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招收盐场“鸡冈栅”形成(起始时间待考)时,已有多个姓氏先民在凤岗外垅地段生活,从事盐业生产。到了元中后叶,郑氏先民从外垅地段迁至凤岗西麓定居,自此繁衍成乡。
湖顶水井外观 蔡礼勤/摄
凤岗先民与“鸡冈栅”有着历史性的关联,平湖系凤岗郑氏开基祖、神山系凤岗郑氏开基祖很可能是因参与“鸡冈栅”盐业生产而定居于凤岗。
明代初期,明朝政府虽实施“片帆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但招收盐场盐业生产却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并一直延续至清代。
据《汕头市志》卷三十三“盐业”记载,元末及以前,潮汕地区是采用“晒沙滤卤,锅煮成盐”[2]的煎煮法制盐的。1959年就在邻乡华里盐场发现宋代盐灶遗址[3],是这种制盐工艺的考古发现。宋代词人王安中在《潮阳道中》有“万灶晨烟熬白雪”[4]的诗句,描写的就是当时煮盐的场景。约于元末明初,“晒沙滤卤,晒卤结晶”的滩晒法产盐工艺,由福建传入潮汕,此后潮汕地区盐业生产快速发展。隆庆《潮阳县志》记,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海口巡检司(设在海门)移置大栅村(大致位于今下衙与岗背村域),并更名招宁巡检司。[5]这对濠江西岸的开发建设尤其是盐业发展,必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汕头市志》卷三十三“盐业”有载,招收盐场河西场清初盐田1114,清末581,民国初529。[6]从上述信息可以看出,明至清初时期,包括凤岗村域内的招收盐场河西场的盐业生产曾达到一个巅峰阶段,从业人口必然有相应发展。毋庸置疑,生活在“鸡冈栅”的凤岗先民是这段辉煌历史的缔造者或参与者。
1950年潮桥盐场盐工证 郑会添/供(www.xing528.com)
清咸丰十一年(1861)盐埕契 郑耿生/供
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凤岗村大队在宫浪地段利用一座旧民居创办苦卤厂,将产能剩余的盐卤加工为化工原料,产品多供出口。
2008年年初,村域内盐田缩至840亩。目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展的推进,盐业几近消失,盐田仅剩下村前4约25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