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受黄河迁徙影响,逐步堆积了巨厚的冲积、湖积松散堆积物,进而形成现代地貌格局。研究区及周边主要出露地层为黄河冲湖积层及台地边缘洪积层,现分述如下:图2-5银川盆地基底构造示意图风积层:中细砂、粉砂。图2-6研究区地质地貌图
图2-3 研究区水系分布图
研究区地处银川平原之南,属新生代以来逐步形成的拉张型地堑式断陷盆地,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受构造运动影响,盆地呈东缓西陡、南北高中部低的基底形态特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受黄河迁徙影响,逐步堆积了巨厚的冲积、湖积松散堆积物,进而形成现代地貌格局。根据前人资料,盆地沉降中心位于平罗县、贺兰县、永宁县一带,第四系沉积厚度超过1400 m,向盆地边缘迅速减薄(图2-5、图2-6)。研究区及周边主要出露地层为黄河冲湖积层及台地边缘洪积层,现分述如下:
图2-5 银川盆地基底构造示意图
(1)风积层(Qh3eol):中细砂、粉砂。(www.xing528.com)
(2)冲积层(Qh3al):分布于黄河河漫滩,为粉细砂夹黏砂土及砂卵砾石。
(3)湖沼积层(Qh3lh):分布于永宁县惠丰村北侧的低平碱滩地,岩性为黏性土、粉细砂夹淤泥。
(4)冲积湖积层(Qh2lal):分布于黄河一级阶地,岩性以砂黏土、黏砂土、粉细砂夹淤泥及砂卵砾石。
(5)西大滩组(Qhx1-2):分布于黄河二级阶地,岩性为黏性土、粉细砂夹淤泥质黏土及砂卵砾石。
(6)洪积层(Qp3-2p):主要分布于吴灵平原后缘与台地交界处,以砂砾碎石夹黏性土为主。
图2-6 研究区地质地貌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