的九品县尉,他认定杜如晦有应变之才,想为杜如晦搭好第一阶官梯子。

让一个居住在陕西长安县的有志青年,到远在千里之外的磁县做九品微官,高孝基搭的这个梯子,又短又窄。

孩子升初中有电脑派位,即使再随机,也不过半个小时公交车程;对于杜如晦来说,通过常调这台“大电脑”的随机派位,竟被派到了千里之外的磁县,坐高铁过去,也得四个小时。杜如晦听到任命之后苦笑连连:高大人,你不但善于剧谈,还善于扯淡。

既然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薪酬待遇,也压根没打算许以高官,高孝基为何会对杜如晦赞赏有加?(www.xing528.com)

可以理解为招聘领域内的一种人际交往方式。

事实上,高孝基对刚入仕途的房玄龄也是赞赏有加:“仆阅人多矣,未见如此郎者!”(我见的人多了,从来没有见过像房玄龄这么牛的人物!)“但恨不睹其耸壑凌霄耳。”(在我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他大展宏图了。)

高孝基的第一句话永远在拔高,第二句永远是补刀。不过家底丰厚的房玄龄听了高孝基“过山车”式的讲话以后,压根儿没往心里去,而没落家庭出身、寒苦了半辈子的杜如晦坐过山车之后,却不能不往心里去:好不容易等到了差事,县尉即使是棵烂稻草,也得去抓,要不下半辈子只能继续和锄头打交道!

郁闷的杜如晦挑选了一个阴沉沉的日子,毅然离开家乡,奔赴滏阳。

可是仅仅过了几个月,杜如晦便毅然辞去县尉职务,回到杜陵——既然现实所得远远低于事先期望,我杜如晦宁肯回家吃糠咽菜,也不愿为政府打小工!

大业中(公元611年左右),在人生十字路口短暂思考之后,杜如晦选择了放弃,将人事关系档案留在了滏阳,直接拍屁股走人。作为“潜逃”官员的他非常清楚,这一行动将彻底断送他继续在隋朝官场上行走的任何可能。

三国时期,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经不起刘备三兄弟的软磨硬泡,放下锄头,离开家乡,去开创未来;差不多相同年岁的杜如晦受不住隋朝官场的乌烟瘴气,回到家乡扛起锄头,继续开垦土地。

难道他对仕途彻底灰心失望了?难道他彻底忘记了祖先曾经的荣耀?

不,他在用自己的远见卓识,赌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

精明的人看形势,聪明的人看趋势,英明的人看大势。杜如晦是聪明人,他看到表面歌舞升平的隋舟之下,已经暗流涌动,不久以后,一定会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杜如晦不是许文强,也没在上海混,可是几年之后的他,竟也淘尽了世间事,混作一片潮流,似大江一发不收。

这个转折点,就在公元617年的冬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