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成果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凤岗学校组织开展扫盲运动,中、青、少年踊跃参与夜校、业余扫盲教育,扫盲运动的高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初期,凤岗学校被称为“南凤乡小学”,毗邻的南山村学生也集中在该校就读,20世纪50年代末,正式命名为凤岗小学。期间,教育部门对凤岗小学倍加关心,除选派资深教育工作者担任校长外,还选派优秀教师到凤岗小学任教,为凤岗村的教育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凤岗学校组织开展扫盲运动,中、青、少年踊跃参与夜校、业余扫盲教育,扫盲运动的高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初期,凤岗学校被称为“南凤乡小学”,毗邻的南山村学生也集中在该校就读,20世纪50年代末,正式命名为凤岗小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政府在南山村设有“农中学校”,开设农业等专业技术课程,主要服务马凤南片区学生。20世纪60年代起,为解决师资紧缺问题,当地政府启动民办教育,从乡里挑选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录用为凤岗学校民办教师,学校师生规模略有扩展。

期间,教育部门对凤岗小学倍加关心,除选派资深教育工作者担任校长外,还选派优秀教师到凤岗小学任教,为凤岗村的教育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尽管办学条件差,但教师仍然尽心尽力开展教学,在开设全日制小学阶段教育的同时,还为成年人开设夜校,为凤岗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并在一定程度实现全民“扫盲”目标,师资水平和学生成绩均在全区名列前茅。邻乡南山小学因学生人数较少,个别年级没有开班,部分学生仍需到凤岗小学就读。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凤岗学校曾一度开设初中部(俗称“初小”),学制两年。

为给乡里青少年提供体育运动场所,村大队在南畔炮楼旁空地建设了一个篮球场,组建篮球队、拔河队、秧歌队等,并多次到周边地区交流比赛。(www.xing528.com)

约在1966年,因生源不断增加,两座祠堂场地有限,村大队将“牧场”改造为教室,设置凤岗小学分校区。而后又在“牧场”改、扩建校舍,配套简易操场,凤岗小学全部集中到该处办学,学校占地约2000平方米,整体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得到较大改善。两座祠堂腾空,被作为生产队仓库等用。1985年起,凤岗管理区先后利用报本堂、怀德堂场地开办乡村幼儿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