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朝凌烟阁功臣:长孙无忌的家谱

唐朝凌烟阁功臣:长孙无忌的家谱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孙无忌,鲜卑族与汉族的混血儿,李世民的大舅哥,初唐时期优秀的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公元609年,也就是长孙无忌十五岁那年,五十八岁的长孙晟去世,留下了一份意料中的特殊遗产:家庭斗争。飘零中的长孙一家当然同意,于是在高士廉有意无意的锻造中,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铁三角已现雏形。

唐朝凌烟阁功臣:长孙无忌的家谱

可凡事总有例外,凡人必有不同。今天我就“破个例”,找点儿不同。

长孙无忌,鲜卑族与汉族的混血儿,李世民的大舅哥,初唐时期优秀的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

翻开长孙无忌的八辈家谱,牛气冲九天:先祖拓跋氏,北魏第一功臣;七世祖长孙道生,北魏司空;六世祖长孙旃,北魏特进;五世祖长孙观,北魏司徒;高祖长孙稚,西魏太保;曾祖父长孙子裕,西魏卫尉卿;祖父长孙兕,开府仪同三司;父亲长孙晟,隋朝右骁卫将军。

都说富贵不过三代,可长孙家族“一不小心”,富贵了几多轮回。

在祖先荣耀之下,长孙无忌似乎有足够的资本去追求“无忌”,可实际情况是,长孙无忌距离自己的名字差了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家教决定一切。

司空、司徒、特进、太保、开府仪同三司,都是一品、二品大员。整天在权力的漩涡中游荡,长孙无忌的祖宗们却从来没有“一不小心”黄袍加身。可当年一品大员宇文泰曾“一不小心”宰了孝武帝,把北魏变成了西魏,而宇文泰的儿子也是“一不小心”,把西魏变成了北周。同样作为一品大员的大司马杨坚,也曾“一不小心”踹倒了周静帝,把北周变成了大隋。

整个长孙家族对这些“烂事儿”视而不见,他们小心翼翼地在河边行走,始终保持自己的靴子不湿。祖先的血液造就了长孙无忌,“为了‘礼’正,为了‘理’顺,也为了‘李’荣,我愿意全心维护,直至失去生命”——鲜卑族人长孙无忌如是说。

毫无疑问,长孙无忌的童年是快乐的。对于父亲长孙晟来说,老来又得一子,自然欢乐无比,而偏偏小无忌又极其聪明伶俐,获得的宠爱,比他几位同父异母的哥哥要多得多。

嫉妒,是一簇疯长的草,你不设法将它封住,它迟早会发疯。

公元609年,也就是长孙无忌十五岁那年,五十八岁的长孙晟去世,留下了一份意料中的特殊遗产:家庭斗争。(www.xing528.com)

没有利益,就没有纷争。人常说“六月天,后娘的脸,说变就变”,可作为长孙晟第二任妻子、出自渤海名门望族的高氏(长孙无忌母亲),却不知道怎样变脸给长孙安业(长孙晟前妻所生)看。她很清楚,基于自己善良柔弱的特性与由来已久的家庭矛盾,在靠山丈夫去世之后,要想在这个家立足,已是万万不能。

果不其然,长孙晟尸骨未寒,长孙安业就强硬宣布:家里地方窄,必须有人搬出去住;大哥长孙恒布与二哥长孙恒安要赚钱养家,不能出去;长孙安世年龄小,又是自己亲弟弟,需要人照顾,也出不去;剩下的,看着办!

剩下的,只有长孙无忌和他的寡母孤妹。于是在无人送别的情况下,长孙无忌一手搀着痛苦万分的母亲,一手拉着不谙世事的妹妹,离开了家。

长孙安业可能没想到,被他赶出去的这对兄妹,十几年后,一个成了李世民的皇后,一个成了太宗皇帝的宰相。更让长孙安业没想到的是,长孙皇后竟向李世民建言,给曾经伤害过自己且不务正业的长孙安业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李世民感动于妻子的宽容,非但饶恕了长孙安业,还给他一个右监门将军的头衔。

书接前文,隋朝治礼郎高士廉(长孙无忌的舅舅)听说妹妹家的变故以后焦急万分,立刻派人过去,将彷徨中的高氏一家接到自家居住。兄妹相见,谈及世事沧桑、人情冷暖,又有流不完的泪。自此以后,长孙无忌便在暖心的舅舅家里安顿下来。

长孙无忌很快与一位常来家里做客的少年结识。看着两位少年一见如故的样子,舅舅高士廉很是欣慰,他告诉无忌,这位容貌不凡的少年是唐国公李渊的二儿子,姓李名世民,乃人中龙凤,将来必成大器。

高士廉有心促成一门婚事。在征得李世民本人同意之后,他又跟妹妹高氏商量,想将外甥女长孙氏嫁给李世民。

飘零中的长孙一家当然同意,于是在高士廉有意无意的锻造中,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铁三角已现雏形。

相逢短暂,转眼是离别。两年之后,李世民动身远行,他要随父亲奔赴太原,抗击北方游牧民族侵略。纯真的友谊,似乎要被一条大河阻断,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依依惜别。李世民告诉长孙无忌,希望有朝一日,他们还会相见。

转眼几年过去,直到有一天,长孙无忌从街头巷尾得知,昔日的挚友李世民,已经变成一位盖世英雄!他还听说,李世民带领义师,由太原出发,一路攻西河、取霍邑、克临汾、下绛郡、占龙门、避河东、越过黄河,已进驻长春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