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东、李俊亭(1997)进行了傍河抽水强烈开采机理研究。该研究建立一个垂向二维砂槽模拟傍河强烈开采地下水的实验模型,根据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建立数学模型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剖面上的浸润曲线是一条下凹曲线,并且随着傍河抽水强度的增大,曲线的下凹程度增大,直至河水与地下水产生脱节;脱节点不是紧接着河床的,而是河床下面的某一个位置;河床下产生悬挂饱水带。在之后的几年里,刘国东、李俊亭等人又对该过程做了更深一步地研究,用数值模拟的方式验证实验结果,并模拟在不同含水层介质、不同水位动态下河流和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研究发现,由于悬挂饱水带的存在,河流地下水脱节后,河流通过悬挂饱水带仍以“渗入式”补给地下水,这说明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的“淋滤式”补给在描述河流地下水脱节后的水流运动机理上是不准确的。但是刘国东等对该过程的上边界条件及包气带中致密层(涉及河流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带)的作用没有进一步研究,所以所提出的模型对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潘世兵、王忠静等(2002)做了关于河流和地下水转化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拟预测方法。它将河流越流系数做适当处理后用来表示河流和地下水的转化量,然后再将转化量计算模型同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完全耦合,以预测在有人工开采或补给条件下,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量的变化趋势。该方法适合多含水层系统的情形。(www.xing528.com)
王文科(2011)等人通过室内砂槽试验,模拟了在六种不同试验方案下,河流向地下水转化的水动力过程。通过试验模拟,影响河流与地下水关系演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河水水位的变化、地下水潜水面的下降、河床形状、河床弱透层及含水层介质。他们还重新定义了河流与地下水脱节的概念,认为河流和地下水脱节是发生在地下潜水面降低至河床下悬挂饱水带以下,并与悬挂饱水带之间存在明显的包气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