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凤岗村的历史信息揭示于凤岗古庙碑文

凤岗村的历史信息揭示于凤岗古庙碑文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山国王凤岗古庙位于凤岗南畔山南麓,临宫前港,占地约160平方米,庙宇主座占地约64平方米。其二,碑文明确记载,康熙戊戌年重建凤岗三山国王庙是由万璘、开科两人倡议或主持并组织实施的。三山国王凤岗古庙碑文纪雄/供其三,当时凤岗有开放、民主之风。三山国王凤岗古庙外貌郑耿生/摄通过对古庙大门正匾“凤岗古庙”、背匾“三山国王”与庙内芳名榜碑记中的字体比对,发现其中“国”“古庙”等字体和书写非常近似。

凤岗村的历史信息揭示于凤岗古庙碑文

三山国王凤岗古庙位于凤岗南畔山南麓,临宫前港,占地约160平方米(包括前埕),庙宇主座占地约64平方米。庙宇敬奉神明是三山国王及其三位夫人,附奉龙尾老爷(即虱母仙)、地头伯公(即土地之神),庙内悬挂现代制作木匾“功恩庇佑”,正门石匾书“凤岗古庙”,背匾书“三山国王”。庙内墙上嵌有两方石碑,是目前村中发现最早的文献性碑刻,由于局部风化腐蚀较为严重,古碑个别文字难以辨识。

东侧碑记(宽96厘米、高42厘米)原文如下(标点由编者添加):

本境古庙前为迁斥之故,暂移里南,奈日久颓废,众同当神祈杯,而神明为复旧地,公准万璘、开科二人为福首喜题建而专厥事,今则庙貌依然复古矣,将□□□保庇合乡之男妇老幼,自获无□□福焉,是为序。今将信士郑喜银开列于左:

君瑞银二两、鸿俊银一两伍钱、万达银伍钱、龙韬银伍钱、瑞文银四钱、万瑺银三钱万国银三钱、万俊银二钱、有濬银二钱、荣倩银二钱、荣智银二钱、荣华银二钱、倪文朝银二钱、万英银一钱、龙攀银一钱、国柱银一钱

康熙戊戌年蒲月榖旦

西侧碑记(宽70厘米、高42厘米)原文如下:

今将信女喜银姓名开列:

林慈金银二钱、郭勤贤银一钱五分、倪瑞盛银一钱五分、陈慈敬银一钱二分、姚淑兴银一钱二分、朱端淑银一钱、苏淑彝银一钱、陈淑安银一钱、陈妙明银一钱、林淑贤银一钱、黄淑慧银一钱

丁勤德偕男开科喜铺灰全座(www.xing528.com)

这段残缺碑文是研究清康熙年间凤岗历史的重要文献,从这段碑文中可以解读出以下历史信息:

其一,由“本境古庙前为迁斥之故,暂移里南”一句,可知在清康熙元年(1662)“斥地”之前已存在凤岗三山国王庙,因而称之为“古庙”,即凤岗三山国王庙应始建于清康熙元年之前。“迁斥之故,暂移里南”,明确了凤岗村经历清康熙年间“斥地”运动,且导致该庙宇曾迁移至本乡靠南的某处地方。碑文中“复旧地”“庙貌依然复古”则说明清康熙戊戌年(1718)五月重建凤岗三山国王庙,使之恢复。

其二,碑文明确记载,康熙戊戌年(1718)重建凤岗三山国王庙是由万璘、开科两人倡议或主持并组织实施的。对照乡里现有族谱和祠堂神主牌位的先人名讳,碑文中喜捐人名录里,有平湖系凤岗郑氏先人,也有神山系凤岗郑氏先人。另外,从碑文捐献银两的信息可以看出,从历时近8年的“斥地”运动结束至邱辉部下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撤离达濠,在清康熙十九年(1680)至康熙戊戌年(1718)之间的38年间,当时凤岗先民返乡人口应该已聚集到一定规模或已积累具备重建庙宇的经济实力。

三山国王凤岗古庙碑文 纪雄/供

其三,当时凤岗有开放、民主之风。从碑文中喜捐人名录可以看出,清康熙戊戌年(1718)重建三山国王凤岗古庙喜捐人28位(捐款8两3钱4分),并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喜捐物资,而是按个人名义喜捐,喜捐人在名录中不以辈分为序,一概以喜捐金额自多至少排序。名录中的喜捐人之间有夫妻、母子、婆媳等关系,在当时“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凤岗先民已打破这些陈规陋俗,有了男女姓名一同出现在庙宇的新风,说明当时的民风民主、务实。另外,在封建社会的森严族氏观念中,当时“倪文朝”的姓名也上榜,可见当时凤岗民风较为开放,并没有狭隘的族氏观念,同时也证实倪氏先人当时已到凤岗生活

三山国王凤岗古庙外貌 郑耿生/摄

通过对古庙大门正匾“凤岗古庙”、背匾“三山国王”与庙内芳名榜碑记中的字体比对,发现其中“国”“古庙”等字体和书写非常近似。笔者认为,古庙门匾与庙内芳名榜碑记应该是同期所立,即是同在清康熙戊戌年(1718)五月重建庙宇时所立。另外,碑文中的人物信息,亦可给今后研究、撰写族谱提供参考和佐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