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赖君子,以依以恃……是以徘徊恩德,故幕怀贤。凭明哲而祸散,托英才而福全。答惠之情弥结,报功之志方宣……”
君子、贤、明哲、英才,李世民夸人的词汇很多。赖、依、恃、凭、托这些词,用在长孙无忌身上再合适不过。李世民认为,长孙无忌是他的救命稻草。
既然做了皇帝,该如何报答无忌这位英才,如何酬谢辅机(长孙无忌字)这棵稻草呢?
当然是先升他的官——太子左庶子(正五品)、左武侯大将军(从二品)、吏部尚书(从一品,六部尚书之首)、尚书右仆射(宰相,正一品),脚踏实地,一年一步,一步四个脚印。
再发他的财——进封齐国公,赐封一千三百户。
“实”有了,“名”也得有,李世民当着众人的面宣布,论功劳,长孙无忌排第一,你们要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
还真有持不同意见而不愿保留的,有人私底下给李世民打小报告,说长孙无忌“权宠过剩”。李世民听后二话没说,直接把小报告拿给长孙无忌看。
李世民告诉长孙无忌,这是某某打的小报告,你抽空看看。我们之间,不需要有任何秘密。
紧接着,李世民召开内阁扩大会议,当众发声:最近有点心烦,因为有人离间我与无忌的关系,奉劝某些人,在挑拨离间别人的时候,先拿镜子照照自己,看够不够资格!不要再徒劳了,没用(疏间亲,新间旧,谓之不顺,朕所不取也)。
李世民说的这些话,有一点点小瑕疵。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这个满朝文武都知道,没必要在这种场合下着重强调(疏间亲),他这么说,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当年玄武门之变前夕,也有很多“外人”劝他尽早动手,铲除自己的兄弟,这算不算“疏间亲”?算不算“谓之不顺”?
不管顺不顺,他还不是一样走过来了?
关键是,他这么说,有种陷长孙无忌于不义的感觉,后来长孙无忌反复请辞,多少跟这也有关系。
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位打小报告的人的名字,但从李世民的话语中透露出的信息,可以对此人进行大体定位:第一,不是内戚或者外戚(疏);第二,参加工作的时间较短(新)。
至于他究竟是谁,你可以去猜。
正是因为这次会议,长孙无忌开始顾虑重重,他“深以盈满为诫”,要辞去尚书右仆射的职务。
仍处于情绪中的李世民将手一摆:封你做宰相,是因为你有功,又跟我走得近,别太在意别人,谁爱说就让他说去!
但长孙无忌决心已定,见“直达”无效,便又曲线行进,找到妹妹长孙皇后,让她在皇帝面前求辞。
皇后的话,无论如何得听。李世民无奈,只得下诏,解除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的职务,另拜开府仪同三司。
什么是开府仪同三司?就是拿着宰相的钱,端着宰相的架子,却不用干宰相的活儿——对于集亲情、友情、恩情于一身的长孙无忌,李世民始终觉得亏欠了点东西,他想尽量补偿。
几年以后,李世民又打算册封长孙无忌为司空,一家人又是请辞推让,万千不受。这次老爷子高士廉亲自出马,提醒李世民:我们这些人全都是外戚,您对外戚恩宠过剩,传出去不好听。
高老爷子显然读过很多书。
善于改造旧世界的李世民一听就火了:外什么戚?都是些繁文缛节!我授人官职,向来都是量才适用,跟外戚、内戚没有关系。不信看看我的叔叔襄邑王李神符,虽然是至亲,但由于工作能力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我要是偏爱无忌,何必让他做劳心受累的官?直接大把金钱塞过去,不更好吗?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应该委以重任,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次你们说什么都不好使!
见皇帝生了气,长孙无忌只能应承下来。
聪明、鉴悟、雅、武略——这是李世民对发小长孙无忌的整体评价。
聪明、鉴悟、雅,祖宗遗传外加个人后天努力,这个谁都能看出来。至于武略,客观来讲,我还真没看出来。(www.xing528.com)
不但我没看出来,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勣,可能都没看出来。
几年过去,等情感热度降低后,唐太宗对长孙无忌的评价又进行了适当修正。他说了两句话:善避嫌疑,应对敏速,求之古人,亦当无比;而总兵攻战,非所长也。
这次评价比较中肯,也比较客观——带兵打仗,非无忌之强项。第一句话却充满讥讽嫌疑——辗转腾挪,避来避去,古往今来,唯有长孙!
给你右仆射你不做,给你司空你拒绝,封做诸侯,你带头反对,你说,你究竟想要什么?!
我要的其实是一种感觉。没有房、杜那么能谋断,没有靖、勣那么能打仗,但相对于他们,我更懂你——长孙无忌想说却说不出来。
公元643年,大事频繁出现。在李世民做皇帝的第十七个年头,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宠儿李泰因邪念被贬。李世民瞬间苍老了许多。他时常去刚刚落成的凌烟阁内,对着二十四功臣画像发呆。
苦心经营的继承体系瞬间泡了汤,李世民心乱如麻,感到死一般的无助。当他将目光停留在第一幅画像上时,心中一动:这个人以前帮了我不少忙,现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否还会帮我?
他准备测试一下。
一次在两仪殿开完会后,李世民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褚遂良等人留下,当着众人的面,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戏:先是躺在床上大哭,随后拿起宝剑自杀。
长孙无忌吓了一大跳,跑过去将李世民一把抱住,褚遂良也飞速过去夺下宝剑,交给身边的晋王李治。
人生就像一场戏,没有观众,只有舞台。虽然大家知道李世民不可能自杀,但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声言自杀呢?在众人的询问之下,李世民只说了半句话——他想让李治接自己的班。
剩下半句话李世民没说,但聪明鉴悟的长孙无忌还是猜了出来,他的气场很足:坚决拥护皇帝决定,如果谁有异议,我长孙无忌就把他杀了!
声音震耳欲聋。震谁的耳?当然不是皇帝和晋王。严格来说,这属于皇族家事,在场的除了皇帝之外,娘舅最有发言权。大权在握的房玄龄与李勣赶紧表示,坚决拥护皇帝的决定。
既然娘舅表了态,李世民示意儿子李治,赶紧过来给舅舅磕头。此时的李治就像一只刚出生的小鸟,在展翅高飞之前,需要有人呵护。长孙无忌声音洪亮、震耳欲聋,就是告诉李治:只要舅舅在,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你都不要害怕!从这一刻起,李治投入了舅舅温暖的怀抱,十年之后,他又投入一个女人的温暖怀抱,尽管这个女人的心,是如此冷若冰霜。
李世民的心绪短暂平静之后,又有了新的疑虑:你们虽都同意了,其他大臣呢?
其他大臣?似乎很难回答。
一点都不难,长孙无忌拍案而起: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伏乞召问百僚,必无异辞。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死!意思是,百僚绝对不会(是不敢)有异议,假如真有人跟我跳不一样的舞,发不一样的音,那就是我辜负了您,我愿意去死!
长孙无忌的自信来源于哪里?
来源于初唐时期人们对皇权的敬畏。如果放到后唐,十个长孙无忌都不敢说这样的大话。
“扑通”一声,李世民悬着的一颗心瞬间落了地。有如此强大的舅舅,李治,你可以安心做皇帝了。
公元649年,唐太宗抓住长孙无忌的手,反复望着那张熟悉的脸,安详去世。
不过在去世之前,李世民告诉身边的褚遂良: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无忌的人身安全,一定要提防歹人诬陷他!
李世民猜到了结果,却猜不出起因。
若干年后,有人在高宗面前诬陷国舅长孙无忌谋反,混沌中的李治在武则天的恩威并施下,将舅舅贬到了远方。褚遂良终究没有担负起保护长孙无忌的责任——早被贬到越南服役的他,已无能为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