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室内设计原理与方法: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及其与新兴学科的关系

室内设计原理与方法: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及其与新兴学科的关系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的室内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博物馆的室内设计运用了大量中式元素。可以看出,室内设计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两者需要高度协调,才能确保室内设计最终的完美使用效果。现代室内设计既有很高的艺术性要求,其涉及的设计内容又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并且与一些新兴学科,如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等关系极为密切。

室内设计原理与方法: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及其与新兴学科的关系

一、设计的定义

设计是依照一定的步骤,按预期的意向谋求新的形态和组织,并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的过程,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所进行的预先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不仅仅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还会通过听觉、嗅觉、触觉传达出来,营造一定的感官感受。设计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它是把各种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其目的是实现产品的功能,建立性能好、成本低、价值高的系统和结构,以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设计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类的一切创造性行为活动,如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图1-1)等。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图1-1 室内设计中的现代家具设计

二、室内设计的定义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人们设计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影响人们室内生活、生产活动的质量。室内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对应的标准,结合建筑美学原理,运用物质材料、工艺技术、艺术的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内部空间;赋予使用者愉悦的,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的居住与工作环境,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上述含义中,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环境为源、以人为本,一切围绕符合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为前提,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

例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的室内设计(图1-2、图1-3)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博物馆的室内设计运用了大量中式元素。我们可以从室内空间序列、空间构成、空间层次、组织和室内各界面的设计,线条、色彩以及材质的选用等多个角度,体会中式元素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运用。贝聿铭用他独特的视角诠释了一种新的中式风格。就像他曾说:“我后来才意识到苏州的经验让我学到了什么。现在想来,应该说那些经验对我的设计有相当大的影响,它使我意识到人与自然共存,而不只是自然而已。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这是我从苏州园林中学到的。”

图1-2 苏州博物馆接待大厅

图1-3 苏州博物馆内廊

室内设计中,从整体上把握设计对象的依据因素如下:使用性质——根据功能设计建筑物和室内空间;所处环境——既指这一建筑物和室内空间的周围环境状况,也指该设计项目所处的时代或时间阶段;经济投入——相应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标准的控制。

室内设计涉及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设计美学、环境美学、建筑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室内设计是为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它的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准备工作,是对现有的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深加工的增值工作。其目的是让具体的物质材料在可行性的有限条件下能够成为合格产品的准备工作。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中的装饰部分演变出来的,它是对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再创造。室内设计范畴非常宽广,现阶段从专业需要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公共建筑空间设计和居住空间设计两大类。当提到室内设计时,可能还会提到动线、空间、色彩、照明、功能等相关的重要专业术语。室内设计泛指能够实现在室内建立的任何相关物件,包括墙、窗户窗帘、门、灯光、空调、水电、环境控制系统、视听设备、家具与装饰品的规划等。

现代室内设计也称室内环境设计,它是环境设计系列中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之一。它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电、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室内设计的总体,从宏观来看,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相应时期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历代的室内设计总是具有时代的印记,犹如一部无字的史书。这是由于室内设计从设计构思、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到内部设施,是和社会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的;在室内空间组织、平面布局和装饰处理等方面,还和当时的哲学思想、美学观点、社会经济、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从微观来看,室内设计的水平、质量又都与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艺术素养等联系在一起。至于各个单项设计最终实施后成果的品位,又和该项工程具体的施工技术、用材质量、设施配置情况,以及与建设者的协调关系密切相关,即设计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环节和前提,但最终成果的质量有赖于设计、施工、用材、与业主关系的整体协调等。

设计构思时,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即各类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等,这是容易理解的;同时,还需要遵循建筑美学原理,这是因为室内设计的艺术性,除了有与绘画、雕塑等艺术之间共同的美学法则之外,作为建筑美学,更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造价标准等多种因素。建筑美学总是和实用、技术、经济等因素联系在一起,这是它有别于绘画、雕塑等纯艺术的差异所在。可以看出,室内设计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两者需要高度协调,才能确保室内设计最终的完美使用效果。

现代室内设计既有很高的艺术性要求,其涉及的设计内容又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并且与一些新兴学科,如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等关系极为密切。现代室内设计已经在环境设计中发展成独立的新兴学科。

三、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www.xing528.com)

室内设计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一个独特的行业,它和建筑设计是密不可分的。从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历史来看,几乎所有的室内设计风格都是由建筑风格演变来的,而且其造型和结构特点也是和建筑一脉相承的(图1-4)。

图1-4 某建筑与室内之间的呼应

室内设计在没有成为一个单独的行业之前,只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室内设计的任务由建筑设计师来完成,而且室内设计的工程多半和建筑工程一起完成。现代室内设计已经逐渐成为完善整体建筑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它受建筑设计的制约较大。它是集视觉环境、心理环境、物理环境、技术构造、文化内涵的营造,以及物质与精神、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对空间的关注、考虑问题的角度与处理空间的方法有别,建筑设计更多地关注空间大的形态、布局、节奏、秩序与外观形象,而不会面面俱到地将内部空间一步设计到位。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是相辅相成的,是对建筑设计的延续和发展,建筑设计形成的室内空间是室内设计若干程序的设计基础。

对室内设计定义的理解,以及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重点来分析,许多学者都有不少深刻、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和借鉴的观点。例如,认为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认为室内设计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最紧密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完美结合”。

我国建筑师戴念慈先生认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内涵的建筑空间,把空间效果作为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而界面、门窗是构成空间必要的从属部分。从属部分是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并对内涵空间使用的观感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毕竟是从属部分。至于外形,只是构成内涵空间的必然结果。”

国外建筑师普拉特纳则认为:室内设计“比设计包容这些内部空间的建筑物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在室内“你必须更多地同人打交道,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能使他们感到舒适、兴奋。经验证明,这比同结构、建筑体系打交道要费心得多,也要求有更加专门的训练”。

因此,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优秀的建筑设计应有好的室内空间,而优秀的室内设计应该是建筑设计的延伸与深化。例如,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的设计意境(图1-5)。

图1-5 中国国家大剧院室内外相互关系

四、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

室内装饰或装潢、室内装修、室内设计,是几个通常为人们所认同的,但内在含义实际上是有所区别的词义。

室内装饰或装潢:装饰和装潢原意是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饰”,是着重从外表的、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问题。例如,对室内地面、墙面、顶棚等各界面的处理,装饰材料的选用,色彩的配置,也可能包括对家具、灯具、陈设和小品的选用、配置和设计。

室内装修:室内装修着重于工程技术、施工工艺和构造做法等方面,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土建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对室内各个界面、门窗、隔断等最终的装修工程。

室内设计: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既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现代室内设计更为重视与环境、生态、人文等方面的关系,应综合考虑内涵理念与可见部分、空间与界面、物理因素与心理因素等。室内设计更为全面,包括装饰、装潢与装修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