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镇坤(1901—1960),又名乐轩、际昴,列神山系凤岗郑氏十八世。民国末期任汕头市(第一区)参议员,乡人尊称其为“镇坤大佬”。
镇坤先生性情温和、勤奋聪颖、好善乐施,少年曾在乡务盐、摆渡,青年时期跟随宗亲在汕头埠商行当学徒谋生,后下南洋到暹罗(今泰国)务工、经商。经过一番拼搏,积累一定资本后他赴香港经商,在港创“广生行”,专营面霜(俗称“雪花膏”)、花露水等化妆品。由于经营得当,生意蒸蒸日上,在近而立之年时返乡并在汕头埠开设广生行分号,成为当时汕头埠一大化妆品批发商行。
期间,宗亲郑际华先生逝世后,镇坤先生收购接管其部分资产和生意,家业再度扩张。6位兄弟共同创业,并广招人才,壮大经营规模。以其为首的家族在汕头埠先后发展纺织原料、水产品和洋货贸易,而后进入船务、娱乐、银庄、酒店等行业。
郑镇坤先生像 郑玉珠/供
20世纪30年代中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以镇坤先生为代表的家族在汕头埠拥有多家行铺,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广生行(位于汕头小公园,批发化妆品等)、兴发行(位于汕头吉安街原66号,主营煤油、水产品、布匹,并在梅州、揭阳等地设分店)、太成银庄(位于汕头永安街原70号,并在港、穗、梅、揭等地设分行,可进行异地汇兑)、皇后酒家(位于汕头小公园南生公司对面)等,均是汕头埠当时较具影响力的商号,还承包主理大同游艺场(位于原中山公园内),参股大光明戏院、大观园戏院、老源正戏班等。其家族生意,兄弟各有分工,镇坤先生统筹全局并主要负责经营银庄、娱乐业,同时参与一些市参议会及社会活动;其二弟郑际守(又名郑镇金)先生主要负责水产品的生意经营,包括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业务;其三弟郑际宏先生主要负责百货、纺织原料的经营;其四弟郑际豪(又名郑坤城)先生曾供职侦缉队,协助大兄处理社会事务,后在南生百货大楼对面经营皇后酒家(不久关闭);其五弟郑际禧先生主管船务(置有“宏海”“宏顺”号远洋轮船),承揽汕头埠亚细亚洋行的海运物流业务,利用凤岗水路之便和人力优势,将大量货物经濠江水路装卸,并在凤岗设置仓储中转(其中煤油的运输量为最),迅速发展海运物流业,同时开展煤油等洋货贸易,负责兄弟商行货物的运输业务;其六弟郑际瑞先生年少在家。
《汕头指南》(1947年版)市参议会成员名单
镇坤先生家族家大业大,在汕头、达濠置有大量房产、地产、农田、养殖坪地等物业。汕头沦陷期间,其家族生意大部分迁至广州、梅州、韶关、香港等地经营。
民国年间,其家族在乡里建造私宅“松石园”和“南松轩”。镇坤先生一生热心公益事业,是汕头存心善堂大施主;曾与乡绅际嘉先生合力资助邻乡善堂建设,两人曾任洋背村(现称华新村)普德善堂总理董事(1997年《洋背普德善堂修复记》碑文有载);两人还曾各捐国币5万元资助潮阳棉城文光公园建设(现立于文光塔下的1947年《筹建文光公园序》碑文有载)。镇坤先生因主理游乐场和参股戏班,当时经常邀请戏班到凤岗村演出,并带动乡里票友参与潮剧学习和表演,民国末年曾将私人潮剧道具赠予乡人,为推进乡里文化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www.xing528.com)
1947年,国内战争形势很不稳定,镇坤先生移居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偶尔回汕,后携部分家人于香港定居(镇坤先公平生娶妻三室,大夫人早逝,二夫人随居香港,三夫人留居乡里)。1960年,镇坤先生于香港逝世。
【注释】
[1]凤岗永思堂理事会编:《郑氏潮阳平湖系凤岗族谱》,2016年版,第12页。
[2]杨真等主编:《濠江民间故事轶史钩沉》,广东旅游出版社2017年版,第62页。
[3]杨真等主编:《濠江民间故事轶史钩沉》,广东旅游出版社2017年版,第319页。
[4]《汕头市五善堂医院董事姓名册》,194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